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病人抱怨小病花大钱 医生有苦难言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09月14日    点击数:    5星

“我就是有点咳嗽感冒,到了医院又是心电图又是抽血又是CT……”相信不少患者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部分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过度检查拿提成”。然而,医生表示,我们也很无奈啊,有苦难言!

当前,“检查项目过多”已经成为患者对医院的普遍看法。部分患者甚至怀疑医生会从中渔利,在检查费用中抽成。医学大咖胡大一曾指出,生物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放出了过度医疗笼中猛虎。

对此,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医生表示,病人埋怨过度检查,其实我们也很无奈。很多情况下,医生多做几项检查是为了确保不漏诊。为何还是有这么多关于“全套检查”的流言蜚语?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生张红璇表示,一些患者咳嗽了好几个月,有时甚至咳出血,还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医生从专业角度分析,会建议其做胸部CT等检查,但是患者往往不理解,甚至有的患者认为自己就是普通的感冒咳嗽。此外,对于术前常规检查,张红璇说,术前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手术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严重后果,在没有检查之前,再厉害的医生都没有办法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辨别出来。

“同样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患者可能会有自己主观的判断,认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咳嗽,但是这些症状也可能是肺炎、哮喘甚至肺癌的前期表现。”一位肿瘤内科的医生表示,很多情况下患者是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才去“逆向思维”,感觉自己明明是小病却花了大钱,这种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

“其实,大处方、高价药的出现,还有个重要原因被忽略。”某医院一科室负责人称,受快节奏生活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太高,缩短病程就是一个具体表现。很多患者为了快点治好病,不想耽误工作,往往会提出“多开点好药”的要求,于是高价药就出现在大处方中,当然病程也会有效缩短。

有些公费医疗的病人总想开好药、开贵药。感冒发烧38℃以下的病人,如果医生的处理和告诫是“感冒发烧,泰诺一包,多喝开水,少发牢骚,睡他一觉,三天就好,十块八块,就能打发”,病人往往会觉得医生对他不重视,非要挂瓶点滴,服药退烧不可。医生无奈,只好满足病人的要求。

此外,在当前的体制下,确实存在一些过度检查的医生。只是,在很多时候,这些医生过度检查的行为并非完全为了降低药占比和帮医院创收,还有另外的原因:自身水平、经验不足;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都会用“大检查”排除患者的“那个万分之一”的可能。因为不给患者做检查,一旦之后出了事,即便一百个患者中仅近有一例,医生的职业生涯也很可能就此结束。

那么,该如何解决摆在医患之间的这种现状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强医患沟通、加强知识科普、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是建立起健康、互信医患关系,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首先,医患沟通需要技巧,更需要相互理解。当前,很多医生沟通的时候,往往是从自己医学分析的角度问问题,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思路其实是很完整的,但有些患者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完整陈述病情、医生交流太仓促。

其次,加强知识科普。当前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对一些常规的、必要的检查不了解,也会有“被过度检查”的感受。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让群众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检查。做好科普,可以让病人懂得做“功课”,会防病、会看病,具有前瞻性,这样既能方便病人自身,也能促进医生工作效率提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曾说:一个医生即使每天不眠不休,穷尽一生可以拯救多少病人?上医治未病,如果能通过科普让更多人少得病、晚得病甚至不得病,把病人‘越看越少’,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使命。”

最后,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当前,患者认为就医体验差、动不动就安排检查,根源还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落后、医疗资源不足,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建议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使患者得到更有效、更充分的诊断治疗。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