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卡疫苗取得突破性进展
寨卡疫苗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学家9月22日在《自然•通讯》发表报告介绍,新开发出的一种寨卡减毒活疫苗已经成功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身上展现了免疫效果,只需一次注射就能实现长期有效保护,并且疫苗安全性喜人。
寨卡病毒是一种主要由蚊媒传播的病毒。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在感染怀孕女性后,会破坏胎儿发育中的脑部,最终造成小头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寨卡病毒存在于男性生殖系统中,有性传播风险。本研究显示,包含寨卡病毒基因组3′非编码区缺失(ZIKV-3′UTR-LAV)的减毒活寨卡病毒疫苗能预防小鼠中妊娠期病毒传播和睾丸损伤,以及非人灵长类感染。接种单一剂量疫苗后,妊娠小鼠在胚胎期6天对抗寨卡病毒,在胚胎期13天的评估显示,母体、胎盘和胎儿组织中病毒RNA水平显著减弱。疫苗可预防雄性小鼠睾丸感染、损伤和精子减少。恒河猴单一免疫引发快速且稳健的抗体反应,实现完全预防。而一般来说,灭活疫苗等其他类型疫苗需多次注射才能起到免疫作用。
此外,ZIKV-3′UTR-LAV疫苗安全性令人满意。这些结果表明,ZIKV-3′UTR-LAV有望在人体中进行进一步开发。
报告第一作者、得克萨斯大学单超博士说,他们开发出的减毒活疫苗是首个同时证实了可以对小鼠及灵长类动物均有保护效果的疫苗,而且减毒活疫苗避免了寨卡病毒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并显示出了很好的安全性,“这为开展临床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文章题为《A single-dose live-attenuated vaccine prevents Zika virus pregnancy transmission and testis damage》。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价此内容
- 我要打分
近期推荐
热门关键词
最新会议
- 2013循证医学和实效研究方法学研讨会
-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
- 世界帕金森病和相关疾病2013年会议
- 英国介入放射学学会2013年第25届年会
- 美国血液学会2013年年会
- 美国癫痫学会2013年第67届年会
- 肥胖学会 2013年年会
- 2013年第9届欧洲抗体会议
- 国际精神病学协会 2013年会议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
- 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2013年第29届…
- 2013年第4届亚太地区骨质疏松症会议
- 皮肤病协会国际2013年会议
- 世界糖尿病2013年大会
- 2013年国际成瘾性药年会
- 彭晓霞---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
- 武姗姗---累积Meta分析和TSA分析
- 孙凤---Network Meta分析
- 杨智荣---Cochrane综述实战经验分享
- 杨祖耀---疾病频率资料的Meta分析
合作伙伴
Copyright g-med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医学资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网络实名:环球医学:京ICP备08004413号-2
关于我们|
我们的服务|版权及责任声明|联系我们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17-0027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京卫计网审[2015]第0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