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如何看待新指南的“破”与“立”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时间:2013年11月21日    点击数:    5星

 11 月12 日,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其他学术机构共同发布了《降低血胆固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与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 Ⅲ)和其他血脂防治指南不同,新指南不再针对血脂代谢紊乱进行“百科全书式”全面介绍,而是紧紧围绕能明确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这一主题展开,且所有指南推荐均是来自他汀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或基于他汀相关RCT的荟萃分析,对证据的筛选较既往指南更加严格。

新指南要点和新颖之处

3个关键问题

新指南有针对性地围绕以下3 个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CQ)展开。

CQ1. 在二级预防中是否有证据支持明确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目标值?

新指南回顾了19项他汀相关RCT,结果显示,针对临床确诊ASCVD成人患者的降脂治疗,没有临床试验明确对LDL-C目标值(分别降至<100 mg/dl或<70 mg/dl)进行评估,同样也没有试验对上述两个LDL-C 目标值进行比较。此外,亦无类似针对non-HDL-C目标值的临床评估证据。

CQ2. 在一级预防中是否有证据支持明确的LDL-C和non-HDL-C目标值?

新指南回顾了6项他汀相关RCT证据,结果同样显示,在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一级预防中,没有试验对LDL-C目标值(分别降至<100 mg/dl或<70 mg/dl)进行评估,亦未对二者进行比较。此外,也没有类似针对non-HDL-C目标值的临床评估证据。

CQ3.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降脂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

指南新颖之处

1. 新指南指出“4类他汀获益人群”:①临床确诊ASCVD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②原发性LDL-C≥190 mg/dl者;③40~75岁糖尿病患者且LDL-C为70~189 mg/dl;④无冠心病和糖尿病,但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7.5%且LDL-C为70~189 mg/dl的40~75岁患者。

2. 关于LDL-C和(或)non-HDL-C目标值新认识:①尚无RCT支持将LDL-C和(或)non-HDL-C目标值应用于降脂治疗;②针对最有可能获益人群,推荐合适强度他汀治疗,以降低ASCVD风险;③无RCT支持非他汀类降脂药物能降低ASCVD风险,考虑这些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故不常规推荐用以预防ASCVD。

3.将全面风险评估体系应用于ASCVD一级预防:推荐应用新的汇总队列风险评估公式以评估10年心血管风险;推荐将他汀类药物明确应用于更高风险人群,后者指能最大程度从该治疗中获益的人群;无RCT证据支持他汀类药物能降低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和维持性血液透析这两类高风险人群的ASCVD事件;推荐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医生和患者须进行讨论。

4.安全性推荐:关注RCT所发现的他汀副作用,评估治疗净效益,针对副作用的处理提供专家指导意见。

“破”“立”之间,如何把握?

“新指南仍强调胆固醇,提倡以降低LDL-C水平来防控ASCVD。”

与今年7月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制定的《血脂异常管理全球建议》一致的是,该新指南仍强调胆固醇,尤其认定LDL-C 在冠心病和其他ASCVD 发病中具有中心性、致病性作用,提倡以降低血LDL-C 水平来降低ASCVD风险。

对于如何降低血LDL-C水平,新旧指南一致认为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石。基于广泛一致的研究证据,新指南充分肯定了他汀类药物,尤其是强化他汀治疗在降低LDL-C 水平和防治ASCVD中的作用,指南提倡采用中等剂量他汀将LDL-C降低30%~50%,或强化他汀治疗将LDL-C降低50%,这在ASCVD心血管事件的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他汀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关键在于该药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非多效性所致),至于他汀降脂以外的“心血管效益”(如抗炎、抗氧化、保护内皮等),尚无确切临床证据。

 “新指南在未获得明确否定证据前,取消降脂目标值似乎过于武断。”

上述两部指南均将所有类型的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等对待,采用同样的强化他汀(或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均特别提醒临床医生,要注意他汀类药物长期、大剂量应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然而,新指南认为所谓的“胆固醇目标值”这一治疗理念在过去15 年里备受推崇,但存在3 个问题:①现有临床试验证据不能明确何谓确切“目标值”;②尚不明确将胆固醇降至更低目标值,究竟能带来多少确切的ASCVD益处;③未曾评估到为达更低目标值而采用多种降脂药物(尤其是无RCT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

众多RCT表明,即使LDL-C 低于80 mg/dl,LDL-C水平的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下降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同时,近期一些RCT及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将LDL-C水平进一步降至平均1.8~2.0 mmol/L(70~80 mg/dl)可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减少。这些有力证据支持,目前将1.8 mmol/L(70 mg/dl)的LDL-C水平作为最佳控制目标是可以接受的。IAS专家组正是从这些RCT和亚组分析中找到LDL-C 水平的目标值,而新指南在没有获得明确的否定证据之前,取消目前已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的降脂目标值似乎过于武断。

毋庸置疑,已有众多研究表明在二级预防中应将ASCVD 患者的LDL-C控制在较低水平,强化降脂治疗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尽管近15 年的临床试验反复证实他汀治疗能带来临床益处,且应用大剂量他汀获益更大,他汀类药物已成为二级预防中的一线降胆固醇药物,但强化降脂治疗不应等于强化他汀治疗。新指南过分强调大剂量他汀的作用,有失偏颇。

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特点是:小剂量,大作用。相反,剂量倍增,却不能带来相应的疗效倍增,反而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正是他汀单药治疗的局限性所在。从降低LDL-C 疗效的角度来说,在适量他汀基础上加用其他降胆固醇药物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举措。

“新指南提出不论患者基线LDL-C水平如何,仅考虑其年龄和危险分层而决定是否应给予强化他汀治疗,似乎过于激进。”

新指南提出不论患者的基线LDL-C水平如何,仅考虑其年龄和危险分层而决定患者是否应接受强化他汀治疗,这种推荐似乎过于激进。事实上,强化他汀治疗获益的大小与基线LDL-C水平相关,尽管基线LDL-C≥70 mg/dl的患者均能从他汀治疗中获益,但基线水平较低的患者获益相对较小。而且,因种族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东方人群的基线LDL-C 水平低于西方人群。来自日本的他汀相关研究一直坚持使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且都获得良好结果。我国患者的基线胆固醇水平低于欧美国家白色人种,降脂达标所需的他汀剂量大多不需药物的最大剂量。

在美国,同一种他汀的大剂量规格和常规量规格价格相同,而我国患者用最大剂量他汀的治疗成本是常规量的数倍。因此,从效价比和人群防治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倡合理应用他汀的策略是:小剂量,大覆盖。

更关键的是,所有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数倍增量他汀确可使ASCVD 事件降低值达统计学意义,但获益绝对值小,且全因死亡率并未下降。IAS专家认为,药物治疗方面的RCT往往不能在不同人群中同时开展,其受试者并不能代表普遍人群。并且,RCT多是由医药公司赞助,其主要目的是为获得药物注册,而非解决临床上的关键问题。

因此,面对同样的临床试验证据,从不同角度、关注不同细节是导致存异的关键。①对循证的理解不同:降胆固醇是开展他汀临床试验的理论基础,他汀治疗带来的益处源于降低LDL-C,将强化降脂理解为强化他汀是偷换了概念,偏离了根本;②关注临床试验,但不能脱离临床实际;③大剂量他汀的价格和副作用,人种及地域差异:日本证据显示小剂量他汀有显著获益;④关注总体结果,更应关注细节,强化他汀获益的大小与LDL-C 基线水平相关;⑤关注心脏的同时,更要关注生命,降脂治疗能减少心脏事件,但更应关注全因死亡。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