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生的健康谁来守护?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3年12月06日    点击数:    5星

武警总医院心外科缔造者王奇主任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12月1日5点58分在北京逝世,年仅49岁。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明天我的两台手术停了吧!”我们很痛惜,又有一名优秀的医生离我们远去。呵护生命的白衣天使却无暇顾及自身健康,这种现象到底源自何处?医生在守护我们健康的同时,应该由谁来守护他们的健康呢?

医生“过劳”并非个例

今年7月份接连发生两起过医生猝死事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一名医生猝死、上海长海医院海宁分院的年仅29岁的麻醉医生姚谨涵(网名@松子酒)猝死于值班室。可以说,他们的离世都与过度劳累有关。

医生“过劳”绝非个别现象。深圳人事部门的一组数据显示:儿科、精神科、急诊科、妇产科、麻醉科医生连年面临“医生荒”,医生持续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本市一家医院的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医生通宵值班后,次日继续看门诊、查病房,连轴工作36小时;有的医生连看一天门诊,没空上厕所,尿路感染成为常见症状……

优秀医生的离去是医疗系统最大的损失

王奇主任的去世是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令人痛心、惋惜。医疗不只是靠药品和仪器就能解决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优秀的医生,优秀医生是疗体系中非常稀缺的资源,优秀医生的离去不仅是医疗系统最大的损失,更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扼腕。但是,无法避免的状况是,优秀医生担负了太多的责任——大量病患的诊疗、科研、行政研究,还需要做一个好的家庭成。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压力让医生自己不能拯救自己,这是件让人悲哀心痛的事。

谁来为医生的过劳负责?

有人认为现在优质医疗资源少,医疗需求这几年成井喷状,然而好医生并没有因为“井喷”的需求而增多,是导致医生过劳的主要原因。笔者以为,病人数量增加、医生捉襟见肘,确是客观事实,但有限医疗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应该说是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因素。这里头,既有市民就诊观念上的原因,也跟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就诊转诊秩序相关。相比三级医院连年的门庭若市,一些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医生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三甲医院门急诊量居高不下,最终使长期滚打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不堪重负。

华西医院为医生减压的妙招

作为医院和社会层面来说,确确实实要关注医生的健康。很多大医院想关心医生的健康,但减轻工作量实在很难实现,更何况有的患者跋涉千里来找医生看病,医生即使再忙再累都不会拒绝。所以,医院可以适度地为医生提供健康的环境,帮助他们减减压。华西医院是其中的典范——为医生开设了20多个协会,有舞蹈、瑜伽、书画等,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舒心、健康的生活环境。该院去年拿出400万元的预算,为职工团购各种健康运动的充值卡,包括游泳、篮球、足球等。现在该院外科医生只要做完手术之后有时间,都会去游泳池锻炼一下身体。

医生持续过劳,非但对自身造成健康隐患,更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引发精神涣散,甚至失手酿成事故。由此可见,呵护医生健康,不仅体现了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和爱护,更是对广大病人群体健康的有效保障。我们希望国内加快医疗体系的改革,一方面,要剥离医生除了正常的医疗诊疗之外的行政事务,适当减少医生的负担;另一方面,尽早建立科学的分级诊疗秩序、让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充分发挥作用。只有医生健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责任编辑:Penelope)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