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身心双治才能让患者真正健康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4年04月04日    点击数:    5星

汉语大词典上对“健康”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了生理层面也包括心理层面。然而,当今中国的大部分医院,还仅将职责停留在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却未得到重视。

医院本为仁德之地,却冷若冰霜

前不久,记者去了某一家医院随机采访,遇到了一个刚刚做过手术的膀胱癌就诊者,虽然手术很成功,但这位就诊者告诉记者:“我在医院住的40天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忍受的日子。”为什么?“太缺少人情味儿了。”

记者顺着老人的思路,回到医院的大门,顺便再次感受一下老人口中所有说的没有人情味的医院是什么样的。冰冷的建筑--四四方方的候诊大厅,高高的天花板,坚硬而光滑的地面,所见之处没有一丝装饰物。贫乏的色彩--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工作服,白色的手术单。虽然偶尔可以瞥见淡蓝、淡绿色,但仍离不开冷色基调。坚硬的壁垒--无数坚硬的墙壁分割着不同的科室,当一个患有多种疾病的就诊者就诊时,便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被医院“分割”成几个彼此独立的部分。在这种“分割”中,就诊者的人格散落了。神秘的氛围--幽深的走廊、惨淡的白色产生了巨大的压迫感,潦草如同天书一样的病历、处方以及满眼英文或拉丁文的化验报告维护着医生的权威性,也同时拉远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除了这冷漠的气氛,也难以从医生的脸上找到笑容。也许是他们太忙碌了,也许他们正在思索怎么与病人的病魔抗争,紧缩的眉头让每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心里更加的惴惴不安。

微笑、安慰、椅子、扶手、杂志,只是举手之劳。早在古代,我们就将医学称为“仁术”,医生就被誉为“仁爱之士”.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连许多重要脏器都可以移花接木了,但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洪流冲刷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床旁与病人交谈,医生更加关注的是病人的躯体而忽略了情感。

多一丝关怀问候,多一些人间温情

现在,北京的医院服务业已先于全国迈出了一大步,新近出现的数十家“洋”诊所、合资医院与我们熟悉的医院最直接的不同,就是迎面扑来的温馨气息:候诊室里为就诊者摆放着花草、饮水机、沙发,医生、护士的表情亲切可人,接待病人耐心有加。这与在一般医院耐着性子在无人理睬的状态下排半天队去看两分钟病的情形有很大不同。媒体曾报道过被誉为中国医学的“宝塔尖”的北京协和医院,现在十分重视人情化服务。

护士们就像哄孩子一样照顾失语老人;给遭弃昏迷儿童放音乐;如友人般与患者交谈。这些事情都很微小,不过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碗过年的饺子,一个端午的粽子,但病人的感觉却大不一样。协和医院的护士们这样说:“如果我们能把给予自己亲人的那种照顾给予每一个普通病人,那么医院决不会再给病人冷冰冰的感觉。”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