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精神>>正文内容
精神

疫情总会走远 医护的心理创伤未必会走远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22年04月21日    点击数:    5星

疫情暴发至今,已经两年多,医生作为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战士,冲锋在前,保护了大家的健康,也保护了社会的平稳。然而,我们在歌颂医护崇高伟大的同时,也应意识到,他们并非钢筋铁骨,也会疲惫、沮丧、无力,甚至情绪失控。

疫情总会过去,但有些伤害未必随着疫情的走远而消失,例如隐形的心理伤害。那么,疫情重压之下,除了身体的防护,如何为医护人员的心理戴上防疫的“口罩”?

一线医护:超三分之一失眠 一半抑郁

对于疫情高峰期间中国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2020年4月,中国学者发表在《精神病学前沿》的一项研究首次进行了揭示。

该研究于2020年1月29日至2月3日中国新冠肺炎流行高峰期间,在线对1563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得出。

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6.1%)出现失眠,有可能发展到抑郁、焦虑和出现应激性创伤的情况。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超过三分之一(36.1%)医护出现失眠,这一数据与非典暴发时的心理影响研究结果一致,SARS期间参与抗疫的护士有37%经历了失眠。

“通常情况下,压力导致的失眠是短暂的,只会持续几天。”张斌表示,在临床上,要防止的就是急性失眠逐渐变成慢性失眠。

抗疫期间,除了失眠,医护人员还会出现其他心理问题。张斌教授团队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另外一项研究结果,透露了更多具体信息:

在调查的1563名医护中,50.7%有抑郁症状检、44.7%有焦虑症状、36.1%有失眠症状,73.4%有应激相关症状。

与此同时,在媒体上,一些医务工作者精神濒临崩溃,有医生边拍桌子边哭诉、有女医生在休息室里哭喊、有医生接受采访到一半突然哽咽……

这些数据和现象意味着,疫情期间,大多医护人员正在面临着另一个大的考验——心理防疫。

高压之下 心理是如何破防的?

高压状态下的医护,为何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要从大脑的生理功能说起。

早在1990年,美国神经学大师保罗•麦克莱恩提出“三重脑”理论,认为人脑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层:

最下层为爬行脑,又称原始脑(即脑干),主要负责心跳、呼吸等躯体自身的运转外,还控制着人类的本能反应,能让我们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自我防卫,防备敌人。

中间为哺乳脑,也称为情绪脑(即边缘系统),则控制着我们的情绪情感,以及玩乐的欲望。

最上层为理性脑(即大脑皮层),使我们能够进行高级的认知加工,即分析处理、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共情等能力。

大脑的具体表现,则在不断变化当中,例如我们日常学习某项技能,就是因为一条稳定的回路被不断激活,我们最终就会习得某项技能,并可反复应用。

当人体处于危险情况之中,会发生急性应激反应:先会产生不安感,直接启动爬行脑,接着调动情绪脑发挥作用,产生恐惧焦虑情绪,然后调动身体的腺体,多分泌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得我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呼吸加速、消化系统减慢等,人的警惕性提高,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能量去应对危险情况。

如果持续处在危险当中,这一条通路就被持续激活,大脑持续地体验到“应激反应”,身体持续进行自我防御和保护。大脑也会习得这一经验,爬行脑和情绪脑会容易被优先激活,情绪失控就此产生。

时间是解决问题的良药。危机过后,急性应激反应可在24~48小时逐渐减轻,一般不超过1个月,通常3个月内会完全消退。

另外一部分人,则没有这么幸运。危机过后3个月,如果急性应激症状持续存在,就会成为慢性应激障碍,出现焦虑、抑郁、攻击性行为、失眠、对外界刺激过度反应、回避与创伤有关的场景和环境、痛苦的记忆反复重新、噩梦或梦魇等。

危机过后6个月,仍然没有自行康复的话,那么应该进行系统的临床诊断,以辨别是否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如果被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尽快接受专业心理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正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描述的那样,经历过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年轻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仿佛时刻处于愤懑和不悦,情绪难以自抑,极端到变成了一点就着的“炸药桶”。

前线医护人员的的确确就是处在“危险情况”之中,疫情成了持久战之际,要高度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被破防。

一线医务 常见的心理压力有哪些?

