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一男子被误诊艾滋病5年 误诊背后的真相

来源:    时间:2022年08月29日    点击数:    5星

有人说,每个医生心里都有一块墓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误诊,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可就在谨小慎微的诊疗过程中,还是阴差阳错地发生了。

近期,有媒体报道,湖南的刘先生就被误诊为艾滋病,5年后再次检测,才证实被误诊。这是怎么回事呢?

误诊艾滋病5年被改变的人生

原来,这位80后刘先生曾是位瘾君子,2015年去戒毒所进行了强制戒毒,此后生活一度走向正轨。

2016年,刘先生与朋友闲聊,无意中得知一位曾与他共用过一两次注射器的朋友得了艾滋,遂去了市疾控中心检查。抽血时,工作人员叫他一周后来拿结果。一周后,工作人员没给他报告,反叫他再抽一次血。当时刘先生就心里咯噔了一下,“可能(得艾滋病)是八九不离十了吧。”果然,刘先生再次去拿结果时,拿到了阳性的结果。

此后,一度快要谈婚论嫁的女友离开了,本在做的装修生意也无心料理,美沙酮也不再继续吃了,开始了颓废等死的生活。

2017年底的一天,刘先生尝试自杀,结果自杀未遂。

2019年,刘先生到贵州去玩,路程中因被怀疑吸毒,被当地警方带走,此后也进行了艾滋病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之后,刘先生被强制戒毒。后在一家医院再次抽血检查,还是阴性。刘先生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得艾滋病呢?

2021年12月底,刘先生再次来到最初给自己确诊的市疾控中心,同样得到了HIV抗体阴性的结果。刘先生询问疾控中心,为何与5年前的检测结果不一样,但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市疾控中心赔偿近10万了结恩怨

2022年4月8日,刘先生向法院起诉,要求就误诊一事得到相应的赔偿。8月8日,在区人民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

刘先生要求市疾控中心赔偿其检查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40余万元,并在本地主流媒体道歉等。

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市疾控中心在2022年8月31日前补偿刘先生人民币99900元。支付补偿款后,双方的纠纷一次性全部了结。

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000元,由市疾控中心负担。

“现在先走一步看一步吧,知道自己得病后我已经五年没工作了,现在工作身体已经吃不消了。”谈到下一步打算,刘先生表示,先调整身体再做计划。

刘先生为何被误诊仍是谜

对于艾滋病的确诊,按照要求,要进行二次检测。据了解,多数医院,初筛使用抗体检测,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或者免疫荧光法。初筛阳性,存在一定概率假阳性。因此,会进一步使用蛋白印迹检测法,进一步进行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进行确证。只有确证检测也是阳性,才能确诊艾滋病。

据媒体报道,上文误诊的刘先生,2016年先后两次来到市疾控中心抽血诊断,结果还是误诊了。误诊是如何发生的,成了迷。直到近期法院判决,也没有对外公布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现实中,误诊为艾滋病的案例,媒体报道就有不少,比如成都一男子被误诊“艾滋病”7年;八旬老太被误诊艾滋病,差点想不开;4岁女孩被确诊出艾滋病,服药19年后却被告知是误诊……

艾滋病需要二次检查才能确诊,为什么还会误诊?事实上,造成假阳性原因有很多,除了特殊疾病和人群的一些影响外,还有年龄、药物、标本前处理、仪器操作或一些实验室未知因素等。

小编就亲身经历过差点被误诊,问题好像出在检查报告单上传医院诊疗系统这一环节。老家的一位亲戚,在当地医院确诊了晚期肺癌,想来北京看病。小编就带着亲戚,来到了一家顶级三甲。在医生的建议下,特地从老家的医院要来了病理标本,重新进行诊断以及进一步做基因检测,看看有无使用靶向药的靶点。

然后,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小编拿到的检查单上明明写着“ALK”阳性,可接诊的医生看了看电脑,说没有靶点,建议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小编的亲戚一听要化疗,瞬间崩溃,眼泪都流了出来。

小编就说了一句,我看检查单子上写着“ALK”阳性。这时,医生也看了看单子,确认确实是如此,嘟囔了一句,“检查结果怎么没传上去”,赶紧说,“我刚才说的全作废,我们重新说。”

这次的差点误诊,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将是另外一番结果,病人的人生或将彻底改变。

误诊 存在于临床每一个环节

误诊误治,虽然大家都不愿意发生,但永远会存在。北京某三甲医院胸外科张医生给出更确切的感受,“几乎每天都可能遇到误诊”。例如,同样症状的患者,去两家不同医院就诊,就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确实,不同疾病之间盘根错节互相交织,相似的症状可能通往许多疾病,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越来越隐秘、个体化。

一个60多岁的牙科病人,多次补牙,依然牙疼。最后一横心,非要医生把坏牙拔了。医生在拔牙前给他做了心电图,结果发现,他的牙疼不关坏牙的事,是陈旧性心肌梗死。

新的疾病,误诊率也非常高。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发表的一篇文章,统计了2011年~2014年诊治的30例抗NMDA受体脑炎,外院初诊误诊率高达100%。全世界范围首次报道这一疾病,是在2007年。所以,少有人了解这一新疾病。

对于误诊规律,专门研究误诊多年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务部工作的陈晓红表示:年轻医生误诊,大多因为经验不足,想不到是另一种病;老医生误诊,则大多因为经验太丰富,想当然。

再就是,现代医学在不断精进,医学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分科也越来越细。

许多医生只专注研究一个专科的其中一种病,当患者有多种疾病,就容易漏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何权瀛如此比喻这一现象:“就像用钻打洞,越钻越深,最后,看不见洞旁边的地方。”

海南省某医院内分泌科林医生,曾收入院的一个年轻男患者,入院时是典型的上睑下垂,在外院已确诊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于是她就给予了营养神经的治疗,但效果一直不好。

一筹莫展时,她请来同院的神经内科专家会诊,专家一眼就看出,这个男孩患上了重症肌无力。后来病人转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恢复地很好。

有的患者隐瞒病史,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未婚女性肚子疼,故意向医生隐瞒了个人性史,导致医生找错病因,而没想到是宫外孕。

总之,误诊之所以发生,或许,一方面是医学博大精深,在疾病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一方面是诊疗环节众多,环环相扣,关键环节出一点错,就会走上岔路;还有一方面,患者不能准确且不遗漏关键点地讲述病史,一不小心就把医生引往了错误的方向。

为了减少误诊,不少医院在努力。以胸外科著名的北京某三甲,每当有病人死亡,全科室便要坐下来,一起讨论这个病人的病情,复盘病情变化的每个节点。其中,就包含了不少最初误诊的案例。

有的医院,疑难病例讨论会、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也帮助降低了误诊。

无论如何,降低误诊率,和行业内的每个人、每一位就诊的患者,都息息相关。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男子被误诊艾滋病5年 当事人发声:回不到从前了
https://new.qq.com/rain/a/20220828A01YN600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