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学类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怎么破?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11月14日    点击数:    5星

现如今,不少医院都缺医生,但与此同时大量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更确切的说是高不成低不就,大医院进不去,回老家又不甘心,就形成了现在比较尴尬的情况。这种情况如何破解呢?

日前,在江苏省2018届医药卫生类毕业生人才交流大会上,300多家用人单位带来了1.2万个岗位需求。虽然用人单位诚意满满,但毕业生却依然“左右为难”。不少硕士毕业生都想去热门三甲医院,但这些热门三甲医院至少都是博士起跳,还不一定有编制,极少会有硕士或是本科生的机会。回到县级医院当个小医生倒是很容易,不少单位还给出一定数额的安家费,但不少医学生又觉得不甘心。医学硕士生王敏(化名)就表示:“学医很苦,学临床更苦,所以肯定希望就业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份能够和付出相对等的工作,获得很好的回报。而且你想啊,在大医院工作5年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5年能比得了吗?大医院的5年能见识多少形形色色的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呢,搞不好还原地踏步!”

事实上,像王敏这样“左右为难”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毕竟同一所高校毕业的医学生,几年以后去三甲医院的就是三甲医院的水平,见识多,而去基层的可能也就是基层医院的水平,差距逐渐拉大。

不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小徐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回到老家徐州的一所二级医院。“在工资和岗位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至少兼顾一头吧。我是徐州人,选择回家乡工作,至少能在父母身边了。”

一直以来,基层医院招人难、留人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倡“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应该说这样的制度设计是非常理想的。可现实并没那么美好,最大的难题就是患者不愿来基层医院看病。但这也不能怨患者啊,毕竟生命不同于其他,你看,连医学毕业生都一门心思往大医院“挤”,没人愿意去基层,你又有什么理由说服患者“下基层”呢?

因此,分级诊疗的核心是人才,没有人才的聚集,没有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也就没有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如何通过提高收入、政策倾斜等手段让基层能招到人、留住人,让他们安心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是分级诊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应该更重视基层医院建设,投资更多的资金去完善其设施,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让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有职业晋升的通道,要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医学院毕业生去就业,也能给有能力的毕业生更多的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