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包含“肿瘤”的文章共 848

高龄老人腹部长35斤巨大肿瘤 医生秒变“拆弹专家”…

分享到:

高龄老人腹部长35斤巨大肿瘤 医生秒变“拆弹专家”…

花甲之年,突然变得大腹便便,以为是上了年纪身宽体胖,不料竟是肉瘤。近日,医生凭借娴熟的技巧、精细的操作、默契的配合,经过短短2个小时,成功将70岁老人腹内巨大肿瘤切除。 医生为70岁老人切除三十多斤肿瘤 近日,湖北襄阳市中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邹玮成功为一...

痔疮疯长竟是罕见肿瘤 多学科诊疗还患者一身轻松

分享到:

痔疮疯长竟是罕见肿瘤 多学科诊疗还患者一身轻松

大家对肛门癌或许比较陌生,而且这种疾病发病率要比其他癌症小很多,但是其危害性却不容小觑。今年61岁的多大爷(化名)痔疮疯长,竟是肛门癌,多亏了多学科诊疗化险为夷。 今年8月,多大爷的母亲过世,他忙于母亲的丧事,就没有在意肛门周边肿痛和流脓的情况,觉得...

复发性EB病毒阳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nanatinostat靶向治疗联合缬更昔洛韦的有效性

分享到:

复发性EB病毒阳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nanatinostat靶…

Nanatinostat靶向治疗和缬更昔洛韦联用对EB病毒(EBV)阳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未知。2023年10月,发表在《Blood Adv》的一项1b/2期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在几种EBV+淋巴瘤亚型中提供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评估。 淋巴瘤与EBV相关的情况并不少见,EBV阳性与几种...

76岁“镜面人”遭遇巨大肿瘤 手术不是“换个方向做”那么简单

分享到:

76岁“镜面人”遭遇巨大肿瘤 手术不是“换个方向做…

11月2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四病区医护人员们,在欢送76岁的张大爷出院时,连声给他点赞:“谢谢你们的信任和配合,让我们完成了一次高难度的挑战,你是好样的!”这是一场怎样的手术呢? 原来,怀化76岁的张大爷是一个罕见的“镜面人”,心、...

准新娘腹腔内肿瘤疯长 高难度手术成功拆除“炸弹”

分享到:

准新娘腹腔内肿瘤疯长 高难度手术成功拆除“炸弹”

以为是“幸福肥”,没想到是肚子里面长了10斤的肿瘤……值得庆幸的是,辽宁省肿瘤医院多学科会诊、配合,成功手术“卸货”,21岁女患者重获新生。 准新娘腹腔内惊现巨大肿瘤 今年21岁的小琳(化名)领完结婚证,腹部慢慢鼓了起来,...

医生把肾取出来 切了肿瘤再植回体内

分享到:

医生把肾取出来 切了肿瘤再植回体内

12年前不幸罹患右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失去了一侧肾脏,如今,不幸再次袭来,左肾也被查出肿瘤,而且已经侵犯到肾静脉,标准治疗方式只能是再次切除肾脏,然后接受长期的规律透析。但患者保肾愿望强烈,怎么办?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仁济医...

5岁男孩头部及身体多处长肿瘤 切除后仍复发 竟是“超级罕见病”

分享到:

5岁男孩头部及身体多处长肿瘤 切除后仍复发 竟是“…

近日,一名5岁男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痛楚:头部及身体多处长肿瘤,最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小儿神经外科被确诊为幼年性透明蛋白纤维瘤病(juvenile hyaline fbromatosis,JHF)。 据了解,该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因为ANTXR2基因突变,...

18岁男子查体发现右肺肿块无呼吸道症状 不料是罕见恶性肿瘤

分享到:

18岁男子查体发现右肺肿块无呼吸道症状 不料是罕见…

18岁男性,因“查体发现右肺肿块1个月余”入住呼吸内科。一般情况无异常,无呼吸道症状。该患者所患何病? 【病情介绍】 患者,男,18岁,工人,因“查体发现右肺肿块1个月余”于2012年12月20日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入住呼吸内科。一般情况无异...

颅内肿瘤患者疑似缺血性卒中 能不能静脉溶栓?

分享到:

颅内肿瘤患者疑似缺血性卒中 能不能静脉溶栓?

颅内肿瘤患者疑似缺血性卒中,能不能静脉溶栓治疗?2023年9月,发表在《Neurology》的一项研究,或可供参考一二。 背景和目标:颅内肿瘤患者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IVT)是一种超说明书(off-label)操作。然而,关于其颅内出血(ICH)风险的数据很少。 方法:...

发病率1:369000000!女子未怀孕β-HCG却爆表的背后 是极为罕见的肿瘤

分享到:

发病率1:369000000!女子未怀孕β-HCG却爆表的背后…

并未怀孕β-HCG却爆表、妇科彩超也无异常……福州的萧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身体里竟然藏着一个极为罕见的妇科肿瘤,该病发病率约为1:369000000! 女子未怀孕β-HCG却爆表的背后 是极为罕见的肿瘤 今年初,新婚不久的萧女士发现阴道反复出血。...

女子腹痛多年怀疑是“肿瘤” 结果取出“异物”时傻眼了…

分享到:

女子腹痛多年怀疑是“肿瘤” 结果取出“异物”时傻…

手术后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的新闻时有报道。有患者比较幸运,在出院不久后就能发现异常,及时解决掉这个“隐患”。有的患者则没那么幸运,比如今天这则案例的主人公伍女士,因腹痛就诊,发现体内有异物怀疑是肿瘤,结果手术取出后是一团腐烂的纱布…&...

中年女性咳嗽、咳痰、胸痛、发热 曾有肿瘤史 如何诊治?

分享到:

中年女性咳嗽、咳痰、胸痛、发热 曾有肿瘤史 如何诊…

46岁女性,因“咳嗽、咳痰、胸痛半年,发热4个月,再发10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曾在某中医院行子宫及部分卵巢切除术,病理报告为恶性妊娠滋养细胞瘤,术后行全身化疗。此次咳嗽、咳痰、胸痛、发热为哪般? 【病情介绍】 患者张某,女,46岁,以“咳嗽...

双节期间 华西肿瘤专家回乡又义务为邻里乡亲们看病了

分享到:

双节期间 华西肿瘤专家回乡又义务为邻里乡亲们看病了

去年10月和今年春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回乡过节期间免费帮乡亲们看病,曾两次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廖正银医生又回到了四川自贡老家,又义务为邻里乡亲们看病了。 手持CT影像 为乡邻诊病 “中秋佳节与家人团聚,为...

56岁男性吞咽困难3周 竟然是肿瘤找上门

分享到:

56岁男性吞咽困难3周 竟然是肿瘤找上门

56岁男性,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尤以进食质硬及刺激性食物后为著,饮水无困难,偶有胸骨后针刺样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等,该患者所患何病?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6岁。 主诉 进行性吞咽困难3周。 现病史 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

1~3期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甲基化能否早期检测分子残留病?

分享到:

1~3期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甲基化能否早期检测分子…

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的纵向变化能否有效监测从分子残留病到复发的疾病进展?2023年6月,中国学者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研究,通过ctDNA甲基化早期检测1~3期结直肠癌(CRC)的分子残留病和风险分层。 重要性:尽早检测分子残留病和风险分层,可改善癌症患...

