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儿科>>正文内容
儿科

1岁宝宝肤色苍白体重持续降低 父母近亲结婚生事端?

来源:    时间:2019年09月24日    点击数:    5星

1岁男宝宝,进行性肤色苍白,体重持续减低3个月。患儿父母近亲结婚,第1胎为女孩,健康。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减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正常,乳酸脱氢酶(LD)浓度增高。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儿:男性,1岁。症状:进行性肤色苍白,体重持续减低3个月。既往史:患儿足月分娩,体重(2.5kg)较同孕龄儿轻。新生儿时,曾有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经光疗法治愈。母乳喂养6个月,发现患儿肤色苍白,加奶粉喂养3个月。患儿无遗传性病、血液病史。家族史:患儿父母近亲结婚,第1胎为女孩,健康,现近3岁,药物史:不详。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96次/分;血压90/60mmHg;体重6.3kg;身高57cm。警觉,易烦躁、贫血貌,伴轻度黄疸,肋缘下1cm可触及肝脾,无淋巴结肿大或其他异常。其他检查:超声波检验示肝脾大,无胆囊结石。

2﹒检验结果

实验室检验结果见表1。外周血涂片检验结果:红细胞大小不均、嗜碱性点彩红细胞(BSE)。血红蛋白(Hb)电泳正常。骨髓(BM)涂片示红系增生活跃,粒红比(M∶E)为1∶3,红系明显异常造血,晚幼红细胞为主,约20%为双核或3核有核红细胞,3%有核染色质桥;普鲁士蓝染色未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红细胞膜蛋白分析,见3带位泳动快的窄条带。

表1 实验室检验主要结果

续表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些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减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正常,乳酸脱氢酶(LD)浓度增高。外周血涂片显示红细胞大小不均、BSE增多。血清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骨髓(BM)涂片显示红细胞增生活跃,异常造血明显;见双核、3核有核红细胞和核染色质桥。SDS‐PAGE分析红细胞膜蛋白显示第3条带狭窄而泳动快。

(2)如何解释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提示贫血,是患儿体重减轻、肤色苍白的原因。患儿轻度脾大很可能与贫血有关。血涂片上出现红细胞大小不均,提示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红细胞生成紊乱。BSE是红细胞生成异常和缺陷的标志。Ret对外周血贫血的反应不足,提示无效造血导致贫血。血清LD和非结合胆红素(UCB)增高也支持这一假设。Ham试验阳性表明有红细胞膜缺陷。SDS‐PAGE在3带位置有条较狭窄而移动快的电泳带,证实有红细胞膜异常。

(3)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Ⅱ型。

CDA贫血是一组遗传性红细胞性疾病,特点就是无效造血,骨髓出现多核红系前体细胞、继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CDA患病虽无年龄限制,但常在儿童时期作出诊断,可在宫内发病有严重贫血或直到成人晚年才被发现。因CDA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且需做大量调查排除其他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故有许多病例未能正确诊断。而出现贫血、黄疸、无效红细胞生成以及骨髓有核红细胞形态异常,则提示诊断CDA。

CDA有Ⅰ~Ⅲ型和CDA变异型。Ⅰ型贫血为大红细胞性,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中,查见大量红细胞形态不整和椭圆形红细胞,多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约50%患者会出现非血液性畸形,即并指、并趾、无指甲、多趾和角化样皮肤色素沉着。骨髓涂片镜检显示染色质结构类幼巨红细胞畸变,大多倍体细胞,伴核质形状不规则,常由2叶、双核或3核有核红细胞和有核染色质桥组成。红细胞形态变化和膜蛋白4.5减低是Ⅰ型CDA显著特征。

Ⅱ型是患病率最高的CDA。主要有肝脾大、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非结合胆红素血症;Ret增高不明显;结合珠蛋白减低或缺乏。有红细胞大小不均和嗜碱性点彩。骨髓涂片显示异常红系造血,10%~50%成熟有核红血细胞有双核、多核及核染色质桥。此外,这些患者红细胞因有抗‐I抗体而凝集增强,在血清存在同种抗体时,Ham试验阳性,故遗传性有核红细胞多核性伴阳性酸性化血清(HEMPAS)常作为Ⅱ型CDA同义词,可区别于自体血清试验阳性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SDS‐PAGE测红细胞膜蛋白,显示第3带狭窄,泳动快。

Ⅲ型CDA临床表现与Ⅰ型、Ⅱ型相似,但贫血不严重,患者不依赖输血治疗,只有部分病例可见脾大;骨髓涂片最显著异常是存在巨大多核(可达10个核)红细胞。

CDA变异型指整体特征不能归类于以上任何一型的CDA,可能是其他先天性贫血或作为诊断检查不全的结果。这类CDA包括CDA伴骨髓有核红细胞增多,类似于Ⅱ型CDA,但酸化血清试验阴性;CDA伴血小板减低症和CDA伴有核红细胞内包涵体等。

(4)实验室有哪些鉴别诊断?

答:须与本病鉴别诊断的疾病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缺陷(尤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缺陷)、恶性贫血、不稳定性血红蛋白疾病。可通过血红蛋白电泳、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检测、渗透脆性试验、热不稳定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来评估这些疾病。还应评估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浓度排除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检查排除先天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姚怡婷 胡晓波 胡传玺)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59-63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