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糖尿病>>正文内容
糖尿病

糖尿病贫血的血液学评估与治疗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    时间:2015年07月22日    点击数:    5星

糖尿病贫血的观察指标
       

糖尿病合并贫血时,临床观察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和(或)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参数[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便隐血,铁参数[包括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
       

糖尿病贫血时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变化
       

糖尿病伴发的贫血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为常见。如果铁缺乏可以出现小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则为大细胞性贫血。
       

糖尿病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也有报道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RBC、Hb、Hct、MCV及MCHC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正常人数值均明显降低。
       

RDW反映了红细胞的大小异质性,常用于贫血的辅助诊断。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偏高,在长期高渗的环境下,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将发生改变;同时高浓度血糖增强了细胞膜的糖基化作用,从而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
       

在上述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异质性增加,RDW值升高。这种细胞学上的变化直接影响毛细血管循环变化,形成血栓,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同时,又由于红细胞的膜变形能力减弱,红细胞在通过微小血管时造成红细胞的破坏,引起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容易引起贫血。所以当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细胞检测参数升高,可使患者并发血管病变的风险增高。
       

研究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有肾病微血管病变时,其RDW增大。因此,研究认为联合检测RDW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及药物疗效观察的指标,同时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慢性并发症观察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糖尿病贫血时白细胞计数(WBC)和分类比例的变化
       

白细胞计数是体内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激活,造成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升高。大量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其可能原因是,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长期的高糖环境,引起体内的代谢紊乱,大量的炎性细胞激活,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局部出现缺血和坏死;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免疫功能下降,细菌容易入侵人体,体内菌群发生紊乱,引起炎性反应。
       

另有研究观察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LR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可为早期预防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2型糖尿病是一种“亚临床炎症发病机制疾病”,白细胞通过不同方式、机制消灭病原体、过敏原、参与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中性粒细胞作为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在其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起关键作用。
       

2型糖尿病组患者WB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沃扎罗瓦(Vozarova)等对糖耐量正常的印地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WBC增高可以预测糖尿病的发展,并且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一定关系。潘纳丘利(Pannacciulli)等研究发现,与年龄、性别匹配的无家族史对照组患者相比,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WBC显著升高,因此认为WBC在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慢性亚临床炎症发挥重要作用。唐(Tong)等的研究亦证实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WBC升高呈剂量相关性。
       

血小板(PLT)及其参数
       

观察项目包括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大多数来源于骨髓中的成熟巨核细胞,其数量和体积反映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长期的糖代谢紊乱,血糖偏高,使机体血小板的正常功能受到了影响,在机体微循环方面出现了障碍,主要体现为PLT计数降低,而MPV和PDW升高。PLT计数是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真实反映,MPV是患者机体骨髓造血功能的准确反映,可以有效反映出血小板的功能和活化程度,MPV越大越容易活化,具有更强的聚集能力,PDW是血小板体积异质性的真实反映。所以,当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伴有血小板参数变化异常,应尽早及时进行血小板及血脂水平检测,可以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对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贫血的治疗
       

原则
       

糖尿病患者发生贫血时,首先应明确是否因其他原发病导致贫血。
       

针对贫血类型进行相应治疗,还需要查明并去除诱因,如控制感染、调整用药等。
       

贫血可能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出现“虚高”,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一味加大降糖药物的用量,以免引起低血糖。伴有贫血的糖尿病患者应和医生共同对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自我血糖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降糖方案。
       

糖尿病肾病患者EPO的使用
       

应用方式采用皮下注射方式,每周6000单位EPO,分2~3次注射。
       

监测每1~2周检测一次Hb/Hct;当Hb/Hct达标及EPO剂量足够时,应每2~4周检测一次。
       

治疗目标Hb≥100g/L。
       

铁剂的应用
       

应用方式口服硫酸亚铁,0.2~0.3g,tid。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常规使用静脉铁剂治疗。
       

监测未接受静脉铁剂治疗的患者应每月检测一次;静脉铁剂治疗时至少每3个月测一次;Hb/Hct达标的患者,每3个月检测一次;没有接受EPO治疗的患者,如果铁状况达标,应每3~6个月检测一次。
       

治疗目标①非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20%,血清铁蛋白≥100ng/ml;②血液透析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20%,血清铁蛋白≥200ng/ml。
       

转铁蛋白饱和度≥50%和(或)血清铁蛋白≥800ng/ml,不太可能通过补充铁剂进一步提高Hb/Hct。叶酸的应用叶酸缺乏者应给予口服叶酸片10mg,tid。
       

其他治疗
       

输注红细胞用于贫血程度严重并已有贫血导致的明显症状和体征者,例如因急性失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或存在慢性失血的EPO抵抗患者。
       

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摄入,例如动物肝脏、动物肾脏、瘦肉、动物血制品、蛋、奶、干果(枣、杏干)、木耳、蘑菇、绿叶蔬菜等。
       

■小结
       

总之,糖尿病的血液学检查对于判断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甚至血管病变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糖尿病的血液学异常以贫血较为常见,而在贫血原因中以糖尿病肾病占首位。这些异常直接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并及时纠正异常。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