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维得利珠单抗vs抗肿瘤坏死因子

分享到:

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维得利珠单抗…

有必要比较维得利珠单抗和抗TNF在未接受过生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有效性。2023年8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真实世界证据研究显示,维得利珠单抗的缓解率高于抗TNF。 背景:这项观察性真实世界证据(RWE)研究基于VEDOIBD注册研究...

WCLC 2023:IASLC-R分类中将淋巴结肿瘤包膜外浸润从R0升为不完全切除合理吗?

分享到:

WCLC 2023:IASLC-R分类中将淋巴结肿瘤包膜外浸润从…

2023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9月9日~12日在新加坡召开。作为肺癌领域的年度盛会,众多重磅研究结果公布,多项中国研究亮眼。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提出了一个修订的R分类,肿瘤淋巴结包膜外浸润(ECE)从R0调整为R1。然而,证实这一提议的证据并不充分。 2023...

上海首例!钇[90Y]树脂微球精准治疗后 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肿瘤

分享到:

上海首例!钇[90Y]树脂微球精准治疗后 肝癌患者成…

肿瘤本就令人闻风丧胆,而肝癌更是“癌中之王”。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肝癌有了新的克星。 近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刘辉教授带领团队成功为一名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了钇[90Y]树脂微球内放射介入手术,属上海首例。随后,该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

女子胸前肿瘤似脸盆大 多学科团队花费10个小时“拆弹”、植皮

分享到:

女子胸前肿瘤似脸盆大 多学科团队花费10个小时“拆…

泉州的洪女士一直备受乳腺癌的困扰,原本以为化疗治疗后会有好转,结果肿瘤不但没有减小,反而越长越大,短短半年内长到脸盆大小。不仅如此,更让洪女士难以启齿的是,肿瘤表面出现感染,还散发出阵阵难闻的味道。 超大肿瘤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让洪女士苦不堪言。幸好...

一问一答!28位知名肿瘤专家携手著书 破解免疫治疗临床困惑

分享到:

一问一答!28位知名肿瘤专家携手著书 破解免疫治疗…

对抗癌症,除了手术、放疗、化疗外,最新加入这个行列的是免疫治疗。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一直备受关注,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大量困惑。 近日,由28位肿瘤领域的知名中青年专家携手,历时近2年时间编写的《肿瘤免疫治疗百问百答》正式面世,对近百个肿瘤免疫治疗...

让肿瘤诊疗更规范 让规范诊疗更普及—肺癌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移动端首次亮相

分享到:

让肿瘤诊疗更规范 让规范诊疗更普及—肺癌临床智能…

7月8日,2023北京国际胸外科论坛暨第七届中意胸外科微创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健康促进会、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肿瘤基因检测哪些能做?由谁决定?怎么做?一省发文明确

分享到:

肿瘤基因检测哪些能做?由谁决定?怎么做?一省发文…

当前,肿瘤基因检测需求不断上升,但也存在一定的乱象,需要明确规范和加强监管。 哪些肿瘤基因检测项目能做?由谁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做?怎么做?近日,福建省卫健委印发《整治肿瘤基因检测不规范问题 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患者负担工作方案的通知》(简称《通...

医生细心患者信任!陪父亲看诊 自己却查出肿瘤

分享到:

医生细心患者信任!陪父亲看诊 自己却查出肿瘤

陪父亲看诊,自己却查出肿瘤?!深圳一男子的经历,值得所有人警惕。 陪父亲看病 自己却查出疾病 3月中旬,45岁的深圳男子齐峰(化名)陪同肺癌脑转移的父亲到广东某三甲医院就医。 医生在接诊时,起初以为来看病的是齐峰。仔细观察后,医生说:“眉弓、颧骨高...

三兄弟前后查出肿瘤 父亲也因癌症去世 医生这样提醒…

分享到:

三兄弟前后查出肿瘤 父亲也因癌症去世 医生这样提醒…

一人患癌,全家遭殃?近日,兄弟三人先后查出恶性肿瘤的消息引发关注。 一家人均查出癌症 两人已去世 这是发生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一幕。据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何振介绍,弟兄三人,五六十岁。老大患有肺癌在医院参与临床试验,陪同的家属是老三...

29岁女子时不时头痛伴右侧眼睑下垂 不料查出了肿瘤

分享到:

29岁女子时不时头痛伴右侧眼睑下垂 不料查出了肿瘤

29岁女性,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伴双眼复视,就诊外院查头CT诊断蛛网膜下隙出血,当地医院住院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头痛及复视症状消失,患者具体诊疗过程不能回忆。第二天进一步查头颅MRI提示鞍上区占位,T1低信号T2高信号,明显均匀强化,外院建议定期随访。因出现右...

BRCA1/2或ATM突变的晚期实体肿瘤:阿维鲁单抗+他拉唑帕尼能否获益?

分享到:

BRCA1/2或ATM突变的晚期实体肿瘤:阿维鲁单抗+他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可能对BRCA1/2改变的肿瘤有效,并与PARP抑制剂协同作用。2023年1月,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2b期研究进一步显示,在这类肿瘤患者中,阿维鲁单抗+他拉唑帕尼有抗肿瘤活性。 重要性:非临床研究表明,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程...

淋巴瘤患者再次乏力纳差并意识模糊 原因除了肿瘤转移还有这种并发症

分享到:

淋巴瘤患者再次乏力纳差并意识模糊 原因除了肿瘤转…

34岁男性,入院前3天开始出现乏力、纳差,精神弱,懒动。入院当天早晨家属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对呼叫没反应,不能行走。由“120”急送笔者医院急诊抢救室。原来是肿瘤引起了这种并发症。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4岁,因乏力、纳差3天,意识模糊半天于2...

一中年女性下腹部疼痛2个月 该病常被误诊为肿瘤

分享到:

一中年女性下腹部疼痛2个月 该病常被误诊为肿瘤

42岁女性,下腹部疼痛2个月,罪魁祸首为…… 患者女性,42岁。 【简要病史】 下腹部疼痛2个月。 【实验室检查】 CA125 81.13U/ml↑,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92.2U/L↑,结核感染T细胞(ESAT-6抗原)60↑,T-SPOT阳性。 【PET/CT图像分析...

既往BTK抑制剂不耐受的美国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 这一治疗方法安全可行

分享到:

既往BTK抑制剂不耐受的美国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 这一…

治疗相关毒性限制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使用,但部分患者可能受益于泽布替尼。2023年1月,发表在《Lancet Haematol》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显示,泽布替尼安全和可行。 背景:研究人员假设,泽布替尼,一种高选择性新一代BTK抑制剂,是伊布...

真实世界研究:贝林妥欧单抗前高肿瘤负担对B-ALL成年患者结局有何影响?

分享到:

真实世界研究:贝林妥欧单抗前高肿瘤负担对B-ALL成…

过去几十年中,成人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结局显著改善。2022年9月,法国学者发表在《Haematologica》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贝林妥欧单抗前高肿瘤负担对B-ALL成年患者的结局有负面影响。 贝林妥欧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子,获批用于具...

