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老爷爷背部疼痛越来越重 血清蛋白电泳“缉拿元凶”

来源:    时间:2019年09月19日    点击数:    5星

83岁男性,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2周,偶发轻度血尿。2周前,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手术。血清蛋白电泳如何“缉拿元凶”?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83岁。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2周,偶发轻度血尿。既往史:2周前,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手术。家族史:无异常。药物史:不详。体格检查:无特殊异常。其他检查:脊椎磁共振检查(MRI),示严重溶骨性病变,提示转移性疾病或多发性骨髓瘤。

2﹒检验结果

患者实验室初始检验结果见表1。血清蛋白电泳示丙种球蛋白区有克隆条带,血清蛋白免疫固定电泳示单克隆IgGκ副蛋白,骨髓(BM)穿刺和活检示浆细胞成团聚集。数月后,患者发生肉眼血尿,肾脏超声和膀胱镜检查未明确出血来源;凝血试验检验结果见表2;凝胶电泳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高分子量多聚体减低,APTT混合试验示存在凝血抑制物。

表1 实验室初始检验主要结果

续表

表2 实验室凝血试验结果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些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示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单克隆峰,特点是免疫固定电泳示有单克隆IgGκ副蛋白。BM穿刺和活检示细胞增生活跃,主要为浆细胞。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骨髓病理检验结果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患者凝血试验结果显著异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六角磷脂试验阳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isCoF)减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无法检出,纤维蛋白原(Fg)浓度增高,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明显减低,vWF高分子量多聚体减低。

(2)如何解释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从表1和表2可知,患者出血时间(B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但APTT延长。APTT混合试验示存在凝血抑制物。血小板中和法(PNP)和稀释蝰蛇毒时间(DRVVT)均为阴性,六角磷脂试验阳性,提示存在狼疮样抗凝物。凝血因子分析示因vWF:RisCoF活性明显减低,但无法检出vWF:Ag。血清vWF多聚体分析示高分子量多聚体量减低,提示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分类见表3。

表3 血管性血友病分类

注:“N”,正常;“↑”,轻度增高;“↓”,轻度减低;“↓↓”,中度减低;“↓↓↓”,严重减低

鉴别诊断应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循环狼疮样抗凝和(或)由循环多发性骨髓瘤副蛋白吸附的凝血因子疾病。

(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AvWD),伴循环狼疮样抗凝物和多发性骨髓瘤副蛋白。

(4)实验室如何检查AvWD?

答:AvWD有危及生命的复发性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患者多为老年人,有持续出血时间延长,vWF浓度和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显著减低。

AvWD伴其他疾病包括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循环狼疮样抗凝物等。从有些病例患者血小板上洗脱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抗体、洗脱液抑制正常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故证实该抗体是针对vWF的。

vWF:Ag的电泳图谱用于判断多聚体结构量和(或)质的异常。最常见的异常是高分子量多聚体缺陷,可能是多聚体数量减低或结构异常,类似2型先天性血管性血友病。正常大多聚体有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故在这类AvWD患者中查见异常多聚体,可解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减低的原因。

狼疮样抑制物会出现于无症状患者和各种疾病过程中,用血浆混合试验不能纠正APTT或PT的延长,则提示存在狼疮样抑制物。

(姚怡婷 熊立凡)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63-67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