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呼吸>>正文内容
呼吸

了不起!我国医生攻克气管移植排异世界难题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07月14日    点击数:    5星

 对于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一直以来均需采用免疫抑制剂来对抗。但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却不容忽视。因此,研发一种不用免疫抑制剂的移植技术一直是世界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日前,我国医生成功为一名喉气管狭窄女性患者实施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手术,攻克了气管移植排异世界性难题。

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一种去除免疫原性的同时保留主要功能细胞活性的生物新技术新近实验成功:6月22日,该院耳鼻喉科应用世界首创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为一名喉气管狭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帮助患者摆脱插了6年的气管套管。目前患者吞咽和语音功能基本恢复。

据媒体报道,6年前,56岁的患者范女士因反复咽痛、咳嗽、发热和气短来院就诊。入院后,突发窒息,紧急切开气管才救回一命。经气管镜检查,发现范女士喉及颈段狭窄长约6厘米,CT显示喉软骨和气管环大部分被破坏,诊断为“喉气管狭窄,复发性多软骨炎”。虽然经过保守治疗,病人的病情有所缓解,但需要终身带着气管套管生活,不能经口鼻呼吸,更是无法发出声音说话,这使得患者苦不堪言,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崔鹏程教授表示,一般的喉气管狭窄或缺损,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将正常部位气道吻合后均能治愈。但是,狭窄或缺损长度超过5厘米时,就无法实施端端吻合,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国际上的最新做法是器官移植,但局限性在于患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其毒副作用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感染,诱发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造成肝、肾、消化道等器官损害。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多的潜心研究,崔鹏程教授和他的团队终于克服了这项世界级的难题,首创不用免疫抑制剂移植治疗新技术,即“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这项技术将捐献的气管经组织工程和器官保存方法处理,在去除气管黏膜免疫原性的同时,保留了软骨活性和软骨环的完整性。一期手术将处理过的气管埋植在患者颈部肌肉内,使其血管化成活;二期手术再将其移植至喉气管狭窄或缺损处,重建呼吸道。整个治疗过程不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

新技术研究成功后,范女士成为该成果受益的第一人。而在未来,该技术将造福更多的患者。中国医生真是了不起,为中国医生点赞!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