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学伉俪时隔10余年骨架“重逢” 见者无不泪目

来源:    时间:2019年10月12日    点击数:    5星

何为完美的人生伴侣,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给出了很多种解释,但都不如一对医生伉俪用行动给出的解释更动人。生前,一个是神经外科权威,一个是妇产科专家。死后,一个10年前为医学捐献遗体,一个10年后紧跟其后,二老的骨架都被制作成了医学标本,再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内重逢。

10年先走一步的神经外科教授李秉权

2005年3月,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秉权在昆明辞世。

李秉权教授生前立下遗嘱:“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李秉权教授去世后,遗体被捐献给了昆明医科大学,骨架被制作成医学标本,陈列在学校生命科学馆内,供教学使用。

10年后紧跟其脚步的妇产科专家胡素秋

10年后的2015年冬,李秉权的妻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胡素秋,也与世长辞,也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她在遗嘱中称:“眼角膜、进口晶体、皮、肝、肾等供给需要的病人,最后再送解剖。”

9月25日,两位老人“重逢”了,骨骼标本一起放在了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的屏风前。

时隔多年,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逢”在母校。学校如此评价这对杏林伉俪的人生:“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

他们的子孙看到两位老人再次并肩站在一起,泪湿衣襟,“我感到他们‘重生’了,一起回到另外一个讲台。”

医生伉俪诠释何为神仙伴侣

何为神仙伴侣?三观契合、举案齐眉、比翼双飞,应该算是其中的一种。

一个是来自腾冲的寒门孤儿,幼年时父母先后因病去世,兄嫂靠三架织布机将其供读到高中毕业。后跟随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参加革命,考取云大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前身)。

一个是护国战争名将、曾任云南省代主席胡瑛的千金。

一个是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是很多手术在云南开展的开拓者:率先施行开颅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颅内外血管吻合术等;首次施行“人体大脑半球切除术”;施行全国首例“经颅中窝硬脑膜外进路面神经移植术”;开创“颅骨大骨瓣切除并脑室外引流联合减压法”抢救颅脑火器伤员,被授予解放军一等功;在国内首次为一双头畸形人成功切除寄生性小头等。

一个是云南妇产科专家,也率先在云南开创多项新手术,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妇女更年期卫生》及多种培训教材讲义和讲稿,培养了众多年轻医师。

1949年12月底,两人缔结连理。彼时,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云南起义领导者卢汉还赶来参加喜宴,并送上“绣花喜帐”。

新中国成立后,夫妇两人被聘到云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成为新中国的首批医师。1956 年昆明医学院建立,夫妇俩成为昆医首批教师和医生。从那时起,他们两个一头扎进了医学领域,直到去世前几年,还在专家门诊坐诊。

二老的儿子李向新回忆,小时候,父母太忙,一家人过着一种奇特的生活:大家都是各自去食堂吃饭,甚至过年也吃食堂;难得一同在家吃饭,谈的也都是各自新收了什么病人、怎样处理;往往一天忙了十几个小时后,深夜还要读书著文;有时深夜当班回家,来不及做饭,家里就常备点心和饼干以便充饥。

两老把一生都投入到他们热爱的医学事业中。二老的大女婿林文俏回忆道:“胡素秋子宫切除手术中发生大出血休克,李秉权因为有病人要抢救,未能守护在身边。后来,胡素秋跌倒脑出血,近七十高龄的李秉权亲自操刀,把妻子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双双捐献遗体 只为了医学事业

晚年,李秉权、胡素秋夫妇又做了同一个决定——百年后把遗体捐献出来。2000年,夫妇俩一起填写了遗体捐献表。

李向新称,父亲公开要捐献遗体的决定时,同为医生的他也难以接受,沉默着走出房间。在冷静一段时间后,他回到房间,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

“在我选择学医时,父亲就跟我说,‘从医不是职业,而是事业;作为一份事业,你要奉献一生’。”李向新说,“父亲晚年时常常感慨,他大学时代由于教学标本极少,只能和同学顶着日机的轰炸去圆通山乱葬岗找无名尸骨做医学标本。我想,作为医生和老师,他比谁都明白医学标本的重要性。”

二老相隔10年相继去世 但做出同样的选择——捐遗体

其实,李秉权去世后,在捐献遗体时,部分家属强烈反对。

大女婿林文俏称:“礼有五经,莫重于祭,遗体捐了,让后人去何处祭拜?”

林文俏又先后规劝远在美国的妹妹和自己的妻子,但均未能成功,因为这有悖于李秉权教授的遗愿。

2012年,林文俏回到昆明,当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里见到岳父的骨骼标本时,自己的妻子顿时热泪盈眶。没有想到,一别七年,父女竟会以这种方式重逢。这一刻,他理解了岳父,也理解了自己的妻子。

今年9月25日,看到岳父岳母重新并肩“站”在一起,林文俏再次热泪盈眶。

林文俏表示:“感觉他们‘重生’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延续他们的爱情,也回到他们热爱的讲台,世世代代向学生传授人体骨架奥秘,传授这种精神。”

这场跨越10年的“重逢”,也深深震撼了昆明医科大学的“90后”“00后”学生们,大家纷纷为李秉权、胡素秋献上致敬的菊花。

有时,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生为人民服务 逝为医学献身

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捐献墙上,抬头写着这么几个字“生为人民服务,逝为医学献身” 。

在入馆须知里,学校告诫学子们:“人体标本是具有非凡勇气的遗体捐献者们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敬重无语良师,志做医学精英。”

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如需转载,请联系医纬达客服邮箱:univadiscnhelpdesk@merck.com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