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其他科室>>正文内容
其他科室

医生有义务为非医院医疗救助时刻准备吗?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09月18日    点击数:    5星

没错!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那么面对日常生活中(非医院中)的突发医疗事件,医生也应时刻准备着吗?也应对突如其来的医疗问题承担相应的后果及责任吗?

美国纽约州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的一名医生以第一人称发表了一篇探讨性文章:《作为一名医生是否有义务响应飞机上的医疗援助?》,并于9月12日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

首先作者提出医生有没有义务参与空中医疗援助的问题。

文章开头作者就回顾了自己在医生生涯中飞机上给予的医护支援。并且每次登机都促使作者对自己进行拷问:飞机上如果出现医疗救治,我想知道,会不会轮到我了。由于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繁性和措手不及让作者思考医生的义务问题。并且据估计,与地面专家沟通的飞行医疗紧急情况发生率约为600次航班中就会出现一次。这仅是对所有飞行中医疗紧急情况的最低估计。

作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义务回应?作者在文中写道,其本身对患者的照料没有直接的责任。然而,在那段时间里,七次对飞行中的帮助请求作者回应了4个。那医生是不是无时无刻都有义务去回应呢?作者大概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相关法律层面上,作者在文章中指出除非有先前的医患关系,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医生没有法律援助的义务。不过在许多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医生确实有法律责任来回应。在美国,应对紧急情况者受到法律保护,但严重过失或故意伤害除外。

那从道德层面上呢,一个医生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是否有义务时刻做出回应呢?如果没有回应,医生有道德上的疏忽吗?是否有责任回应可能取决于医生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什么时候我是医生?什么时候我不是医生?我始终看待自己是一名医生或当不明确时我是否舍弃了作为医生的地位等等。

对于此,作者认为这个义务也可能受制于他的纪律或最近的经验,也会受到紧急情况的特殊影响。在封闭的航空客舱,运用医疗专业知识是相对受限制。作者就有没有责任平时就为有可能的紧急情况做准备?和非医务人员的乘客的责任是什么?也都提出了问题。

接下来作者对参与空中医疗援助该怎么做给出个人观点。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医学院院长的作者提供了自己个人的一些观点。作者认为即使他已经远离了长期照顾病人的直接责任,他也是有义务对飞行中医疗紧急情况下的援助请求做出回应的。即使只有他一个人提供帮助,挺身而出是最好的榜样,其他人也会主动。

当遇到不能处理的情况或需要帮助,应该向乘务员宣布医疗救助的需要。如果有一个以上的医学专业人士做出回应,作者认为重要的是要迅速评估他们的凭据和推断的能力,允许最有能力的人负责救助。作者告诉大家商业航空公司都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医疗包,其中包含静脉注射设备、呼吸囊和一些药物。最放心的是知识上面,可以通过机组人员与地面上的急救医生通话。

并且作者对医生是否该对这些突发事件做准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一些医生,是否该提前想一想,如果我觉得在飞行中的紧急情况下我有义务作出回应,那么我应该以某种方式准备这种可能性吗?我应该不时刷新我的知识和技能吗?我应该避免酒精饮料以免我的判断和行为不会受到阻碍吗?

对于作者提出的这些探讨性的问题。小编想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当被挂上医生的头衔,难道就无时无刻都是医生了吗?难道就不能有私人的时间了吗?世界这这么大,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医疗救助,那医生要为这随机的、不可预测的、突发的事件时刻让自己保持警惕吗?就像作者提到的为了这些事件不能饮酒等。那医生岂非成了每个人的贴身医生?医生却没有个人休闲放松的时间。小编认为医生对此进行回应当然是值得提倡的,但这并不是医生的义务,医生没能在相应的情况下作出回应也不能让其承担什么。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

并且作者指出作为医生和保健专业人士,我们认为,当呼叫来自医疗援助时,我们将重点放在我们身上,但是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帮助。

最后此文对于我国“压力山大”的医生们也是很好的参考

这篇文章是一篇很有正能量的观点性文章。虽然我国有很多医患问题,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不过从网络上,比如“知乎”的专题讨论来看参加过医疗紧急救援的医生的感觉很多都是“压力山大”。作为小编对医生点赞的同时,为医生推出这篇文章,文中对年轻医生该如何看待紧急救援和如何做都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从这篇文章中能有所得。

(环球医学编辑:王立群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