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心血管>>正文内容
心血管

华法林用多少才合适?药物遗传算法vs传统剂量方法

来源:    时间:2018年08月16日    点击数:    5星

2018年1月,发表于《BMC Med》上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考察了基因型指导 vs 传统临床剂量的华法林对亚洲血统患者的影响。

背景:基因型指导的华法林剂量已在许多随机试验中被证实能改善欧洲血统患者的抗凝结局,然而,其在亚洲患者中的效用仍未被阐明。

方法:在东南亚的3家专业医院开展了一项开放式标签、非劣效性、1:1的随机试验,包括322名新使用华法林的不同种族的患者(NCT00700895)。临床随访90日。主要疗效检测是治疗前2周内剂量调整的次数,治疗前14日后平均非劣效性界限是0.5。

结果:在322名随机分配的患者中,对269名的主要终点进行评估。同传统剂量相比,基因型指导组在前2周内需要较少的剂量调整(1.77 vs 2.93;差值,-1.16;90%CI,-1.48~-0.84,非劣效性和优效性P<0.001)。基因型指导和传统剂量组的3个月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和达到稳定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的中位数时间没有差异。基因型指导组的剂量调整频率在1、2和3个月时较低(发生率比,0.76;95%CI,0.67~0.86,P=0.001),但INR检测频率不低。两组间经历轻微或大型出血、静脉血栓栓塞复发或超出INR范围的患者百分比没有差异。对于预测维持剂量,药物遗传算法达到R2=42.4%(P<0.001),平均百分比误差是-7.4%。

结论:在开始华法林治疗的亚洲成年人中,同传统剂量方法相比,药物遗传算法在减少剂量调整方面符合非劣效性和优效性标准,并且能很好地预测实际维持剂量。这些结果意味着临床医生可以考虑应用药物遗传算法给予亚洲患者个性化的初始华法林剂量。

(选题审校:张琪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