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疗定价一刀切 费时费医生科室难招人!王广发委员提议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23年03月10日    点击数:    5星

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时刻牵动人心。每年两会,医疗领域的代表委员都会针对该领域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发声呼吁,为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建言献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针对医疗定价一刀切,费时费力费人科室招人难这一问题发声。

王广发:挂号费一刀切 费时费力费人科室招人难

王广发委员认为,有些医疗定价与劳动价值相背离。

例如看门诊,同一职称医生定价一样,但有些科室看门诊非常快,一上午30、40个号没有问题,有些看10个病人就累得够呛。没有很好地去分析不同科室的差异,导致危重症多、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科室,招人很难。

医生劳动的定价差不多,谁也不愿意去危重症多、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科室。这在儿科、产科、危重症医学科表现得非常突出。儿科、产科风险大,危重症医学科里每天是危重症病人,天天加班,服务定价相对不合理,导致人才流失。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救命技术——全肺灌洗,两三个小时,五六名医务人员围着一个病人,还不算麻醉医生,最后收费200元。提质不增效,甚至是降效,类似的例子并不少。

此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推进医学技术创新,可现在有些新技术医生能做,但没有定价。

比如支气管哮喘热成形术,已发展近10年,能明显降低重症哮喘发作频率。减少一次严重发作,至少能省2万元,但多数地方没有对应的收费定价,更不能报销,导致普及困难,一些患者无法得到高质量治疗。

再就是原始创新,就更加举步维艰了。技术初始研究阶段,不成熟,不能向病人收费。研究本身有成本,有些新技术可能被风投或企业看上,但更多情况是社会资本不看好,一旦缺乏资金,成果不可能出现,更别提走向临床。

针对以上问题,王广发提出五点改进建议:

其一,加快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步伐,尽快使价格与价值一致。充分调研不同科室、不同专业门诊就医和住院医事服务的成本差异,逐步实现差异化挂号和医事服务收费;梳理收费项目,科学、客观测算成本,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收费严重偏离成本的项目,要尽快梳理,过高的要降下来,过低的要升上去。

其二,从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上,鼓励成熟新技术、新疗法引进和开展,要加快新技术价格审批,并尽可能纳入医保报销,严禁对新技术的开展和引进人为设置障碍。

其三,加强对医务人员主导的原创性临床新技术支持力度。由中央政府设立原创性医疗新技术专项发展基金,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评审和资金管理,对确实具有原创性的临床新技术进行研发和临床研究予以资金支持。

其四,传染病救治体系应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主要人员、设施成本,同时适度提高传染病诊疗的服务价格,提高部分由医保承担,避免增加患者负担。

其五,门诊和住院患者医保报销项目和比例均等化。

林林总总的问题 都是钱的问题

以上问题看似林林总总,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钱。要么是钱分配不合理,正如王广发委员所认为的,有些科室医疗定价与劳动价值相背离,要么是缺钱,导致新技术难推广,难真正搞技术创新。

商品社会,一切皆有价,有价就需钱买。没有钱,什么高大上的使命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可是,钱不是想有就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个家庭过日子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医疗领域,如何将有限的钱用好,且用到刀刃上,值得思考。

2009年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取消药品加成、医疗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在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未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势,必成为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医疗定价,应将人力资源、技术、物质消耗与医疗风险等综合考虑,更为了准确地体现医疗服务的专业特点,也使得定价更为接近医疗服务的真正价值。

既得保证当下,还得兼顾未来。国家加大对医疗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医疗行业高水平发展,从理论上看肯定是好事,但还得考虑实际经济状况,在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总之,有钱,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缺钱,只能暂且苟且。


references:全国政协委员王广发:加强封闭公共空间空气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754017042654254&wfr=spider&for=pc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