1.担心自己和家人感染

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在住院病房工作,都面临感染的风险。担心自己被感染的同时,还担心殃及自己的家人。或是因为在一线工作,不能兼顾家庭,出现自责。

2.过劳枯竭

疫情暴发,医护人员不够充足,不能及时轮班,很多医护人员不能正常休息,甚至为了节约使用隔离衣而不敢吃饭、喝水、上厕所。这些都容易导致医护产生过劳枯竭,感到精疲力竭、情绪低落或情感淡漠、产生无力和无助感等。

3.非呼吸科感染科医生抗疫 紧张焦虑

由于呼吸科、感染科医生缺乏,很多其他科甚至外科医生也支援到一线抗击疫情。由于不熟悉隔离病房环境,也不熟悉某些仪器设备的使用,在病房或门诊遇到难治患者或者危重患者时,会产生紧张焦虑感,甚至手足无措。

4.耳闻目睹皆是悲剧

当看到患者治疗无效、病情不断加重时;当目睹患者去世、家属悲痛时;当听说同事感染而自己不能帮助时;会产生无助和悲伤感,甚至抑郁情绪。

5.责任心更强

工作高压之下,通常情况下,离职率休假率会升高,但医护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工作荣誉感,多会选择顶着压力继续工作,应激反应会更隐蔽,情绪更难被觉察。

如何从情绪的沼泽地里自行爬出?

如果医护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放松,处于比较糟糕的状态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尝试从情绪的沼泽地里自行爬出:

1.腹式呼吸

第一步:感受自己的呼吸方式:躺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左手放在胸部,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处,自然地呼吸,感觉双手上下起伏的运动,并比较双手的运动幅度。

第二步: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和体会:缓慢地通过鼻孔呼吸,吸气时让腹部慢慢地鼓起来,呼气时让腹部慢慢地凹下去,体会腹部起伏的感觉;通过比较双手的运动幅度去体会与之前习惯性呼吸方式的不同。

第三步:练习几分钟之后,坐直,休息一下,双手放的位置不变,之后继续进行腹式呼吸,比较双手此时在吸气和呼气时的运动幅度,判断那一只手更加明显。如果左手的运动幅度比右手更明显,可能意味着还没有掌握腹式呼吸的技巧,需要继续练习。

2.渐进式肌肉放松

第一步:调整最舒适的坐姿,闭眼,然后深吸气,缓慢呼气。

第二步:呼气时,感受双肩下沉,肩部肌肉放松;继续深吸气,然后缓慢呼气,感受肩膀下沉、放松的同时,感受肌肉放松逐渐扩展到上肢、指尖、躯干、下肢、脚趾等部位。

第三步:继续深吸气,缓慢呼气,感受肩膀、躯干、四肢的肌肉放松,颈部和头部也同时得到放松。

第四步:继续几个周期的深呼吸,缓慢呼气时感受全身肌肉的放松,最终感到全身放松。

3.蝴蝶拥抱

第一步:闭上眼睛,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锁骨方向。

第二步:将你的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的、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比如先左手,后右手。

第三步:缓慢的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维和身体感受。在这一刻,你在想什么?你的脑海中有什么样的景象?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的气味?

第四步:观察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评价他们。把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飘过去的云彩。一朵云彩来了又去,我们只需静静地目送,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重复做6~8次“蝴蝶扇翅”当你觉得身心平静下来后,放下手。

4.着陆技术

第一步:身体着陆:用温水或冷水洗手;握着一个物体,感受它的温度和触感;感受双脚与地面的接触;用力张开握紧拳头,感受手指末端感觉。

第二步:精神着陆:环顾四周的物体,快速、无声地报出他们是什么;想象你的痛苦是一个视频,而你可以按下关闭键;自我抚慰的着陆:想想能让你安心的人、事、地点;想一件你期待去做的事情。

医院如何为医护心理防疫戴上“口罩”?

对于医院,如何帮助医护度过这段难捱的时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照顾好医护最基本生活需求。例如,合理排班,保证充足睡眠、合理搭配饮食。

2.对于即将进入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压力管理培训,建立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3.确保一线医务人员信息通畅,可及时获得官方、院方和专业组织发布的疫情通报、医疗指南等信息;鼓励和促进同事间沟通和交流,加强与亲属/朋友的沟通交流。

4.应充分接纳医务人员表达紧张、害怕、焦虑、不满等负性情绪;理解他们的疲惫、无助、身体不适、心理压力;支持和理解他们在不能承受工作重负时,调离一线工作或休息。

5.发现有心理崩溃表现的医务人员时,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援助,安排休息调整或主动安排撤换。

6.鼓励有心理困扰和应激症状的医务人员主动求助和自我调整。

最后,希望在这场战役后,医护们都能身心平安而返。


references:《创伤后应激障碍》
http://medbooks.ipmph.com/medical/medbooks/browse/detailContent.zhtml?directoryId=47654706&articleId=47654705&resourceType=ReferenceBook&tId=treeDemo_342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