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十三五”中国将强力支持“精准医疗”计划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5年10月30日    点击数:    5星

日前,有关人士透露,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一项“精准医疗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并将选择性地在全国各个具备条件和优势区域中的医院和社区内建设示范中心,国家层面对此项目会有“非常强大的支持力度”。

精准医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提出。简单地讲,精准医疗是一种将患者的基因变异信息、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考虑进去的疾病治疗方法。最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足以保障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尤其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二代测序技术,使得测一个人全基因组的费用降低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价格。实际上,最近几年内的精准医疗,将主要是指采用个人的基因信息来指导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宣布启动精准医疗计划,并斥2.15亿美元作为第一笔投资。该计划还将搜集数百万志愿者的健康数据进行研究,因此,注重隐私和鼓励全民参与,成为该计划一个硬币的两面。

而在中国,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国家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共19位专家组成了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对中国的相关行业人士来说,“注重隐私和鼓励全民参与”这两面同样存在,并且机遇和挑战因人口规模而放大。

精准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因测序,基因信息的数据化一旦掌握,便可能在未来将过去中国面临的负担转化为资源。

生命科学某企业执行副总裁朱岩梅表示,中国有数量庞大的病源和样本,一旦拥有成本低廉的数据采集工具,从全基因组到疾病,每个人将从生到死不同时间的基因档案建立起来,那将会是规模庞大的数据。

朱岩梅提到,中国在精准医疗领域具有“本土需求”,这体现在,中国目前的出生缺陷率为5.6%,由此造成8000万残疾人,而发达国家的水平为2%多一点。此外,中国的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33%,而发达国家是70%。“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技术平台,帮助中国把出生缺陷率降低50%,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把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从33%提高到50%,行不行?我们如果把所有的医院联合起来,不管是原来的电子病例还是现在的样本采集,中国这么多的病床、这么多病人,如果我们关注这两个最根本的民生需求,是不是就是中国最经典的创新需求?”朱岩梅表示了自己对精准医疗市场需求的理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则表示,医院数据通过两个方面产生价值,一是临床研究,通过回顾或预测寻找规律,二是通过临床数据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诊断。“我个人认为,医院的系统化绝对不是移动治疗挂号和支付等等,而是所有数据的整合,它能发挥的价值远远大于医院的单一系统。”

但刘帆更强调数据的隐私和使用伦理,他表示,精准医疗产业里,采用医院的数据时一定要是过滤了个人隐私的豁免数据,“个人的数据放在这个群体里不应该涉及个人的隐私,应该没有姓名、没有年龄,变成一个群体数据,这个数据是可以拿来做科研和研究用的。”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