10岁男孩患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最终因肿瘤进展导致分流管阻塞死亡

分享到:

10岁男孩患弥漫性中线胶质瘤 最终因肿瘤进展导致分…

10岁男孩,发现颅内多发占位1个月,遂至医院行头颅MR提示:鞍上区及左额颞病灶,鞍上病灶强化,伴脑积水,怀疑胶质瘤可能。后行在笔者医院行VP分流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进一步查脑脊液脱落细胞,显示散在淋巴细胞。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再次入住笔者医院。如何处...

13岁女孩颅内病变2年 是肿瘤还是另有隐情?

分享到:

13岁女孩颅内病变2年 是肿瘤还是另有隐情?

13岁女患者,因“发现颅内病变2年”入院。该患者患有……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3岁,“发现颅内病变2年”入院。 患者在2013年8月情绪激动大哭大闹后出现呕吐,低热,急诊就医以“急性胃肠炎处理”,具体治疗方案不...

大妈左上腹胀痛 不料查出了肿瘤

分享到:

大妈左上腹胀痛 不料查出了肿瘤

51岁女性,左上腹胀痛,发现腹部占位3天,一查竟是…… 1.临床资料 病例4-3-1,女性,51岁,左上腹胀痛,发现腹部占位3天。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NSE 95U/ml,乳酸脱氢酶1120U/L。 2.影像所见 病例4-3-1: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图1a,轴位平扫。图b~d...

52岁女性右上腹痛1周 一查竟是恶性肿瘤

分享到:

52岁女性右上腹痛1周 一查竟是恶性肿瘤

52岁女性,右上腹痛1周。外院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腺主胰管扩张,所患何病? 患者女性,52岁。 【简要病史】 右上腹痛1周。外院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腺主胰管扩张。 【实验室检查】 CEA 25.13ng/ml↑,AFP、CA724、CA199均(-...

【肺癌进展报告2022】一中年大叔四肢乏力伴饮水呛咳10个月余 该病2/3伴发肿瘤

分享到:

【肺癌进展报告2022】一中年大叔四肢乏力伴饮水呛咳…

45岁大叔,因“四肢乏力伴饮水呛咳10个月余”入院,经相关检查后,竟是肿瘤引发的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5岁,主因“四肢乏力伴饮水呛咳10个月余”于2015年12月入院。患者2015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突发头晕、四...

不可切除的3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大体肿瘤靶区加速分割放疗vs常规分割放疗

分享到:

不可切除的3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大体肿瘤靶…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与传统的分割治疗相比,短程治疗对患者来说更方便、更划算。2022年10月,发表在《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的一项研究却显示,在接受同步放化疗的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中,未证实加速低分割放疗(RT)比常规分割放疗有优越性。 ...

炎性肠病老年患者:维得利珠单抗vs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分享到:

炎性肠病老年患者:维得利珠单抗vs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炎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医疗费用正在迅速增加。2022年9月,美国和丹麦学者发表在《JAMA Netw Open》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维得利珠单抗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用于老年IBD患者的结局和安全性。 重要性:观察性有效性比较研究为生物治疗在临床...

大叔咳嗽数年伴活动后气短 检查发现支气管内结节 是息肉还是肿瘤?

分享到:

大叔咳嗽数年伴活动后气短 检查发现支气管内结节 是…

52岁男性,8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轻咳,未系统诊治。4年前咳嗽症状频繁,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报告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内结节样肿物,考虑为肺癌,建议其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也未进一步检查。近几年来咳嗽、咳痰较前有所加重,近一年出现活动后气短,遂...

防疫需要弹性空间!因医生封控而受影响的3岁幼童肿瘤手术 已顺利完成

分享到:

防疫需要弹性空间!因医生封控而受影响的3岁幼童肿…

手术完成,万事顺安!根据最新报道,青岛因医生封控影响肿瘤手术的3岁幼童,手术已顺利完成,目前孩子平稳。 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每一个生命。新冠疫情常态化下,不能因疫情防控而耽误患者救治,应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也应该努力去做到这一点。 3岁肝母细胞瘤幼...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感染:托法替布vs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分享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感染:托法替布vs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普通人群相比,RA患者的感染风险更高,包括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感染。2022年11月,罗马尼亚、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学者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ORAL监测试验的结果,考察了接受托法替布vs肿瘤坏死...

医生因被封控耽误3岁患者肿瘤手术?解决了

分享到:

医生因被封控耽误3岁患者肿瘤手术?解决了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延期进行手术,导致患者及家属产生一些担心,比如担心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阶段,担心未能及时手术可能导致将来治疗难度增加,担心延期手术会影响康复,还有担心病情未能及时救治有生命危险等等。 最近,朋友圈被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董蒨院长发布...

神奇!一36岁女子先后患上12种肿瘤 治疗后竟“完全康复”

分享到:

神奇!一36岁女子先后患上12种肿瘤 治疗后竟“完全…

日前,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进展》杂志上,报道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病例:一36岁女子先后患上12种肿瘤,但治疗后竟“完全康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36岁女子先后患上12种肿瘤 至少5种是恶性 根据媒体报道,该病例由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科...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 能否降低出血风险?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 能否降低出血…

2022年9月,发表在《Blood》的一项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调查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能否降低出血发生率。 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TXA)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效性的证据缺乏。为了确定TXA能否安全降低接受恶性血液肿瘤治疗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从2016年...

骄傲!2022年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 授予中国院士

分享到:

骄傲!2022年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 授予中国院士

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近几年来癌症治疗领域最成功的方法之一,也是近年来肿瘤领域最热门的研究之一。 2022年9月27日,2022年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威廉•科利奖,花落中国院士邵峰。邵峰院士也是自1979年以来首位基于在中国本土做出的原创科学发现...

巨星陨落!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顾健人院士逝世

分享到:

巨星陨落!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顾健人院士逝世

巨星陨落!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顾健人于9月27日病逝,享年90岁。 生于医学世家 培养领军人才 顾健人院士193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医学世家。1954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

轻中度黏膜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口服环丙沙星可预防革兰阴性菌感染

分享到:

轻中度黏膜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口服环丙沙星可…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经常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胃肠道(GI)黏膜炎。2022年8月,发表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项研究显示,口服环丙沙星可预防轻中度黏膜炎血液病患者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目的:考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口服环丙沙星的药...

血液肿瘤高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不明原因发热 碳青霉烯短期治疗可行

分享到:

血液肿瘤高风险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不明原因发热 碳…

对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目前提倡早期停用抗生素。2022年8月,发表在《Lancet Haematology》的一项研究提示,这些患者早期停用碳青霉烯,不会造成治疗失败增加。 背景:对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

实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严重并发症相关

分享到:

实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实体肿瘤住院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尚不清楚。2022年8月,发表在《Cancer》的一项研究显示,实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使用PICC与严重并发症相关,且PICC的使用通常为化疗以外的原因。 背景:实体肿瘤住院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尚不...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 湘雅当事医生的回应打了谁脸?

分享到: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 湘雅当事医生的回应打了谁…

近期,因专家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本就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湘雅系医院再次登上热搜。要说前面发生的事件,大家是质疑医院的医德医风,那么这次的事件,大家是要怀疑专家的医术和智商。 纷纷扰扰之中,涉事医生——已从医50余年的湘雅医院...

