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卫生部发布《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来源:    时间:2011年12月11日    点击数:    5星

    10月20日消息 - 10月9日卫生部发布《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南》),同时召开了视频培训会,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可能出现的产I型新德里金属细菌β-内酰胺酶(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患者的诊疗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近期,国际上陆续报道在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地发现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俗称“超级病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卫生部高度重视,并会同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下发该《指南》。

    《指南》中介绍,此类细菌能产生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广泛耐药。最早报道的产NDM-1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于2008年在1例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该患者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也不敏感,仅对粘菌素敏感。

    据此,研究人员在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开展了较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占所监测细菌的1.2%~13%,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他细菌还有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酸克雷伯菌、摩根摩根菌、普罗威登菌等。这些细菌主要引起尿路、血流、伤口、肺部和导管相关感染等。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都已经有感染病例报道。

    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及细菌本身特点,专家认为,产NDM-1细菌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与敏感细菌没有差别,但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指南》明确了产NDM-1细菌的实验室诊断包括:表型筛查、表型确认和基因确证,并要求各医院对阳性结果须加以复核,同时将菌株送有条件的参考实验室进一步检测确证。

    《指南》提出产NDM-1细菌治疗原则,要求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扩大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范围,减少对患者的有创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根据临床特征进行中医辩证治疗等。《指南》推荐了目前比较有效的临床抗菌药物,并对轻、中度和重度感染提出了治疗方案。

    专家强调,当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时,需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应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