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改办梁万年:医生收入结构或迎来大变化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03月05日    点击数:    5星

“看病难,看病贵,去一次医院遭一回罪”这句顺口溜不但说出了广大患者的心声,也体现出此前的医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满足患者的需求,亟需推行新医改。自2009年起,新医改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特别是去年,作为“落实年”,新医改大刀阔斧地“砍掉”药品加成,标志着“以药补医”退出历史舞台。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有哪些深意?2018年又要如何推进医改呢?

2018年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表示,新医改推进的十年,进展显著,深化医改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尤其是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更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最大动作——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药品加成”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是应对我国困难时期的时代产物,在当时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变成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打破这些“陈年旧习”,其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自全面推行后,截至2017年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尽管取消药品加成是一项有利民生的举措,但对医疗机构来说,原来药品加成的这块收入靠什么补上?对此,梁万年表示, 目前全国总体上来看,约80%减少的加成是靠服务价格调整来弥补的。

药品价格透明化——“两票制”

为了全面推进新医改,仅仅取消药品加成是不够的,还需要挤出药品流动过程中的水分。针对药品流通领域环节多、水分大,2017年1月,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的一份通知明确,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

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通过两次开票,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在医疗机构验收进货时,两个票必须同时在。比如说过去这个药在北京生产,但北京的医院直接买不到这个药,药可能跑出北京转几个圈以后再回来。甚至有的药在仓库里根本没有动,出去开了几此票后,1元钱的药变成7元、10元了。这是流通领域的“洗钱”方式,也就催生了医药代表这个行业。

医改的重中之重——医疗工作者收入

长久以来,医疗工作者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加成息息相关,取消后这部分收入主要依靠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而弥补,但在 “公益性”的前提下,医院的利益分配机制无法体现出医疗工作者的社会价值。收入过低,一直以来是医疗工作者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

而就医生收入问题,梁万年也提出了他的观点:国际上会给医生收入设定一个“天花板”,他们采用年薪制,告诉医生这个岗位就这么多钱,只要好好干就可以拿这么多钱。但是干得好不好直接与年薪挂钩,通过考核,做的不好的医生在年薪基础上往下扣,所以一般医生在岗位上认真履职,他的预期很固定,所以他所有的行为,包括开药、检查等就不会与自己的利益挂钩。

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是给医生们设定一个“地板”,就是说只限制基本收入,但是往上能拿到多少不知道。所以这个医生每开一张处方、每做一个检查,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自己能拿多少钱。有的学者强调,医生就是医改里的一杆笔,掌控不好这杆笔,那你医改肯定成功不了。管好医生这杆笔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薪酬,这块你给他一个预期,不能太低,也不能没有上限的让他去挣;第二个就是医保的支付,让所有的检查检验药品变成成本,这些逻辑省下的空间,就调价,让价格顺了,医生看病、开刀就能挣到他应有的钱了,医院自己就回归功能定位了,这是改革的大逻辑。

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已经步入“深水区”,未来依然有很多问题和难题需要去破解。而作为改革的动力和目标,就是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和需求,这个过程是要分阶段推进、实践的,无法一蹴而就。在推进初期,也会有一些新的抱怨和不满。其实,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出现,这就是一个改革循环的过程,所以医改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