莲子壳被专家诊断为肿瘤?湘雅医院回应

分享到:

莲子壳被专家诊断为肿瘤?湘雅医院回应

近期,受到刘翔峰事件影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整个湘雅系屡屡登上热搜。“刘翔峰被免职”等词条也长时间霸占长沙同城热搜榜。 9月8日,#湘雅医院回应专家将莲子壳诊断为肿瘤#的话题登上热搜。对此,医院如何回应? 专家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r...

术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暴露与术后感染并发症无关

分享到:

术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暴露与术后感染并发症无关

术前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IF)治疗炎性肠病(IBD)是否会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尚有争议。2022年7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显示,术前TNFI暴露与术后感染并发症不相关。 背景和目的:术前使用TNIF治疗IBD是否会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尚有争议。本研...

中国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这两种泽布替尼剂量用药方案 临床上均可行

分享到:

中国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这两种泽布替尼剂量…

2022年7月,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一项两部分、单臂、多中心、I期研究,调查了选择性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泽布替尼治疗中国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背景和目的:这项单臂、多中心、I期研究是对泽布替尼在中国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

“肿瘤治疗黑幕”事件一年半后 当事的上海医生有了新动向

分享到:

“肿瘤治疗黑幕”事件一年半后 当事的上海医生有了…

时间的年轮,命运的齿轮。还记得2021年4月开始的那场震动整个医疗行业的“肿瘤治疗黑幕”事件吗?这场事件的主人公之一陆巍医生,背着“黑心医生”的骂名,黯然离开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医院。 近期,陆巍医生又以新身份——沈阳市一家医...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细胞全不见了 即刻手术还是积极复查?

分享到: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细胞全不见了 即刻手术还…

1/3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切除标本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这部分患者是继续手术,还是积极复查,发现问题后再手术,是个艰难的抉择。 2022年3月,发表在《Ann Surg》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或可供临床医生们参考一二。 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

骨质疏松和恶性肿瘤相关骨病的药物治疗趋势

分享到:

骨质疏松和恶性肿瘤相关骨病的药物治疗趋势

骨质疏松和恶性肿瘤相关骨病的药物治疗的最新使用趋势尚不清楚。2022年6月,发表在《J Gen Intern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过去十年中,地诺单抗的使用率超过了所有其他骨靶向疗法的增长速度。 背景: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新的骨靶向疗法,包括地诺单抗、阿巴拉肽和罗...

接受全身抗肿瘤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PPI如何影响生存结局?

分享到:

接受全身抗肿瘤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PPI如何影…

2022年7月,中国学者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全身抗肿瘤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常处方PPI预防或治疗胃肠道疾病。全身抗肿瘤治疗和PPI联用是否可造成晚期NSCL...

抗肿瘤坏死因子在儿童早发炎症性肠病中的使用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在儿童早发炎症性肠病中的使用

目前仍然缺乏有关抗肿瘤坏死因子(TNF)生物制剂在儿童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中的应用及疗效的研究。2022年5月,发表在《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补充。 背景:迫切需要TNF生物制剂在儿童VEOIBD中的应用及疗效的研究。在此,研究者描...

心脏肿瘤药物相互作用: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

分享到:

心脏肿瘤药物相互作用: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2022年4月,《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篇科学声明,目的是强调心血管和癌症药物同治疗时发生的常见疾病,并讨论心血管-肿瘤人群管理或避免这些相互作用的注意事项。 心脏肿瘤人群中,药物相互作用因具有...

新药大量涌现是血液肿瘤的福音 但基于的临床研究多有不足

分享到:

新药大量涌现是血液肿瘤的福音 但基于的临床研究多…

近年来,血液恶性肿瘤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新药涌现,让患者获益匪浅。遗憾的是,大多数新药的批准都是基于使用替代终点的早期临床研究。 2022年5月,发表在《Eur J Cancer》的一项系统评价,评估了2015~2020年的2609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发现只...

诊断为LGD的成年UC患者 有这4个指标发生晚期肿瘤风险高

分享到:

诊断为LGD的成年UC患者 有这4个指标发生晚期肿瘤风…

被诊断为低度异型增生(LGD)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生晚期肿瘤(AN:高度异型增生或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2022年4月,发表在《Gut.》的一项研究显示,4个临床病理变量与AN进展显著相关。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和验证患有LGD的UC患者的风险预测因子,并创建一...

FDA批准的CAR-T的关键临床研究中 黑人血液恶性肿瘤参与者仅为2%~5%

分享到:

FDA批准的CAR-T的关键临床研究中 黑人血液恶性肿瘤…

有效治疗可及性差的黑人群体中,有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更常见。近几年,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是血液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但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CAR-T产品相关临床研究中,纳入的黑人患者比较少。 2022年4月,美国学者发表在《JAMA Netw...

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HBV再激活的风险

分享到:

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HBV再激活的风险

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风险尚不清楚。2022年4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ICI治疗的抗病毒预防患者中很少观察到HBV再激活。 背景与目的:HBV再激活是接受细胞毒性化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三高人群肿瘤患者能打新冠疫苗吗?接种禁忌清单来了

分享到:

三高人群肿瘤患者能打新冠疫苗吗?接种禁忌清单来了

2022年的奥密克戎浪潮下,“裸奔”的老年人是最危险的群体。打疫苗是保护“体弱多病”老人的有效方法。 最近全国开始加速推进老年人接种,可宣传者喉咙都喊哑了,有一部老人仍然顾虑重重,无比纠结: “反正不出门,还用打么?” &ldq...

下肢骨肿瘤内假体重建后 预防性静脉抗菌药5天还是1天方案为宜?

分享到:

下肢骨肿瘤内假体重建后 预防性静脉抗菌药5天还是1…

围手术期预防性静脉抗菌药的使用是降低行肿瘤切除及复杂假体重建术的下肢骨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标准做法。然而,指导预防性治疗疗程的证据仍然有限。2022年3月,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随机临床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目的:评估术后预防性、...

化疗诱导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 阿凡曲美帕有效吗?

分享到:

化疗诱导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 阿凡…

阿凡曲美帕治疗化疗诱导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未知。2022年3月,发表在《Lancet Haematol》的一项国际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试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背景: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且可导致化疗剂量减少或治疗延迟、出血和次优的...

揭肿瘤治疗黑幕的张医生道歉了!此前与某知名大V医生鏖战近一周

分享到:

揭肿瘤治疗黑幕的张医生道歉了!此前与某知名大V医…

此前,一场“医生张某肿瘤揭黑”事件席卷整个医疗界,这场风暴随着相关企业、医生被罚偃旗息鼓,但“呐喊声”并未停止。近日,张某医生在某问答平台上,对“2019年聊城假药案”的相关提问进行了回答,不料再次引发与某知名大V医生近一...

有恶性肿瘤史的IBD患者:维得利珠单抗或TNF-α抑制剂不增加新发或复发癌症风险

分享到:

有恶性肿瘤史的IBD患者:维得利珠单抗或TNF-α抑制…

维得利珠单抗或TNF-α抑制剂对有恶性肿瘤病史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新发或复发癌症的风险影响几何呢?2022年1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背景与目的:有癌症病史的患者炎症性肠病(IBD;克罗恩病(CD)...

