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新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

来源::门诊新视野    时间:2015年05月18日    点击数:    5星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纵观中国高血压管理,基层高血压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社区医师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提高基层血压管理水平是提高中国高血压整体管理能力的根本。为更好地指导基层医师临床工作,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与基层卫生司支持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于2013年10月启动了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修订,并将指南更名为《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于2015年1月正式发表于《中华高血压杂志》。

王文:2015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药物治疗要点

新指南仍然反复强调高血压治疗的理念:

1. “降压是硬道理”: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将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程度降到最低使获益最大。

2. 降压药的用药原则:从小剂量开始、优先应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以及个体化。

3. 降压治疗要达标,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高血压<140/90 mm Hg;老年人高血压<150/90 mm Hg,如耐受<140/90 mm Hg。

4. 常用降压药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用于高血压初始和维持治疗,但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证。

5. 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

姚崇华:2015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预防与教育

面向高血压患者的教育策略本版强调了家庭血压监测和自我管理,促使患者长期甚至终生接受高血压治疗,包括高血压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尽早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本版还提出了积极控制患者并存的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通过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风险。

唐新华:2015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全面管理

高血压管理流程图在新指南中有了较大变动,成为新指南的亮点之一。该流程主要包括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随访管理和规范治疗。其基本流程是:首先对社区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初步确定高血压人群,同时评估这部分人群的危险因素及是否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患者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则考虑将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确定其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其次对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三种类别,对不同分层级别的患者实施不同的诊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压是否达标,进行不同级别的管理;并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调整和随访。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