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研究结果提示胺碘酮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来源:    时间:2013年04月22日    点击数:    5星

4月8日在线发表于《癌症》(Cancer)杂志的一项以台湾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结果提示,胺碘酮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这种效应在男性或使用较大剂量时有意义,且呈剂量依赖性。

该研究利用台湾健康保险数据库资料,评估了6418例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数据,中位随访2.57年,共确诊了280例新发癌症患者。结果显示,与普通人群相比,癌症的标化发病率比(SIR)在使用胺碘酮人群临界增高(SIR 1.12,P=0.067),男性风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SIR 1.18,P=0.022),而在女性中无统计学意义。兼具男性、在第1年内应用超过180个累计定义每日剂量(cDDD)的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进一步升高,SIR达1.46(P=0.008)。

经校正年龄、性别和合并症后,与低三分位数患者相比,cDDD为高三分位数患者的危险比为1.98(P=0.006)。

专家观点

相关问题应予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马长生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确切,但其安全性亦颇受关注。除了甲状腺功能障碍、肺纤维化等严重副作用外,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胺碘酮可能与包括皮肤癌、甲状腺癌在内的肿瘤发生相关,并已有临床个案报告。

我国台湾学者首次在大样本队列研究中发现使用胺碘酮可能会增加癌症发生风险,尽管我们不能根据该研究结果就判定胺碘酮致癌或停止使用胺碘酮,但这种客观存在的关联性足以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今后在使用胺碘酮时应更谨慎地判断用药的必要性和效益-风险比。

须指出,该研究未将其他常见致癌因素(如吸烟)纳入统计分析模型中,未能证实胺碘酮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癌症的发生有相关性。另外,从肿瘤发生学的角度而言,不足3年的随访时间偏短。今后有必要在充分收集胺碘酮使用者肿瘤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临床对照试验来证实该研究的结论。

王牌药”危机四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海澄

胺碘酮可谓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王牌”,虽常作为二线治疗(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应用),又可发生甲状腺损害(机能减退/亢进)、肺纤维化、眼角膜黄棕色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但因其广谱(室性与室上性兼治)、长效、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首选)、具有一定冠脉扩张作用(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首选)、不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而深受临床医生欢迎。

胺碘酮是一种脂溶性药物,在长期治疗后有大量药物蓄积于软组织中,起效缓慢(口服需达10 g左右负荷量),清除半衰期较长(平均达45天)。以往上市后监测数据提示,胺碘酮可能增加肺部肿物、甲状腺癌和皮肤癌风险。

该研究提示接受胺碘酮治疗的男性患者较整体人群的癌症风险增高,且有剂量依赖性关系。其原因可能与男、女患者细胞色素P450 3A4活性及身体脂肪含量不同有关。研究表明胺碘酮在女性中的清除率较男性高37%。

胺碘酮含碘37.5%(每片200 mg胺碘酮中含碘75 mg),长期、广泛分布到全身脂肪组织中,是否因此与癌症风险增高有关尚不确定。如果与此有关,而对碘最敏感的甲状腺肿瘤并未见明显增高,且男、女之间的差异也不好解释。

该研究仅是一个开端,提醒我们胺碘酮可能增加男性和累计应用较大剂量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在未来胺碘酮相关研究中,应进行更密切的癌症监测,而据此则停用胺碘酮是不可取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