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控制不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5年随访结果 芦可替尼vs最佳现有治疗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22年09月26日    点击数:    5星

RESPONSE-2研究显示,对于在无脾肿大的控制不佳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芦可替尼的有效性优于最佳现有治疗。2022年7月,RESPONSE-2研究次要终点随访5年的结果,发表在《Lancet Haematology》上。

背景:在无脾肿大的控制不佳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进行的3b期随机开放标签RESPONSE-2研究显示,在28周时,与最佳现有治疗相比,Janus激酶(JAK)1和JAK2抑制剂芦可替尼在首要终点红细胞压积控制上有优越性。这里,研究者呈现RESPONSE-2研究次要终点随访5年的结果。

方法:RESPONSE-2研究是在亚洲、澳洲、欧洲、加拿大的12个国家的48家医院或诊所进行的一项开放标签随机3b期研究。患者入组标准为,≥18岁,无脾肿大,控制不佳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羟基脲不耐受或耐药,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为2或以下。按照1:1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至芦可替尼或最佳现有治疗80周组中。患者以10mg每天两次的起始剂量接受口服芦可替尼或最佳现有治疗。若首要终点未满足,最佳现有治疗组的患者在28周时可交叉至芦可替尼;若最佳现有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则该组患者可在80周后或80周时交叉至芦可替尼。在第80周时继续接受芦可替尼的患者(包括交叉患者),可继续芦可替尼治疗至260周。在第260周时,评估次要终点,包括持久红细胞压积控制、红细胞压积控制中位持续时间、随着时间红细胞压积的中位水平、静脉切开术数量、总生存期。基于意愿治疗原则进行分析。

结果:2014年3月25日~2015年2月11日入组患者。149名患者随机分配至芦可替尼组(74人)或最佳现有治疗组(75人)。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IQR,65~70)。随机分组时,最佳现有治疗方案包括羟基脲(38人)、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9人)、哌泊溴烷(5人)、来那度胺(1人)或不治疗(22人)。28~80周时,最佳现有治疗组的58/75人(77%)交叉至芦可替尼,80周后,无患者按方案继续最佳现有治疗。接受芦可替尼的97名患者持续至260周,包括芦可替尼组的59/74人(80%)和交叉组的38/58人(66%)。260周时,芦可替尼组的16/74人(22%;95% CI,13~33)实现了持久红细胞压积控制,估计中位持续时间未达到(NR;95% CI,144~NR)。因80周时应答者的数量少,所以,最佳现有治疗组的患者未报告红细胞压积控制的中位持续时间。5年随访期,芦可替尼组患者中位红细胞压积水平仍然低于45%。260周时,芦可替尼组74名患者60例需要静脉切开术;80周时,最佳现有治疗组75名患者需要106次静脉切开术。芦可替尼组和最佳现有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7~99)和91%(80~96)。芦可替尼组(74人)和最佳现有治疗组(75人)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暴露调整每100患者年)为高血压(8(2.4%)vs 3(5.6%))、血小板减少(1(0.3%)vs 3(5.6%))、血小板增多(0 vs 4(7.5%))。芦可替尼组和最佳现有治疗组任何级别血栓栓塞事件的暴露调整发生率分别为1.5%/100人年(5/74)和3.7%/100人年(2/75)。研究期间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RESPONSE-2研究的5年结果支持使用芦可替尼作为无脾肿大的控制不佳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


(选题审校:胡杨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Lancet Haematol. 2022 Jul;9(7):e480-e492
Ruxolitinib versus best available therapy in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polycythaemia vera without splenomegaly (RESPONSE-2): 5-year follow up of a randomised, phase 3b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597252/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