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其他科室>>正文内容
其他科室

酷暑二烦难 这有应对秘籍!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22年07月22日    点击数:    5星

盛夏来临,人有两大烦难:一是大地像火炉,柴能燃出火,汤能熬成膏,人则会中暑;二乃有蚊虫出没,扰人又吸血,偶尔还放毒。

如何应对这些夏日烦难事?下面我们就来奉上应对秘籍。

烦难一:中暑

炎炎夏日,中暑是常事,但也可能酿造惨案。据说,一代雄主秦始皇,就是在寻求长生不死仙药的途中,因为中暑,忽然驾崩。近日,河北一位56岁的农妇,顶着烈日,在田间喷洒农药多个小时,突然神志不清,且呕吐,不到10个小时后离世。

一、中暑如何夺人性命?

为何中暑也会夺人性命呢?这要从忠于职守的体温中枢说起。人一旦身处高温、高湿环境,体温随之升高,体温中枢调动一切力量,要将体温拉到正常水平上。如果暴露时间过长,体温调节中枢超负荷运转,就宕机了,核心体温急剧升高,中暑随之发生。

按照严重程度,中暑通常分为三级。

先兆中暑:体温升到37.5度,体温中枢下令身体的散热系统加速运转。这时皮肤大量分泌汗液,带走热量,会口渴。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散热加倍。此时,流向脑部的血液减少,可能会头晕头痛,眼花,注意力难以集中。

轻症中暑:体温升到38度,皮下毛细血管进一步扩张散热。因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会满脸通红、皮肤发烫;体内各种酶活性下降,代谢失常,人愈发疲劳。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非常危险。体温如果升到40度,更多血液流向骨骼肌和皮肤,来促进散热,内脏血流减少。

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心脏开足马力,泵出更多的血液。随着不断加码,心脏功能渐渐受损,开始力不从心,输送血液的能力减弱,流向皮肤的血液减少,人体的散热功能开始受损。

关键是,流向大脑的血液再度减少,神经细胞受到损伤,人开始意识模糊,可能出现行为异常,例如易怒,甚至出现幻觉。

肝、肾、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因为缺血缺氧和缺水,也出现损伤。严重时,各器官系统“抛锚”。等待人的,则是昏迷或者死亡。

说起中暑的高危人群,除了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这些体弱者,最惨的当属户外工作者和穿着防护服给人测核酸的防疫人员。有数据显示,在约 35℃的室温 ,穿着防护服1小时后,人体的体感温度将达到 64℃。怎么给这些防疫人员防止中暑,考验着大家的智慧。

二、中暑如何急救?

一旦有人中暑,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地得到救治,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悲剧发生。周围有人中暑,该怎么急救?

1、搬移: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
2、降温: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也可在头部、腋窝和腹股沟大动脉处放置冰袋,局部降温。如携带防暑药,可服用或涂抹;
3、补水:仍有意识,喝一些清凉饮品和盐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若无意识,不宜强行喂水,容易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4、促醒: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运:对于出现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及时送到医院急救处理。

三、如何预防中暑?

1、尽量不要高温时段外出;
2、准备好防晒用具(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3、携带防暑降温药品(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4、别等口渴才喝水,出汗较多时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5、保持充足的睡眠;
6、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果;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
8、避免冷热温差过大;
9、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烦难二:蚊虫叮咬

一到夏季,各类蚊虫神出鬼没,冷不丁咬你一口,不仅瘙痒难耐,且容易被传播疾病。下面给大家奉上全面的防虫手册及应对方法。

一、蚊子

全世界最致命的动物是什么呢?毒蛇?鲨鱼?都不是,答案是蚊子。因为其不仅能将人叮出满身包,还可能被传播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寨卡病毒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约有72.5万人因蚊虫叮咬而死亡。

蚊子吸人血的同时,还会将自己的唾液注入人体,从而引发红肿、瘙痒、疼痛等反应,反应强度因人而异。

不同的反应强度,持续时间不一样,带来不适的程度和危害也不一样,应对方式也有些差异:

