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消化>>正文内容
消化

对抗慢性乙肝 新老药物大PK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05月31日    点击数:    5星

2018年5月,美国科学家在《JAMA》发表了一篇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综述。

重要性:全球超过2.4亿人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未接受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中,15%~40%会进展为肝硬化,可能造成肝衰竭和肝癌。

观察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可抑制HBV DNA复制并改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队列研究显示,长期病毒抑制与肝纤维化的转归和肝细胞癌风险的降低相关。治疗后的治愈率(定义为乙肝表面抗原丢失且检测不到HBV DNA)仍然较低(聚乙二醇干扰素为3%~7%,核苷(酸)类似物为1%~12%)。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在48周完成,且与耐药发生不相关;然而,较差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现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的加重)使其应用受限。与老药(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相比,新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与耐药风险的显著降低相关,因此可考虑作为一线治疗。

结论和意义:应为慢性HBV感染和肝脏炎症患者提供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诺福韦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等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病进展。核苷(酸)类似物应考虑作为一线治疗。由于治愈率较低,多数患者需要无限期治疗。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9715359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201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治疗前,强调动态评估,对于HBeAg阳性、ALT升高患者,可以考虑观察3~6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且ALT持续升高,再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