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精神>>正文内容
精神

PNAS:笑点究竟在哪里?

来源:生物谷    时间:2015年07月02日    点击数:    5星

你大约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吧?一群盲人试着去辨认一只大象的形状,每个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而这决定于他们分别摸得是大象的不同的部位。人们对于”幽默“研究了长达两千年之久,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科学家们对于幽默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大体来说,对于幽默的认知,科学家们有着三种看法,尽管每种见解都深有见地,然而没有一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如此不同多的愿意可能成为人们的笑点。近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篇文章结合这三种理解,给出了他们解释。
  

一种看法是,人们幽默或者好笑的感觉来自于幽默诙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有幽默或者诙谐感觉之前,常常伴随着某种对人体健康、自我认知等的威胁。有科学家发现,在其他动物中,友好的生理攻击能够引起发笑,这就是所谓的”受害者笑得更厉害“。还有研究表明,对他人侮辱导致双方维持诙谐的关系。这就是幽默诙谐的阴暗一面:笑点往往伴随着奇怪的行为或者精神的障碍。
  

第二种解释与第一种主张有些对立。这种看法认为,因为事物看起来很安全或者容易接受,而导致了它们会很好玩或者好笑。生理学家们发现,在事情看起来很好玩的情况下,即使恐惧、焦虑的情形也能够引起人们的诙谐的心理。还有从肌肉和神经的证据都表明了,只有在人们认为安全、可信赖的环境中,这些诙谐的积极情绪才可能发生。
  

还有第三种看法是混合了前两种观点,就是说诙谐好笑的感觉其实是一种模糊的、冲突的认知。就比如行为学的研究发现挠痒痒的实验中,被试对象往往在发笑的时候还伴随着一种身体的不适。语言学和神经学也给出这种对立性的解释。
  

中和这些解释,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科学们认为一种良性的刺激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释这些复杂的问题。比如说某些错误(不会带来太大威胁)就会带来笑点。还有一些小孩或者青少年出乎意料的举动都会引起诙谐或者好笑的感觉。文化的差异性,如果没有太大危险,也可能会成为笑点。就像如果西方人看到描述(甚至是讽刺)默罕默德的卡通动画就会觉得好笑,前提是这是一种没有危险行为;但是对于穆斯林人士,这就是无法容忍的。
  
虽然现在很多跨学科研究对于诙谐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解答。例如,如何过得更加幽默诙谐?如何提高人们拥有幽默的能力?
  
如果科学家有天能研发出一种“幽默丸”,我就可以在生日那天来一颗,开启一整天的逗比模式!嗯,这样的世界应该也很好玩。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