轻微瘙痒、凸起:不用太担心,可用香皂水、淡盐水、花露水、风油精等进行止痒;冰敷或者局部涂抹炉甘石,也可止痒。注意,炉甘石勿用于破溃处。

局部红、热、肿,出现硬结伴随瘙痒:提示对昆虫叮咬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可薄薄涂一层0.05%﹡奈德,一般每天1~2次,或遵医嘱。一般同一位置连续涂抹不超2周。

严重:肿胀和硬结>2cm,局部出现水疱、大疱,甚至疼痛不适。提示虫咬性皮炎。可薄薄涂一层0.1%﹡酸莫米松乳膏,1天1次,或遵医嘱。一般同一位置连续涂抹不超2周。还可选择口服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对于小朋友,要根据年龄、体重选择可使用的抗组胺药物及相应剂量,切勿自行乱用药。

人类自身的体味、皮肤温度及呼出的二氧化碳,都有可能会吸引来蚊虫。

不想被蚊虫叮咬,首先要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1、不要去湿地等蚊虫多的地方;
2、定期检查家里的门和纱窗是否完好;
3、运动、出汗后尽快清洗。
4、户外穿着浅色/反光衣物,尽量穿长袖长裤。按蚊、库蚊喜欢在夜间活动,看到黑衣服,会习惯性地被吸引过去;
5、对暴露部位皮肤使用驱蚊产品。

二、蜱虫

4~10月,是蜱虫活跃期。蜱虫就是俗称的“草爬子”,喜欢将头埋在人皮肤内吸血。蜱虫没吸血之前,米粒大小;一旦吸饱血,能有指甲盖那么大。

被蜱虫叮咬后,不仅会导致毒性反应,还可能传播疾病,如蜱瘫痪症、莱姆病等。

若发现被蜱虫叮咬后,不可强行拔除,不可用火烧,以免撕伤皮肤及口器折断在皮内。

可以先用力吹一次,看能否吹走。
可在蜱虫旁点燃蚊香,或将酒精倒在蜱虫上,数分钟后蜱虫自行松口,用棉签一裹,就可掉下来。
或用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涂抹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镊子轻轻把蜱虫拉出。
如果出现发烧、起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应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

三、蜜蜂

被蜜蜂蜇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瘙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

身体如果被蜂群蜇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昏厥等全身症状。

应用针尖或镊子挑出蜂针,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挤出蜂毒,用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局部涂解毒搽剂或外用糖皮质激素。

伤口肿胀时可冷敷,如果引发局部或全身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四、蜈蚣

被蜈蚣咬伤后伤口是一对小孔,局部表现为剧烈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

若被大蜈蚣咬伤,甚至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有条件应立即就医。

若无法立即就医,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然后冲洗后包扎,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

五、红火蚁

红火蚁上颚可咬,尾刺可蜇,一旦被叮咬会让人感觉非常疼痛,过敏体质的人甚至可能会因此引起休克。

在红火蚁多发区千万不可赤脚。红火蚁毒液含有生物碱、蛋白质和各种酶类,除剧痛外,往往会导致过敏反应,若脓包破掉,易引起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就医。

……

炎炎夏日,愿大家在方寸自然间觅得心静凉爽。蚊虫繁殖旺盛,出门前要做好个人防护。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参考资料:
中暑预防与自救互救常识
http://www.nhc.gov.cn/yzygj/s3594q/201707/d657df10a02a4985a3eac33540382f32.shtml
预防中暑核心信息
http://www.nhc.gov.cn/xcs/s3582/201707/13ca891cb0564425958519afbf66cb37.shtml
德州市疾控中心:户外作业当心蚊虫叮咬
http://www.sd.xinhuanet.com/jkpd/2022-06/29/c_1128787000.htm
全世界最“致命”的动物是蚊子:每一次叮咬可能传播4种疾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277257
夏天来了,当心这支虫虫小分队!
https://www.sogou.com/link?url=hedJjaC291Ok-E9WTygIKrVvNc_sKic_G-r9epCrlN7K3etJVgI31g..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