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如何是好?疟疾治疗疗效很好 出院1周又开始忽冷忽热

来源:    时间:2020年08月03日    点击数:    5星

52岁女性,1个月前,因恶性疟感染入院,行抗疟疾治疗后反应良好,连续3周无发热后出院。因发热伴寒战1周再次入院。骨髓液见大量恶性疟原虫的配子体,外周血涂片见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52岁。症状:发热伴寒战1周。1个月前,患者因恶性疟感染入院,行抗疟疾治疗后反应良好,连续3周无发热后出院。既往史:过去10年,行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体格检查:面色轻度苍白,体温39.4℃,脉搏100次/分,血压130/90mmHg,肝脾轻度肿大。其他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示正细胞正色素红细胞、白细胞轻度减低伴核左移、血小板轻度减低,偶见恶性疟原虫配子体(1个/100个油镜视野)。骨髓液涂片见大量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未见环状体。间日疟和恶性疟抗原均为阴性。

2﹒检验结果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


续表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几项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白细胞计数(WBC)减低,中性粒细胞计数(N)明显增高。骨髓液涂片见大量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外周血涂片偶见恶性疟原虫配子体。

(2)如何解释患者这些异常的检验结果?

答:骨髓液见大量恶性疟原虫的配子体,外周血涂片见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均明确提示本患者为恶性疟原虫感染,从而引起Hb和WBC减低。

本患者外周血涂片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偶见,最可能原因是患者1个月前接受过抗疟疾治疗所致的低寄生虫血症。

(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恶性疟原虫所致疟疾再感染。由于低寄生虫血症或患者免疫力,基于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的疟疾检查,并不总能检出慢性轻度感染。这种情况尤见于恶性疟原虫早期感染或在无热期采血,及在抗疟疾治疗之后。疟疾感染时,血涂片检验结果阴性伴低寄生虫血症,也可由疟原虫无性期潜伏在深血管中来解释。在寄生虫滋养体期分泌疟疾抗原,如无循环滋养体,就无足够的抗原血症,而导致抗原试验假阴性。

(4)确认疟疾诊断有哪些实验室检查?

答:在疟疾流行地区,在许多个体的血膜上寄生虫血症表现为间歇性,不同疟原虫虫种之间存在差异。使用薄、厚血膜检测低寄生虫血症无争议。然而,对于发热伴肝脾大患者,须考虑骨髓穿刺来评估发热性疾病。在流行区,当外周血涂片寄生虫持续阴性,尤新近感染或临床高度怀疑为疟疾时,骨髓穿刺有必要。

可用直接或间接方法诊断疟疾。

直接检查:包括在厚血膜和薄血膜上查见寄生虫。厚血膜有助于检出寄生虫,而薄血膜有助于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当临床怀疑低寄生虫血症,或厚、薄血膜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而临床仍高度怀疑为疟疾时,可用浓缩涂片。定量血沉棕黄层检查法(QBC)是一种快速而灵敏的检查疟疾方法,用50~100μl血液,荧光染色,有助于显微镜下查见毛细管中的疟原虫。骨髓穿刺不是诊断疟疾常规方法,但对来自疫区、临床高度怀疑为疟疾的患者,能确认诊断。

间接检查:包括荧光染料染色、单克隆抗体检测酶或使用分子学技术。荧光染料染色,尤其是吖啶橙,当寄生虫血症浓度低时,是诊断疟疾灵敏方法。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LD)检测恶性疟原虫的灵敏度高于常规血涂片检查,并且仅在急性感染时为阳性。使用单克隆抗体确认富组氨酸受体2(HRP‐2)抗原可用于判断疟原虫感染,主要缺点是既往感染仍可阳性。最近PCR试验已被用于诊断疟原虫感染及疫苗试验。虽然,这些方法在检测和确认疟疾寄生虫时,灵敏度高于厚/薄血膜显微镜检查金标准,但这些方法的高成本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沉淀试验很费力,已被更快速诊断试验取代。


(顾怡 应春妹)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299-301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