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对患者普同一等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来源:    时间:2017年08月09日    点击数:    5星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一视同仁对待病人,这是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基本要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在这个我们看惯了攀附权贵,厚此薄彼的社会,医生在行医实践中能做到对患者一视同仁吗?

古人的呼喊:医乃仁术 普同一等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我们的古代医家已经提出要把“普同一等”当作自己的道德信条,对待病人一视同仁,自觉做到“贫富虽殊,药施无二”,“一心赴救”。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就写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医工论》则提出:“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为医要“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反是者,为生灵之巨寇”。

宋代医生张柄,治病救人,“无问贵贱,有谒必往视之”。

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为医先去贪嗔》中阐述到:“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

元末明初曾任太医的刘勉,在一生的医疗实践中,把“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作为自己的信条。他常说:“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

医生赵梦弼,赴人之急,百里之外;中夜叩门,无不应者;七八十岁时,“犹救以往”。

现代制度的要求:贫贱富贵 一视同仁

1988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医疗卫生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第三条医德规范:“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2012年6月26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其中提出: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尽管既有古人的呼喊,现代制度的反复强调,尊卑有别随处可见。医疗保险分为三六九等,有全民公费医疗、事业医疗保险、企业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医院有高干楼,干部病房、贵宾间等特殊病员接待处……每个医院都有书面或口头的诸如“特殊病员管理规定(制度)”等,对特殊病人要做到热情、礼貌、细致、认真,对普通病人很少见有医院提这样的要求。

富人(经济富裕者)和穷人(低收入人群)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爱惜是没有区别的,但因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医生下药也只能“看人下药”。

由此可见,正因为医生们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做到“普同一等,一视同仁”,才会有从古至今医学大家反复的呼吁。毕竟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