010-84476011
感染

66岁女性间断尿频伴发热1周 两次入院缘何三易诊断?

分享到:

66岁女性间断尿频伴发热1周 两次入院缘何三易诊断?

66岁女性,间断尿频伴发热1周,期间予依替米星、甲泼尼龙、左氧氟沙星治疗仍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两次入院,缘何三易诊断? 女性,66岁,退休,天津人。 主诉:间断尿频伴发热1周。 现病史:患者于...

置入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的癌症患儿 预防性抗生素能否降低早期感染并发症?

分享到:

置入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的癌症患儿 预防性抗生素能否…

静脉通路装置 (VAD) 通常是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来源。尽管VAD置入在儿童中的频率很高,尤其是肿瘤患儿,但预防性抗生素在减少感染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性尚不清楚。2023年10月,发表在《Ann Surg》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

nangibotide用于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安全性和生物标志物最佳富集策略

分享到:

nangibotide用于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安全性和生物标…

骨髓细胞-1(TREM-1)通路上表达的触发受体的激活与脓毒性休克的结局相关。数据表明,在TREM-1活化的患者中调节该路径可能提高生存率。可溶性TREM-1(sTREM-1)是一种潜在的基于机制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在TR...

中低收入国家 接种一剂HPV疫苗的潜在人群有效性

分享到:

中低收入国家 接种一剂HPV疫苗的潜在人群有效性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病毒感染息息相关,接种HPV疫苗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第一步。2023年10月,发表在《Lancet Public Health》的一项数学模型分析,调查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接种一剂HPV疫苗的潜在人群有效性。 背...

脓毒性休克患者 血管加压素的初始给药时机为…

分享到:

脓毒性休克患者 血管加压素的初始给药时机为…

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加压素的初始给药时机未明确。2023年9月,发表在《Shock》上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尽早开始使用血管加压素,比如发病后1~6小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更有利。 背景:血管加压素在脓毒性休克中起...

加压素负荷量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 不仅安全还有这种好处

分享到:

加压素负荷量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 不仅安全还有这…

对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无应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快速升高至关重要。 加压素是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的二线血管活性药物。因为缺乏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通常不给予加压素负荷量。2023年7月,发表在《Crit C...

幸存1年的脓毒症患者新发癌症的发病率

分享到:

幸存1年的脓毒症患者新发癌症的发病率

2023年9月,发表在《Crit Care》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假设脓毒症幸存者患癌症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并对此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脓毒症幸存者1年的癌症发病率增加。 背景:癌症和脓毒症有共同的风...

大剂量抗坏血酸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理影响

分享到:

大剂量抗坏血酸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理影响

大剂量抗坏血酸钠已经作为脓毒症的辅助治疗,但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理影响未知。2023年10月,发表在《Crit Care》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剂量抗坏血酸钠并未显著增加24小时累积总尿量(UO)。 背景:大剂量抗坏血...

入住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长期免疫抑制治疗与结局较差不相关

分享到:

入住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长期免疫抑制治疗与结局较…

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对脓毒症休克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仍未明确。2023年9月,发表在《Crit Care》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免疫抑制治疗与重症监护室(ICU)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较差无关。 背景:除了少数主要包括化疗患者...

肺炎支原体性脑炎早期误诊1例

分享到:

肺炎支原体性脑炎早期误诊1例

7岁男孩,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脑涨,精神、食欲差,在学校上课时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吊,立即送当地医院,按化脓性脑膜炎给予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不久后,再次发热,体温38.5℃,明显头痛,频...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共1867篇文章/共187页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