肿瘤特异性非干预PASSs/PAESs的数量在增加 大部分关注…

分享到:

肿瘤特异性非干预PASSs/PAESs的数量在增加 大部分关…

肿瘤药物批准后的真实世界安全性/有效性证据很重要。2022年1月,发表在《Clin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显示,肿瘤特异性非干预PASSs/PAESs的数量在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对安全性/风险的评估。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肿瘤药物获得批准。非干预授权后安全性/有效性研...

卫健委新规!新型抗肿瘤药合理使用 需遵循6大原则

分享到:

卫健委新规!新型抗肿瘤药合理使用 需遵循6大原则

恶性肿瘤,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劲敌。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经历了黄金二十年,从传统的无选择性化疗,到现在有了靶向药、免疫治疗等疗效好但价格昂贵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过,尽管新型抗肿瘤药效果好,如何合理使用却成为新的争议。今年年初的“肿瘤门”事...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患者 接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安全吗?

分享到: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患者 接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

既往研究证明了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VL)在50岁或以上的健康成年人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没有前瞻性数据检验ZVL在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的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21年11月,发表在《Ann Intern Med》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考察。 背景:活病毒疫苗,...

银屑病性关节炎:乌司奴单抗vs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分享到:

银屑病性关节炎:乌司奴单抗vs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银屑病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疾病,影响大约20%~30%的银屑病患者。2021年11月,奥地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学者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观察性PsABio研究结果,评估了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vs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在银屑病性关节炎中的有效性。 目...

一位年轻的肿瘤医生出了6本书 直言本职工作仍是医生

分享到:

一位年轻的肿瘤医生出了6本书 直言本职工作仍是医生

人们一谈起癌症,无不为之色变,原因无外乎癌症带给患者的折磨,带给家属猛烈的心理冲击、巨大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除此之外,家属还承担着其他的风险,往往,这个群体最容易被忽略。 医生工作繁忙,除了治疗外,很难顾及到癌症病人的陪伴、解释、安慰…&hel...

药物敏感性肿瘤患者全身抗癌治疗是否与恶性胸腔积液控制率更高相关?

分享到:

药物敏感性肿瘤患者全身抗癌治疗是否与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MPE)很常见,在欧洲和美国每年总共有75万例新病例,并带来严重的症状负担。2021年11月,英国学者发表在《Chest》的一项对前瞻性收集数据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探究了药物敏感性肿瘤患者全身抗癌治疗(SACT)是否与MPE控制率更高相关。 背景:MPE常造成症...

64岁男子腰部胀痛日益严重 MRI和CT检查发现恶性肿瘤

分享到:

64岁男子腰部胀痛日益严重 MRI和CT检查发现恶性肿瘤

64岁男性,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胀痛,休息后缓解。近几日活动后腰痛加剧,休息后无明显缓解,遂来医院行胸、腹部MRI和CT,竟发现恶性肿瘤。 基本情况 【病史摘要】 患者,男,64岁,身高164cm,体重60kg,体表面积1.61m2。缘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胀痛...

罕见肿瘤肺肉瘤样癌走出至暗时刻 METex14阳性者有了治疗选择

分享到:

罕见肿瘤肺肉瘤样癌走出至暗时刻 METex14阳性者有了…

随着靶向和免疫的发展,约占肺癌85%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较既往有了长足进步。然而,NSCLC中还存在一组相对罕见且预后不良的亚型——肺肉瘤样癌。但研究者发现,这类患者常见METex14跳变,成为了突破口。2021年10月,中国学者发表在《Lancet Resp...

51岁男子饮酒后腹痛腹胀 竟查出良性肿瘤

分享到:

51岁男子饮酒后腹痛腹胀 竟查出良性肿瘤

51岁男性,饮酒后出现腹痛,呈绞窄性。持续发展,以脐周为主,疼痛无转移,伴有腹胀、恶心、干呕、嗳气、反酸。9天后在当地医院行腹部B超示:肝回声异常(脂肪肝、肝回声增粗)、胆囊结石、胆囊炎、双肾结石、左侧输尿管结石并左肾盂轻度积水。医院门诊以“尿路...

使用PPI会引起消化道肿瘤?或不必担心

分享到:

使用PPI会引起消化道肿瘤?或不必担心

质子泵抑制剂(PPI)通常被认为是安全性很高的一线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病。2021年10月,中美学者在《Eur J Cancer》发表了PPI和消化道肿瘤风险的综合分析。 背景:过去20年,关于PPI是否会造成消化道肿瘤的争论一直存在,近年来新出现的研究仍...

接受抗癌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 BNT162b2疫苗效力如何?

分享到:

接受抗癌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 BNT162b2疫苗效力如何?

新冠肺炎使癌症患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显著增加。2021年9月,以色列学者发表在《Eur J Cancer》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探究了BNT162b2疫苗在接受抗癌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中的效力和安全性。 目的:癌症患者发生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因此,严重急性呼吸...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半相合干细胞移植后预防GVHD:PTCy-CsA-MMF vs PTCy-Sir-MMF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半相合干细胞移植后预防GVHD:…

西罗莫司已成为基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的替代方案。2021年5月,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133例接受半相合干细胞移植且使用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和霉酚酸酯(MMF)联合环孢素A(PTCy-C...

13岁女孩右小腿外侧出现肿块2年多 难道是肿瘤?

分享到:

13岁女孩右小腿外侧出现肿块2年多 难道是肿瘤?

13岁女孩,2年前发现右侧小腿外侧肢体肥大,无局部疼痛。经MRI、CE-MRA和DSA检查,该患儿被确诊为…… 【主诉】 患者女,13岁。主因“发现右小腿外侧肿块2年余”就诊。 【临床资料】 1.症状 2年前发现右侧小腿外侧肢体肥大,无局部疼痛。 2.查...

肾移植肿瘤患者:ICIs治疗有效吗?安全吗?

分享到:

肾移植肿瘤患者:ICIs治疗有效吗?安全吗?

2021年7月,发表在《Kidney Int》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考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肾移植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现,ICIs与肾移植患者排斥反应风险较高相关,但可能导致癌症预后的改善。 ICIs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然而,其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安全性...

19岁男孩左侧近膝关节疼痛 一查竟是恶性骨肿瘤

分享到:

19岁男孩左侧近膝关节疼痛 一查竟是恶性骨肿瘤

19岁男性,吸烟6年,平均30支/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近膝关节疼痛,穿刺发现竟是恶性骨肿瘤…… 基本情况 【病史摘要】 患者,男,19岁,身高172cm,体重82kg,体表面积1.94m2。201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近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左侧腓骨...

肝管癌患者术后复发化疗 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如何挽救?

分享到:

肝管癌患者术后复发化疗 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如何挽…

52岁男性患者,全麻下行肝门胆管癌切除合并左半肝切除术,3年后复发。患者入院第4日,行GP方案化疗,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如何挽救? 基本情况 【病史摘要】 患者,男,52岁,身高174cm,体重60kg,体表面积1.67m2。2008年7月22日在全麻下行肝门胆管癌切除合并左半...

类风湿关节炎孕妇使用靶向治疗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行

分享到:

类风湿关节炎孕妇使用靶向治疗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一些抗风湿药物和旨在缓解疾病的靶向治疗(T2T)为类风湿关节炎(RA)患带来了更好的结局。但包括T2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的治疗方法对想要怀孕或已经怀孕的患者是否可行?2021年7月,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研究。 目的:RA患者中,...

