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其他科室>>正文内容
其他科室

中国是否需要更多独善其身的医生?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4年08月21日    点击数:    5星

古今中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描述极具浪漫意识和崇高性,诸如“白衣天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等。但现在医生的工作与浪漫和崇高相去甚远,医者成为了沾满朽味的商人,拯救生命成为捞取金钱的渠道。医生为了自己的工资奖金,医院的盈利,需要开更多更贵的药,更多更贵的检查。身处话题旋涡中的医生,承受着职业尊严丧失殆尽的煎熬。

有人认为,医生成为商人是医生群体集体道德滑坡。也有人认为,如果某个群体集体道德沦丧,那一定是制度出了问题。那么,导致医生成为商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医生回归为纯粹的医生,找回医者的尊严?

制度在鼓励医生经商

回顾“旧医改”,我们会发现,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鼓励医生走向市场。这个市场有院内院外两个方面。院内方面,鼓励医生从病人身上,从病人所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上赚钱;院外方面,鼓励或默许医生从药商那里赚钱。

实施在医生岗位上经商的策略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遇到了许多阻力和“困难”。为了加快“市场化”的旧医改,国家减少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实施国家财政与医疗机构的“断奶”策略。医生们的工资收入由相对稳定的“大锅饭”模式逐步向“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模式转变。无论直接从病人身上赚钱,还是从病人所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上、从药商那里赚钱,最终的负担都在病人及其亲属身上。一些科室(如与手术相关的科室)的医生“脱颖而出”,成为了旧医改“成功”的标兵和榜样。公开不公开地默许或鼓励医生收红包、回扣。利用商业机制让医生开大处方、做“大检查”、“大手术”。同时,住房和教育制度改革,使依靠过去制度而获得相对稳定收入的那些医生们逐步不得不承受生活压力,不得不接受“市场化”的思想改造。

医院变为工厂和商场,医生沦为“打工族”

把医院变为工厂的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有两种:把医院卖给资本家,把科室承包给商人。把医院变为商场的表现:让医疗用品成为商品在医院里赚钱,让完全没有平等商业地位的病人去跟商人掌管的医院“侃价”,把医院赚钱的利益设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利益。这种神圣化“改造”逐渐扩张为赋予医疗收费以超越患者生命权利的地位。

而对于医生,上班时间要为拥有医院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资本家打工;下班以后,由于岗位工资不足以满足家庭开销,医生还要为其他机构打工(秘密“走穴”)、为药商打工(与药商、器械商会面协商挣钱)。

医疗卫生行业还缺乏自净的机制和功能

国家为了顺利推行“市场化”的医改,给旧医改扫清障碍,推行了医疗事故处理制度改革,取消了医疗责任事故的鉴定。这不仅从鉴定制度上拆掉医疗事故罪的威慑,而且卫生行政机关很少追究医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医生不怕赔钱,医疗活动中,出了人命,只要能够花钱摆平,就不算回事。因为医生还可以去“市场”,去赚钱。肇事医生一怕丢饭碗(被行政追究,做不了医生),二怕蹲监狱。因为那意味着一切都没有了。为了“捂住”受害患者亲属直接索赔的念头,卫生局不再公开医疗违法行为的追究信息,而是公开要求受害患方去做无人负责的秘密鉴定,去作民事起诉。完全避开行政追究程序和刑事追究程序。多年以来,已经很少听到医生被追究医疗事故罪的报道。如此一来,医疗卫生行业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净化的功能和机制。

医生道德滑坡也客观存在

当然,体制弊端丛生,外部环境恶劣,都是客观现实。但是,医生尊严的丧失,也有其自身原因,即道德的滑坡和精神的失守。例如,有的医生冷漠傲慢,病人坐在面前,连看也不看就开一堆检查单;有的医生见利忘义,不管病情是否需要,随手就开出一堆“回扣药”;有的医生把病人当成“摇钱树”,动辄索要“红包”,否则就给脸色看……尽管这只是少数医生的行为,但损害的却是整个医疗队伍的形象,属于典型的自毁尊严。

也许,有的医生认为,道德滑坡是全社会的问题,为什么要求医生独善其身?医生也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利,为什么非要成为“圣人”?的确,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医生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风险大,但阳光收入较低,技术价值被严重低估。可是,作为一个以维护人类健康为使命的职业,这些都不应成为医生放弃职业操守的理由。自古以来,医生都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医乃仁术,这是医生的基本从业准则。无论外部环境清浊,医生都应保持内心纯净,坚守道德底线,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国家制度需要让医生安心当医生

古人说,要实现“大同”,就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实中,要恢复医疗秩序,恢复中华民族的礼仪教化,就要努力让医生安心当医生,让患者安心当患者。

让医生成为医生,归根结底是要医生行医时只想着看病。只想着如何尽快、尽安全、尽简单地治好病。为了让医生从经商和打工的角色中回归,就要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让人民群众有能力去看病,让医生拥有国家制度方面的“仓廪实”方法;让医疗行业重新拥有自我净化的机制,就要让医疗违法犯罪及时得到追究。一方面,要重建医疗责任事故的刑事追究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医疗卫生监督行政机关的执法力度与行政不作为的追责机制。要加大社会舆论监督,而不是以民众为对手、以媒体舆论为对手。

现在,中央机关也已经调整了决策制定了纲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研究制定符合医院医务人员这个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医务人员目前的工资待遇比较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毛群安说,破除以药养医和解决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问题是考验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两个硬指标,是必答题。“在收入问题上,要建立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体系。”对此,梁万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在福建三明市,医务人员实行年薪制,工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三到五倍。“当然,具体到医疗服务的定价机制,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梁万年坦言,价格的改革已达成共识,但至于改革的具体路径,目前还在探索中,而且难度很大。

医生也需独善其身

抱怨最容易,做事却很困难,所以多数人选择最容易做的事情,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对的。作为医生,希望从医变得安全,管理规则变得人性化,一切以生命为中心,医生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这一切要求无可厚非。但需要明白,这一切不是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别人恩赐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个个从业者们从自己做起,让自己变得安全起来,对不合理的东西进行各种形式的抗争,而不是只停留于这种可怜巴巴的抱怨。更多的不合理被曝光,往往是合理秩序将要建立起来的曙光。

惟有自尊,才有尊严。尊严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赢得的;尊严也不是别人能够剥夺的,而是自己毁掉的。当前,医改正在艰难破冰,外部环境的改善尚需一个过程。因此,惟有医者先行,不等待、不抱怨、不放弃,传承仁心仁术,才能重塑职业尊严。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