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2010 ESC心衰器械治疗指南更新评述

来源:    时间:2011年12月11日    点击数:    5星

    9月28日消息 - 心衰治疗:药物与器械比翼双飞

    药物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上世纪90年代心力衰竭(HF)机制研究取得突破,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致使心肌重构,最终导致HF发生发展。据此,临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OLVD试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CHARM和Val-HeFT试验)、β受体阻滞剂(CIBISⅡ试验)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RAlES、EPHUSES试验)均证实了HF患者可从中获益,主要终点(含全因死亡)减少25%~36%。上述结果使这些药物成为HF治疗主力军,也使注重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转为强调应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开启了HF治疗新阶段。

    器械治疗登上前台、疗效显现

    CRT改善预后 近10多年研究发现,心脏扩大和心肌重构使左右心室及整个心脏收缩不同步,进一步加重HF。多项研究(CARE-HF和COMPANION等)显示,3腔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此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ICD减少心脏猝死 HF患者心源性猝死(CSD)较常见(主要因快速室性心律失常)。CSD分别占心功能Ⅱ、Ⅲ和Ⅳ级患者死亡的65%、50%和35%。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显著降低高危患者CSD发生率(MUSTIC-SR、MIRACLE-IC、CONTAK- CD等试验)。

     联合药物治疗减少全因死亡 研究表明,在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非药物治疗[CRT、ICD或心脏再同步除颤治疗(CRT-D)]进一步降低全因死亡率达36%,成为HF治疗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这2种方法的应用是HF现代治疗的标志。

    CRT指征不断修改 自1994年ARB应用以来,HF药物治疗处于平台期,未出现新的有效药物。同时,器械治疗却突飞猛进,不断有新证据促使CRT指征不断改变(图)。

CRT适应症随证据变迁而修改

    ESC指南新推荐:临床意义重大

    器械治疗使轻症HF患者获益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颁布的HF器械治疗更新指南依据2009年2项重大研究(REVERSE和MADIT-CRT试验)修改了CRT推荐。上述研究均入选心功能Ⅰ~Ⅱ级、窦性节律、QRS波增宽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HF患者,证实CRT可显著改善预后:24个月死亡/住院率降低62%(REVERSE试验),33个月死亡/住院率降低34%(MADIT-CRT试验),且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因此,ESC更新指南强调,采用新适应证“降低HF合并症发生率”。

 

    器械治疗可预防HF进展

    ESC更新指南还强调,器械治疗有助于“预防HF进展”。这是指南首次提出可用器械治疗预防HF。HF是一种可自发进展的疾病,即使中止初始心肌损伤,疾病仍可继续,这是因为前述2个系统过度兴奋及其所致神经内分泌因子激活,与心肌重构形成互相促进的恶性循环。因此,临床难以治疗逆转HF,但可能预防并延缓其进展。

    HF处理的理念转变

    HF临床处理进展涉及重大理念转变,即从重视治疗转为预防。其中有2个重要阶段,即预防阶段A(仅有危险因素)进展至阶段B(出现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室肥厚或心肌梗死),及阶段B进展至阶段C(出现HF症状和体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症状HF患者(含阶段C和D)预后与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相似,而无症状者(含阶段A和B)预后良好,可见上述2个阶段预防极其重要。

    心功能Ⅱ级患者属于阶段C早期,正常活动时无症状,仍能从事一般工作和正常生活。若能防止其病情进展至出现严重症状(心功能Ⅲ、Ⅳ级),则预后较好,否则病情必定每况愈下。既往我们仅对此类患者予以药物优化治疗,而ESC新推荐重点关注了此类患者,着眼于防止病情恶化,强调药物与器械治疗相结合,从而更有效阻遏和逆转病情,改善预后,这一理念意义重大。

    ESC指南新推荐: 深刻启示引发深层思考

    我国指南尚待修订

    ESC指南更新证据充分(A级证据),寓意于预防,意义深远。事实上,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前些年就批准HF器械治疗用于LVEF<30%、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体现了重视预防的理念。但此举似乎过于激进,未被广泛接受,且批评之声不断。ESC更新推荐较为审慎持重,可被认可接受。在ESC迈出第一步后,其他国家参考其修订本国指南完全合乎情理。我国HF指南及心律失常指南对部分内容进行修订,笔者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付诸实践尚须谨慎

    基础条件尚有差距 指南与临床实践间必定存在差距,尤其是涉及创伤性和精密器械的应用,这种差距既存在于思想认识层面,还包括相应基础条件的限制:CRT等器械治疗价格极其昂贵;疗效与术者经验和熟练程度有关,需要积累大量工作经验;术后需要对器械功能进行调整测试,随访工作量大。上述条件并非各地各级医院均能做到,能胜任的医院尚为数不多。

    应重视“无反应者” 值得指出的是,约20%~30%接受CRT的患者不能获益,原因尚不清楚。此外,目前尚无1种检测方法或指标能鉴别符合CRT标准患者中可能存在的“无反应者”。在这些“无反应者”中置入CRT徒劳无益,只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精神心理压力,故决策应十分审慎。

    积极开展我国研究 笔者以为,经优化内科治疗的NYHA心功能Ⅱ级患者,不宜常规接受CRT或CRT-D,但也不反对有条件的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患者中开展。目前重要任务在于努力培养人才,提高我国CRT和CRT-D置入技术水平;建立技术准入制,让有条件的医院率先开展,并形成一套包括医院社区诊所与患者相结合的管理随访体系,提高防治水平,切实造福HF患者;努力开展我国HF器械治疗临床研究,建立完整资料库,不断总结经验;鼓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械研发生产,降低价格,使更多患者获益。积极改善上述基础条件,使HF器械治疗成为常规手段应成为今后数年的努力方向。[2230801]

    研究缩写

    SOLVD: 左室功能不全治疗;CIBISⅡ: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Ⅱ;CHARM:坎地沙坦在HF评估中降低死亡/发病率;Val-HeFT:缬沙坦HF试验;RAlES:随机安体舒通效果评价;EPHUSES:陈旧MI突发HF生存效应;CARE-HF:CRT装置-HF;COMPANION:HF药物、起搏及除颤对比;MUSTIC-SR:心肌病多点治疗;MIRACLE-ICD:多中心ICD随机评价;REVERSE:同步化逆转左室收缩功能不全;MADIT-CRT:多中心自动除颤器伴CRT。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