如何监测和管理口服抗肿瘤药物的心血管毒性?一种最新的实用方法来了

分享到:

如何监测和管理口服抗肿瘤药物的心血管毒性?一种最…

精准医学开启了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时代,从而提高了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不同于传统化疗,许多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制成了口服制剂,提高了患者的便利性,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尽管口服抗肿瘤药物通常耐受性良好,但提示其存在心血管毒性的报告日益频繁出现,部分是...

“肿瘤治疗黑幕”事件后 抗肿瘤药物面临临床6大指标管理

分享到:

“肿瘤治疗黑幕”事件后 抗肿瘤药物面临临床6大指标…

前段时间,张煜医生揭露的“肿瘤治疗黑幕”事件曾闹得纷纷扬扬,涉事医生、医院、公司均被处罚。只能说,肿瘤治疗太复杂,涉及医疗技术、金钱、人性……剪不断理还乱! 6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

不满足临床试验入组标准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 一线IO药物治疗结局如何?

分享到:

不满足临床试验入组标准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 一线IO…

近年来,免疫肿瘤学(IO)药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实体恶性肿瘤的全身性治疗格局。2021年7月,加拿大、美国和丹麦学者发表在《Eur J Cancer》的一项研究,探究了不满足临床试验入组标准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一线(1L)IO药物治疗的结局。 背景:基于IO药物的治疗已经基...

长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减少主动脉僵硬度进展

分享到:

长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减少…

类风湿关节炎(RA)可引起关节肿胀、僵硬和疼痛。2021年6月,发表在《Arthritis Res Ther》的一项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减少长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主动脉僵硬度进展。 背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主动脉僵硬度指数(AoSI)是一个代表性的结局测...

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帕博利珠单抗抗肿瘤活性持久 毒性可控

分享到:

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帕博利珠单抗抗肿瘤活性持久 …

多年来,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治疗手段有限,患者预后较差。2021年6月,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的一项研究显示,不考虑PD-L1状态如何,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MPM患者中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毒性。 背景:MPM的治疗选择较少。在程序性死亡配体1(P...

“肿瘤治疗黑幕”续:涉事医生、医院、公司处罚结果公布

分享到:

“肿瘤治疗黑幕”续:涉事医生、医院、公司处罚结果…

近日,备受关注的“肿瘤治疗黑幕”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上海市卫健委对涉事医生陆巍及其所属医院和为青海患者提供细胞免疫治疗的涉事公司,均作出处罚。 涉事医生、医院、公司均被处罚 据上海市卫健委官网显示,因“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提供医疗卫生...

48岁胃癌患者化疗 优化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方可提高疗效

分享到:

48岁胃癌患者化疗 优化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方可提…

48岁女性,胃癌根治术后1个月,为行化疗入院。入院后给予增强免疫力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同时给予止吐等处理。如何优化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提高疗效? 基本情况 【病史摘要】 患者,女,48岁,主因“胃癌根治术后1个月,为行化疗...

放心了!地舒单抗或与恶性肿瘤风险不相关

分享到:

放心了!地舒单抗或与恶性肿瘤风险不相关

地舒单抗是骨吸收抑制剂,特异性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和发展,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2021年3月,以色列学者发表在《Osteoporos Int》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表明,地舒单抗与恶性肿瘤风险不相关。 地舒单抗的免疫调...

低蛋白血症如何影响高蛋白结合的靶向口服抗肿瘤药的耐受性?

分享到:

低蛋白血症如何影响高蛋白结合的靶向口服抗肿瘤药的…

肿瘤的消耗以及营养不良等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2021年2月,美国学者发表在《Ann Pharmacother》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探究了高蛋白结合的靶向口服抗肿瘤药在低蛋白血症中的耐受性。 背景:癌症患者常见低蛋白血症。鉴于血清蛋白和蛋白结合药物之间具有药...

卫健委回应“肿瘤治疗黑幕”:治疗原则基本合规 发现问题绝不姑息

分享到:

卫健委回应“肿瘤治疗黑幕”:治疗原则基本合规 发…

此前,有肿瘤科医生网友发文称,很多肿瘤患者人财两空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原因在于“监督力度缺乏导致某些医生肆意妄为”。此文一出,在全网引发了一场地震。当前,医生揭“肿瘤治疗黑幕”的“风暴”仍在继续。 4月27日,...

实名质疑肿瘤科医生同行“诱骗治疗”事件 医生们的态度是什么?

分享到:

实名质疑肿瘤科医生同行“诱骗治疗”事件 医生们的…

大三甲肿瘤科医生被同行质疑“诱骗治疗”事件,有了新情况。实名指控同行的张医生再发长文,炮轰整个中国癌症治疗乱象,卫健委火速回应将调查核实,舆论再次沸腾。 对于张医生指控同行的行为,大家普遍都不怀疑他的美好初心——是为不少患者人财...

无症状原发性肿瘤合并不可切除转移的结直肠癌:PTR无生存获益

分享到:

无症状原发性肿瘤合并不可切除转移的结直肠癌:PTR…

原发性肿瘤切除术对于同时存在无症状原发性肿瘤和不可切除病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2021年4月,发表在《J Clin Oncol》的一项III期研究显示,对于此类患者,原发性肿瘤切除术随后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无生存获益。 目的:化疗前原发性肿瘤切除术...

女医生为肿瘤患者自费研发“放疗服” 小小背心是医生大大的人文关怀

分享到:

女医生为肿瘤患者自费研发“放疗服” 小小背心是医…

说起放疗,很多肿瘤患者十分苦恼,因为放疗时不仅要脱衣裸身躺在冰凉的床板上,如果女患者遇到男医生,更是难为情。怎样才能解决肿瘤患者的烦恼呢?最近,浙江一位放射科女医生突发奇思妙想,自费设计制出了一款“放疗服”,免费送给患者放疗时穿。 肿瘤患...

一文了解妇科肿瘤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情况

分享到:

一文了解妇科肿瘤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情况

25%~38%的妇科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其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妇科癌症患者VTE风险的增加归因于活动能力降低、疾病导致血管压迫、化疗、肥胖以及某些恶性肿瘤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此外,与没有癌症的患者相比,癌症相关VTE患者复发VTE和大出血事件...

妇科肿瘤大手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很纠结?这一方法安全且能减少40%的风险

分享到:

妇科肿瘤大手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很纠结?这一方法安…

对于妇科大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术是后的一种常见且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各大指南均推荐围手术期进行血栓预防,并将之称为“头号患者安全实践”,但因推荐所依据的研究质量比较低,担心出血风险等,只有约一半的患者进行了预防。2021年2月,加拿大和美国学...

基层医生不了解规范指南怎么办?多位肿瘤大咖提出建议

分享到:

基层医生不了解规范指南怎么办?多位肿瘤大咖提出建议

临床指南是医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基层,目前仍有不少基层医生不能掌握临床相关指南,尤其是肿瘤诊治的相关指南。对此,多位国内肿瘤大咖提出建议。 基层医生不了解规范指南怎么办?多位肿瘤大咖提出建议 在日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办的中华淋巴瘤大会...

