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新技术测冠脉功能准确率高达92.7% 仅需4分钟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12月06日    点击数:    5星

冠心病患者该不该放支架?该放多大的支架?目前因缺乏有效的精准评估工具,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得到最佳治疗方案。据了解,上海交大陈亚珠院士团队特别研究员涂圣贤博士成功研发了定量血流分数(QFR)技术,能通过快速计算对病变进行功能学评估,从而得到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上述研究成果近日在全球介入心脏病学学术会议上首次发布,并同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刊》上。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据统计,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人,2016年有66.6万人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数量近年来以每年大于10%的量不断增长。有相当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植入前,因缺乏有效的精准评估工具,没能得到准确的冠脉功能学评估,而未获得最佳治疗方案。

临床上判断冠心病患者是否需要植入支架,需要通过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病变。但最近《循环》杂志介入子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28%的冠状动脉病变从影像学上观察狭窄比较严重,但并没有导致心肌缺血,此时置入支架弊大于利;而13%的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上观察狭窄并不严重,但实际上已经导致心肌缺血,需要支架植入。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血管形态学上的狭窄,并不能直接反映功能上的缺血。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是冠心病规范化治疗的必要手段。

虽然,几年来,一种有创的基于压力导丝的测量血流功能学(血流储备分数,FFR)的方法逐渐进入临床应用,使患者得到更精准的诊断,被视为冠脉功能学诊断“金标准”;然而,因压力导丝FFR检查属于有创手术检查,手术复杂且时间长、所需手术耗材(压力导丝)价格昂贵、以及术中需要注射微循环扩张药有副作用等问题,压力导丝FFR的临床应用非常受限。

在此背景下,上海交大特别研究员涂圣贤成功研发了QFR技术。QFR技术无需手术耗材与微循环扩张药,且在患者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造影获得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血流动力学分析,让血管有多窄、供血能力如何等问题一目了然。既克服压力导丝FFR的局限性,也让更多冠心病患者接受精准的冠脉功能评估,从而得到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科研人员通过对5家医院308名患者332条病变血管进行的研究,表明了这一技术的诊断准确度达到了92.7%,且从数据传输到分析完成仅需约4分钟,能够实现导管手术室的术中在线实时评估与诊断。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合作将这项成果应用到临床。目前,该技术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同时获得欧盟认证进入临床应用。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