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内分泌>>正文内容
内分泌

病症看似低血糖所致 实则…

来源:    时间:2018年04月23日    点击数:    5星

病例介绍

主诉 发作性心悸、饥饿感10年,加重伴间断意识模糊1年。

现病史 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时头晕、心悸,伴饥饿感,无意识模糊、昏迷,自行进食2个馒头后症状缓解,之后症状间断出现,多于延迟进食或晚上饮酒后次晨发作,患者一直未予重视,未曾诊治。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次数增多,并出现嗜睡、昏迷、反应迟钝等症状,进食大量食物后才易缓解,无多饮、多尿、多食,无四肢发凉、麻木,于门诊行OGTT试验,结果正常,为进一步诊治收入内分泌科。患者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均可,无头痛、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体重进行性增加,近1年体重增加7kg。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 舅舅患糖尿病,无其他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个人史 无吸烟史,饮酒史12年,300~350g/d,无其他不良嗜好。

既往用药史 入院前未曾治疗。

过敏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一般状况 男性,43岁,身高173c m,体重92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语利,查体合作。

生命体征 T 36﹒0℃,P 62次/分,R 16次/分,BP 140/100mmHg。

皮肤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皮疹,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五官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检查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 颈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 胸廓对称,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无皮下气肿,胸骨无压痛,触觉语颤均等,无增强或减弱,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Ⅴ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脏 心前区无隆起,触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62次/分,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 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无异常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四肢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 生理反射存在,双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1﹒入院随机血糖5.1mmol/L。

2﹒肝功能AST 44U/L,ALT 92U/L,TBIL 24﹒1μmol/L,IBIL 19﹒6μmol/L。

3﹒血脂TG 5﹒32 mmol/L,HDL 0﹒73 mmol/L。

入院诊断 胰岛素瘤?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的同时,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保肝、降脂、降压治疗。入院后患者的低血糖没有发作,所以进行了饥饿试验。试验过程中,患者有低血糖发作,发作时血糖为1.8mmol/L,胰岛素28.5μIU/ml,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为0.88,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为1 183,支持胰岛β细胞瘤诊断,进一步做胰腺MRI提示:胰腺体部病变,考虑胰岛细胞瘤可能。向患者交代病情后,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为了减少低血糖发生,调整治疗如下:

少量多餐,减少日间血糖发生;

夜间加餐,减少夜间和凌晨低血糖发生;

二氮嗪片100mg tid po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 po

非诺贝特胶囊200mg qd po

异甘草酸二铵胶囊50mg tid po

氢氯噻嗪片12.5mg bid po

患者住院期间腹部超声提示脂肪肝,结合患者多年大量饮酒史及肝功能损伤,诊断乙醇性脂肪肝,给予了戒酒保肝治疗。因患者同时又存在高三酰甘油血症,所以脂肪肝的原因也不能完全除外肥胖、高脂血症的原因,因此在严密监测肝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了降脂治疗。

而引起低血糖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是肝源性低血糖,该患者有脂肪肝和肝功能异常,是否为肝源性低血糖呢?肝源性低血糖多为严重广泛的肝脏病造成的重度肝功能损伤的表现,临床特点为空腹血糖低,血胰岛素和胰岛素释放指数不高,餐后可有高血糖,血胰岛素和血糖的峰值后延,可有反应性低血糖。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肝源性低血糖不符,而且肝损伤为轻度,所以除外了肝脏原因造成的低血糖发作。

出院诊断

1﹒胰岛素瘤。

2﹒高血压2级,中危。

3﹒乙醇性脂肪肝。

病例特点与诊断要点

1﹒病史 发作性心悸、饥饿感10年,加重伴间断意识模糊1年。心悸、饥饿感发作多于延迟进食或晚上饮酒后次晨发作,发作时伴有大汗、手抖等典型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发作当时血糖低,在院外检测到的血糖最低值为2.2mmol/L,进食后上述症状可缓解。

2﹒入院随机血糖5.1mmol/L,进行饥饿试验诱发低血糖发作,当时血糖1.8mmol/L,胰岛素28.5μI U/ml,胰岛素释放指数为0.88,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为1 183。

3﹒肝功能AST 44U/L,ALT 92U/L,TBIL 24﹒1μmol/L,IBIL 19﹒6μmol/L。

4﹒血脂TG 5﹒32 mmol/L,HDL 0﹒73 mmol/L。

5﹒肾功能 尿素氮肌酐均在正常范围。

6﹒乙肝五项各项指标阴性。肝炎筛查各指标阴性。

7﹒腹部超声示脂肪肝,胆、胰头、胰体、脾未见占位性病变。胰腺CT未见异常。

8﹒胰腺MRI提示胰腺体部病变,考虑胰岛细胞瘤可能。

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1﹒胰岛素瘤的药物治疗

胰岛素瘤造成的低血糖症的根治需要手术切除,但对于不能手术、不耐受手术、手术不成功者或手术的术前准备可以应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二氮嗪、生长抑素类似物、链脲菌素、糖皮质激素等。该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所以给予了内科药物治疗,选用了二氮嗪。

二氮嗪属于噻嗪类药物,是一种胰岛β细胞钾离子通道激动剂,能抑制β细胞内钙离子的升高和胰岛素的释放,而且在周围组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常用剂量为150~600 mg/d,口服,量大时可以引起钠水潴留和多毛等副作用。

2﹒低血糖症的紧急处理

患者住院过程中因饥饿试验诱发了低血糖发作,当时血糖1.8mmol/L,在静脉采血测定了胰岛素和C肽后进行了紧急处理。立即静脉注射了50%葡萄糖注射液60ml,同时静脉滴注了10%的葡萄糖注射液,患者血糖15分钟后升至7.8mmol/L。

3﹒保肝、降压、降脂治疗

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肝功能损伤,所以也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因为钙离子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不仅可以降压,还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而ACEI和ARB类药物可能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患者有胰岛素瘤,所以选用了前两者。另外,氢氯噻嗪还可以减轻二氮嗪引起的水钠潴留的副作用。但长期应用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来源:《内分泌系统疾病》
作者:王 绵 张力辉 殷立新
参编:孙淑娟 张志清
页码:309-312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