炎性肠病患者严重感染风险:维得利珠单抗vs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分享到:

炎性肠病患者严重感染风险:维得利珠单抗vs肿瘤坏死…

维得利珠单抗和抗TNF治疗是IBD的常用治疗方法,当前仍缺乏使用二者后发生感染风险的研究。2020年12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考察。 目的:炎性肠病(IBD)患者中,维得利珠单抗相关的严重感染风险未知。研究者根据IBD亚型和既...

我国40~69岁上消化道肿瘤高风险人群 一次性内窥镜筛查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吗?

分享到:

我国40~69岁上消化道肿瘤高风险人群 一次性内窥镜…

已有研究证实,一次性内窥镜筛查方案可显著降低上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21年2月,发表在《Gut》的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证实,在我国40~69岁上消化道肿瘤高风险人群中,该方案有效。 目的:评价内镜筛查项目对降低中国上消化道肿瘤高风险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

一种机器学习风险评估可很好预测肿瘤治疗患者的心脏病风险

分享到:

一种机器学习风险评估可很好预测肿瘤治疗患者的心脏…

随着肿瘤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与此同时,各类治疗手段所致的心血管并发症日益凸显。研究显示,有近半数肿瘤患者死亡于非肿瘤性原因,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其主要死因之一。2020年12月,发表在《Am Heart Assoc》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机器学习算法...

左上腹痛还呕吐、发烧  小小年纪竟得了要命的肿瘤

分享到:

左上腹痛还呕吐、发烧 小小年纪竟得了要命的肿瘤

9岁男童,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及左上腹部为主,阵发性钝痛,渐渐加重,有呕吐3次,有发热,最高达38.3℃,大便减少,偶有咳嗽。门诊血常规化验白细胞增高,给予抗炎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入笔者医院治疗。该患儿被确诊为…… 【病例...

肿瘤患者启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 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分享到:

肿瘤患者启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 会加速动脉粥…

当前,仍不清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心血管事件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2020年12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肿瘤患者初始ICIs治疗后,心血管事件更高。 背景:ICIs治疗的肿瘤类型正在扩大。一致的基本数据表明,这些相同的检查点是动脉粥...

小心!你胡吃海塞的样子 正合了胃肠肿瘤的意

分享到:

小心!你胡吃海塞的样子 正合了胃肠肿瘤的意

年味越来越浓,尽管笼罩在疫情阴影之下,但这不太妨碍我们春节期间与家人在餐桌上大快朵颐。 一番胡吃海塞酒肉穿肠,口腹之欲得以满足,殊不知肠道正常的生理节律会被打乱,腹泻、便秘、胃肠炎等肠道问题接踵而来,而这些正是胃肠肿瘤的心头好,或许就此奏响了胃肠肿...

肿瘤合并房颤或/和房扑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模式大揭秘

分享到:

肿瘤合并房颤或/和房扑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模式大揭秘

房颤(AF)是肿瘤患者的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但管理策略尚未建立。2020年12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 CardioOnc》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了房颤或/和房扑癌症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模式。 目的:以卒中和出血风险为基础,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癌症...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癌症治疗类型对COVID-19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有何影响?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癌症治疗类型对COVID-19严重程度…

COVID-19患者结局较差的风险因素包括老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同样,癌症患者合并COVID-19的预后似乎也较差。2020年10月,西班牙学者发表在《J Hematol Oncol》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注册研究,考察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癌症治疗类型对COVID-19严重程度和死...

晚期癌症患者感染新冠本以为死定了 神奇的是肿瘤消失了

分享到:

晚期癌症患者感染新冠本以为死定了 神奇的是肿瘤消…

癌症晚期患者感染新冠,是不幸中的不幸,不出意外新冠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会显著高于普通人。但下面这位英国的61岁患者却是例外,感染新冠后,霍奇金淋巴瘤消失了。 肿瘤消失之前,这位患者是一位十足的倒霉蛋,先后经历了确诊严重肾病、肾衰、肾移植手术失败、确诊晚期...

右颈部鸽蛋大小包块 一查竟是恶性肿瘤

分享到:

右颈部鸽蛋大小包块 一查竟是恶性肿瘤

47岁男性,5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右颈部一包块,约鸽蛋大小,无压痛、红肿。无发热、盗汗,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吞咽困难等。遂来医院检查,查明竟是小细胞恶性肿瘤。 【病史摘要】 患者,男,47岁,身高172cm,体重59kg,体表面积1.71m2。5个月前无意间发现...

肿瘤医生必看!国家卫健委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分享到:

肿瘤医生必看!国家卫健委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对医疗机构内抗肿瘤药物的遴选、采购、储存、处方、调配、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等,进行全过程管理。 本《办法》所称抗...

切肿瘤后12个小时就能出院 这家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分享到:

切肿瘤后12个小时就能出院 这家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对于日间手术,大家并不陌生。但如果告诉你,肿瘤手术也能日间,不少人可能就要产生怀疑了。毕竟在以往的印象中,肿瘤手术后无论如何都是要住院几天的。但日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名患者切肿瘤后12个小时就顺利康复出院了,其住院时间也还不到24小时!这家医院是...

警惕!有种左下肢疼痛是恶性肿瘤的信号

分享到:

警惕!有种左下肢疼痛是恶性肿瘤的信号

5岁女童,左下肢疼痛月余,近日加重,左下肢活动受限。经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该女童最终被诊断为…… 【病例介绍】 女,5岁,左下肢疼痛月余,近日加重,左下肢活动受限。病来无发热盗汗,无结核接触史。查体:左大腿肿胀,皮温略高,有压痛(图1、图2)...

年轻小伙反复头晕头痛半年 竟是肺部肿瘤找上门

分享到:

年轻小伙反复头晕头痛半年 竟是肺部肿瘤找上门

29岁男性,因反复头晕、头痛半年余,加重一周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最后竟诊断为右肺双原发性典型类癌。 病例介绍 男性,29岁。以反复头晕、头痛半年余,加重一周入院检查。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

右肘关节肿胀千万别再忽视了 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在敲门

分享到:

右肘关节肿胀千万别再忽视了 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在敲门

56岁男性,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肘部肿物,较小,逐渐增大,右肘关节尺侧肿胀。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发现该患者患有…… 男,56岁,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肘部肿物,较小,逐渐增大,右肘关节尺侧肿胀,无皮肤发红发热,可活动,无压痛,尺神经...

肿瘤免疫治疗 百年自渡然后渡人

分享到:

肿瘤免疫治疗 百年自渡然后渡人

近一个世纪以来,晚期癌症患者有如身陷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并无舟楫可渡。免疫治疗出现,则像一叶扁舟,将无数绝望的癌症患者,渡向了生命的彼岸。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生而不凡,而是在坎坷中一路奔跑,在挫折里浴火涅槃,经过长达百年的自渡,才拥有了渡人的可能。...

左腿不小心摔伤或左侧膝部突然疼痛都要小心 有可能是肿瘤在捣鬼

分享到:

左腿不小心摔伤或左侧膝部突然疼痛都要小心 有可能…

9岁男孩,因上体育课时不慎摔伤左大腿。X线显示,左侧股骨中段断端移位,股骨中下段可见不规则透亮区,边缘可见少许硬化缘;CT显示,股骨下段髓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为50HU。病变膨胀性生长,相应髓腔扩大,周围骨质受压变薄有硬化缘,髓腔内见游离碎骨及骨性...

