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三级服务+社区收费 上海创建联合病房拓展“上下转诊”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点击数:    5星

三级医院床位紧张,无法满足患者长期住院康复的需求,怎么办?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与闵行区梅陇社区医院共建“联合病房”,并在全市层面率先探索市级医院、社区医院深度合作,提升“下转”患者社区医院住院服务水平。据悉,这也成为闵行在全市层面试点探索“上转下转一件事”新尝试。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主任张键介绍,三级医疗体系存在接续困境。以老年医学中心为例,该院虽已开设两个专项病区,但病床资源持续紧张。而通过分级诊疗逻辑,让三级医院重点聚焦病人急性期功能重建,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就能按标准诊疗路径,转至社区医疗机构实施延续性康复治疗。

其实,上海自2023年起,就在大力推动社区康复标准化建设。让患者在大医院完成手术后,能转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既可以减轻大医院压力,也能方便患者,实现医疗资源更合理利用。当时,距离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不远的梅陇社区医院就专门腾出20多张病床,给三级医院下转的康复患者使用。但让人意外的是,过去两年间,他们实际接到的下转患者却屈指可数。患者有顾虑,觉得三级医院医生的水平和理疗设备肯定要比社区医院好。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孙湛说,患者认知正是分级诊疗推行中面临的堵点,他们的质疑往往来自社区医院临床技术水平的落差和不同医生之间方案选择和执行的偏差。

为此,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与梅陇社区医院试点打造了“联合病房”,由三级医院专家团队定期驻点社区,实施统一诊疗标准,确保患者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跟三级医院相同的康复服务。

家住梅陇镇的王先生已提前享受到了联合病房“红利”。今年3月,王先生因饮酒后突发头晕头痛,并伴有右侧肢体乏力,家庭医生夏晓萍通过分级诊疗平台迅速响应,当天将他“上转”至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患者被确诊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在接受卒中急性期治疗后,又“下转”至梅陇社区联合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在梅陇社区卫生中心联合病房,他可以享受到与三级医院同质的12项康复服务。每天,还会有老年医学中心的康复治疗师来现场,对社区医院治疗师的操作进行专业指导,这让王先生感到很满意。

经过系统治疗,王先生的言语功能明显改善,肢体肌力显著增强,已基本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孙湛强调,医疗服务的核心在于连续性管理。三级医院专家通过下沉指导社区医疗团队,重点介入医嘱规范化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设计等关键环节,构建“三级制定-社区执行”的闭环服务体系,确保患者治疗路径的无缝衔接。

社区医院具有价格优势。以住院床位费为例,社区医院要比三级医院便宜30元/天;推拿治疗,每次也能便宜24元。这项试点启动半个月来,已有四、五位患者主动尝试,转入了社区医院的联合病房。

目前联合病房提供12项标准化康复项目,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中医康复等。通过“三个统一”确保服务质量:采用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康复方案,统一诊疗标准;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疗效评估统一质量管控;社区医院医护定期到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进行统一培训培养。

梅陇社区医院则拿出70%的住院床位,满足签约居民在预约转诊“上转”治疗后“下转”住院康复、治疗等相关医疗服务。院长杨振说,联合病房对社区医院住院病房的服务质量和诊疗规范有很大帮助,家庭医生还将分类提供家庭病床、健康随访等健康管理服务。

“社区医院的设备相对来说没有三级医院完善,包括上肢机器人和下肢机器人。考虑到偏瘫患者比较多,还可以增加一些理疗设备。”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吴一鸣建议。

目前,闵行区已经计划在全区扩大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联合病房设置,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让患者的医疗康复需求能够实现从“医院-社区-家庭”的无缝衔接。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应忠介绍,闵行下一步将在“上转下转一件事”整合型全程健康管理服务的框架下,继续扩大联合病房试点范围,强化社区医务人员能力、完善“医院-社区-家庭”衔接,让居民切实享受便捷、连续、优质的整合型全程健康服务。

 

references:“联合病房”来了!三级医院标准社区医院价格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1737293774770078&wfr=spider&for=pc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