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生走穴 风险与收益并存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6年10月26日    点击数:    5星

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契约理论”。部分财经界人士甚至将契约理论视为订约宝典、履约指南。实际上,契约理论又称激励理论,研究的是一个人如何激励别人尽心尽力完成自己所委托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理论”。显然,委托-代理关系无所不在,激励机制也就至关重要,这一点并不限于经济领域,分析医生走穴问题同样适用。

在中国,医生走穴现象非常常见,但无论是当事医生还是其单位管理者,都对此讳莫如深。作为“公开的秘密”或半地下的活动,医生走穴自然会同时引致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后果,由“走穴”引发的医疗责任事故、医生收受“红包”等事件无不牵动公众神经。对此类行为加以行政管制、政府规制或法律规范,也成为学界探讨的话题。如何将不规范的医生走穴转变为规范化的医师多点执业,也成为中国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毫无疑问,医生兼差-多职会对医疗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医疗产业组织的制度变革、医疗机构中激励机制的重构、医疗服务的政府管制等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普遍存在而又影响广泛的医生兼差现象,值得学者们加以深入的分析。

怎样约束干私活行为,关键在于薪酬制度中的激励机制设计。在中国公立医院中,实际运作的薪酬制度五花八门,但大体可分为两类:强激励和弱激励。弱激励型薪酬制度是固定薪酬制,具有大锅饭的特色,由政府在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所有事业单位中实施;强激励型薪酬制度是固定底薪制与分成制的组合,一般体现在医院对科室(甚至主治医生团队)的创收绩效考核之中。

在固定薪酬制下,与禁止令相比,若医院默许医生私下兼差,反而能有效增加医生与医院双方的总收益。在大锅饭体制中,院方规定医生在医院内的最低努力程度,且院方并不嘉奖医生的额外努力,因此无论私下兼差是否被默许,医生在医院中付出的努力一般都不会超出最低值。既然如此,无论私下兼差存在与否,医生为医院创造的收益始终不变;但对医生而言,私下兼差可以创造额外的收益,带来收益改善。既然如此,禁止必定会劳而无功。

在强激励的分成制下,医生的收入与他们为医院创造的经济绩效挂钩,医生有较强的动力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医生对于私下兼差的选择亦会发生相应变化。

若政府或医院完全禁止医生兼差,管制者-管理者建立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医生根据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和任务结果的波动性,来选择在公立医院本职工作的努力程度。一般来说,大多数医生属于风险规避或风险厌恶型代理人,对于难度较高、风险较大的任务,会应付了事,不会提高努力的程度。所以,施加禁止令对医院来说,并不会有额外的收益。

如果管制者-管理者默许医生兼差,医生的行为策略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并带来院方以及医生和医院双方的收益变动。医生就具备了同时承担医院内、外双市场上医疗任务的条件,并可通过调节在两种任务之间的努力分配以达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在中国,不少公立医院进行了薪酬制度改革,在固定底薪的基础上,实施各种各样的分成制。这是一种强激励型薪酬制度。在强激励的分成制下,医生在医院内本职工作的努力程度与其创收绩效挂钩。兼差固然也能为自己带来额外收益,但医生也需承担相应的机会成本,此时医生总是会将较大程度的努力配置在能让自身边际收益更大的活动中。如果管理者提高其分成比例,他们自然会减少兼差。

总体来说,医生兼差行为是否会对其本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对政府强化管制的需求,是大可商榷的事情。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制度的设计本身,会极大影响医生兼差行为本身及其对医院运行所产生的后果。鉴于医院管理者一般远比政府管制者对医疗服务以及相关医生的行止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对医生兼差行为采取强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大可怀疑。

或许,更重要的是加快公立医院去行政化的进度,使之走向法人化,让医院通过其自身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对医生实施更为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另有研究显示,专科公立医院通过转制让医生成为所有者,也能对医生兼职的不良后果产生抑制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无论是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或法人化),引入社会资本推进部分公立医院的转制,还是从医生兼差不规范性到多点执业的规范性,都正在成为中国医改新政的重要内容。这些政策变化对医生执业行为以及对医疗服务行业结构性变革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研究。

内地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均衡,催生了医生“走穴”市场这一灰色地带。“走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基层医疗机构暂时获得了优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却也提高了治疗的风险。

频繁的走穴现象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中国的医生工资太低了。走穴挣得都是辛苦钱,本来医生的休息时间就少得可怜,为了养家糊口,有水平的医生基本都会用这些可怜的休息时间在外面赚外快。

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让医生精神状态很差,在医生过劳成普遍现象的今天,医生也必须注意身体健康的问题。这样的劳累状态就成了多点执业的风险之一。

另一个多点执业的风险就是医疗纠纷的问题了。如今医疗环境并不明朗,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生的“走穴”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就会很麻烦。据了解,一般医生如果在“走穴”期间遇到医患纠纷,基本都是有当地医疗结构帮助解决的。因为如果医疗机构将责任直接推给医生,那估计以后就没有医生再敢去这种医院了。

另外,多点执业的开展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也是一件有利的事情,特别是对患者而言。医生动起来以后,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平均,一部分患者可以在当地就能接受北上广各大医院名医的治疗了,这省去了很多麻烦,包括精力与金钱,用医生的移动代替患者的移动,对患者家属来说,算得上“经济实惠”的方式。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