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科学研究:不作为乱作为哪个危害更大?

来源:    时间:2014年10月20日    点击数:    5星

做学问需要有严谨的态度。然而,目前的学术界雾气昭昭,乱象层出。最近媒体爆出,有五所高校的教授因借着申报科研项目之际,非法套用国家资金被判刑或批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术界大亨动起了敛财的歪脑经?如何才能制止科研中的这些乱象呢?

无论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讲,近年来中国在学术科研上的投入颇多,收获也颇丰,但是,这其中也包含一些浑水摸鱼的成分在里面,有些科研是在做前人的重复工作,有些则是纯粹的弄虚作假。对于科研而言,无论是不作为还是乱作为,都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尤其是后者,给学术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发表文章、申请课题本来是出于研究的需要,也可能是评职称,晋升的需要。但是,科研管理制度的漏洞也让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动起了歪脑经,为了敛财而申请课题,弄虚作假。相信这一部分人是受利益的驱使,或者说其没有学术道德,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的科研管理制度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别的不说,课题组的负责人经常在年末的时候要求学生收集火车票来报销。因为,“上一年没用完的预算如果留到下一年,下一年的预算就不会给你那么多了”。正是科研管理的漏洞让许多人钻了空子。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课题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其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也就是说课题经费中没有涵盖任何关于衡量科研成果的指标。这样一来,只要能申请到课题,无关科研质量如何,就能拿到经费。

此外,学术界的大亨往往也是科研机构的领导,完全是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模式,无论是发文章还是申请课题,都不在话下。这种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身的科研评审现象很容易滋生腐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真正重视科研的本质和价值,科研的价值不在于发多少篇文章,发多少篇SCI,有多少篇文章被引用,而是该研究为学术界做了哪些贡献。但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培养模式和职业晋升模式都是与论文挂钩的,使论文脱去了神圣的外衣,变相地成了一种发家致富的手段。

因此,想要制止科学研究中的乱象, 首先需要完善中国的学术规范,完善学术评价、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制度。对项目和论文的评价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即只是看项目和论文的等级;要有真正的,本质意义上的学术评价。其次,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监督,建立更为严格的制度,防止项目执行人乱花钱。而对于学术不轨则需要依照法律等进行严惩。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