右腿无法伸直加关节周围肿胀疼痛 可能是得了肿瘤的缘故

分享到:

右腿无法伸直加关节周围肿胀疼痛 可能是得了肿瘤的…

14岁男性,右膝伸直受限2个月余,伴关节周围肿胀,疼痛。相继做了DR、CT和MR,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密集,多角形,弥漫分布,核膜厚、界清,内有多核巨细胞,瘤细胞间有软骨样基质和格子钙化。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 【病例介绍】 患者男,14岁,右膝...

注意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COVID-19死亡风险更高

分享到:

注意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COVID-19死亡风险更高

据称,癌症患者COVID-19预后不良,但癌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包括一系列肿瘤亚型。2020年8月,发表于《Lancet Oncol》的一项研究,则调查了原发肿瘤亚型和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癌症患者COVID-19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根据英国癌症患者的肿瘤亚型和患者人口统...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抗菌药物管理获益多多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抗菌药物管理获益多多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抗菌药物管理的作用有多大?2020年8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方案。 背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抗菌药物的管理,具有挑战性。 方法:研究者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房中2种抗菌药物管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准实验实施研究:每月抗菌...

左侧胸背部疼痛和麻木 莫非长了肿瘤?

分享到:

左侧胸背部疼痛和麻木 莫非长了肿瘤?

58岁男性,左侧胸背部疼痛伴麻木3个月。入院后,经CT图像显示左侧胸膜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同层PET图像示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6.9),左肺见多发索条及斑片影,同层PET/CT融合图像示增厚胸膜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该患者可能患有…… 【病例介绍】 ...

COVID-19影响全球肿瘤临床试验 如何危中求“机”?

分享到:

COVID-19影响全球肿瘤临床试验 如何危中求“机”?

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对大部分国家临床试验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2020年8月,发表在《Cancer Treat Rev》的一篇文章,针对COVID-19爆发期间肿瘤临床试验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未来的建议。 COVID-19大流行影响了医疗系统的许多活动,包括肿瘤药物研发。为...

小孩子经常咳嗽 也有可能是肿瘤找上门

分享到:

小孩子经常咳嗽 也有可能是肿瘤找上门

4岁患儿咳嗽4个多月,CT提示其左侧后、上纵隔占位,左肺上叶膨胀不良。于是进行全麻后左上纵隔肿物切除术,发现后上纵隔有实性肿物,其体积大小约为4cm×4cm×4.5cm,包膜完整,呈银白色,发自左侧T2~T4椎间孔神经。最后将肿物切除。那么,该患者患的是&h...

23岁女孩右乳疼痛且有肿块 不是恶性肿瘤而是…

分享到:

23岁女孩右乳疼痛且有肿块 不是恶性肿瘤而是…

23岁女性,右侧乳房疼痛和发热2天。右侧乳房外上1/4象限有一4cm×4cm的硬化区,右侧腋窝有孤立的小淋巴结。外周血涂片查见活动的微丝蚴、FNAC发现微丝蚴。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23岁。症状:右侧乳房疼痛和发热2天。既往史:无...

老爷爷脑部肿瘤切除后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 地塞米松治疗带来副作用

分享到:

老爷爷脑部肿瘤切除后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 地塞米松…

70岁男性,3个月前,行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切除术,目前服用地塞米松。渐进性呼吸急促7周,大便出血,脐周不适。皮质激素类应用会产生哪些副作用?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70岁。症状:渐进性呼吸急促7周,大便出血,脐周不适。既往史:3个月前,行脑多形性胶质...

肿瘤患者出现HBV再激活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分享到:

肿瘤患者出现HBV再激活怎么办?答案在这里!

肿瘤患者合并肝炎时,临床治疗难度增大,如何选择治疗方案?请看以下案例。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子宫、肝脏占位3天”于2015年5月4日首次入本院。患者因“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个月余”就诊。PET-CT示:①双侧颌下、右侧颈部上组、左侧...

三种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治疗的JIA儿童:新发葡萄膜炎的发生率知多少

分享到:

三种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治疗的JIA儿童:新发葡萄膜…

2020年6月,发表在《Rheumatology (Oxford)》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三种主要的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儿童中的新发葡萄膜炎发生率。 目的:描述并比较使用甲氨蝶呤(MTX)、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JIA儿童新确诊葡萄膜炎的发生...

一文了解实体恶性肿瘤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分享到:

一文了解实体恶性肿瘤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2020年5月,美国学者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全国住院患者样本(NIS)数据库的分析,考察了实体恶性肿瘤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IT)的发生率和结局。 HIT是肝素制品的免疫调节不良反应,特征为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血栓形成。本研究旨在确定实体恶性肿瘤相关的住...

小男孩持续头痛别轻视 可能是肿瘤来敲门

分享到:

小男孩持续头痛别轻视 可能是肿瘤来敲门

5岁男孩,一天前无明显诱因额部持续胀痛,当时没有给予治疗。次日头痛症状仍然没有缓解,且进食后呕吐,精神状态差。入院后,经查体发现问题不简单…… 【病例介绍】 男,5岁,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额部持续胀痛,当时未予特殊治疗。今日仍有头...

胸腺肿瘤术后还有必要做辅助治疗吗?别急 专家这样说

分享到:

胸腺肿瘤术后还有必要做辅助治疗吗?别急 专家这样说

胸腺肿瘤患者术后要不要辅助治疗来防止复发?随访期要不要频繁复查?多长时间复查一次?不要纠结,中国专家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发表了关于胸腺肿瘤复发预测模型及其对术后管理意义的研究,首次建立的预测模型,回答了上述疑问。 胸腺肿瘤罕见 术后...

反复头晕或许不是高血压惹的祸 有可能是肿瘤作祟

分享到:

反复头晕或许不是高血压惹的祸 有可能是肿瘤作祟

55岁女性,高血压病史十余年,约半年前呈现间断性头晕,时而加重,持续半小时后可自行逐渐缓解,于生气、便秘时可出现发作性头痛,持续约2~3天后缓解。即便上述症状有进行性加重趋势,患者仍未重视,直到症状明显加重。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该患者竟是&hellip...

“菌”无处不在!Science:肿瘤内存在大量细菌 或成“帮凶”

分享到:

“菌”无处不在!Science:肿瘤内存在大量细菌 或成…

细菌真的是无孔不入,在日常食用的水果中,在呼吸的空气中,甚至和人类细胞之间都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发现,人类的肿瘤里存在大量细菌,且因肿瘤的种类而...

一文了解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分享到:

一文了解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药物流行病学调查可量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频率,及其发生的决定因素和严重程度。目前,很少有研究系统收集化疗后不良反应数据的研究。2020年4月,法国学者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上的一项研究则对此作了补充。 目的:研究人员旨在基于癌症登记数据评估化疗后严...

49岁男性精神错乱癫痫发作 暴力行为竟是肿瘤作怪

分享到:

49岁男性精神错乱癫痫发作 暴力行为竟是肿瘤作怪

49岁男性,因精神错乱、暴力行为和癫痫发作就诊。半年前,有背下部疼痛,诊为精原细胞瘤。检验结果显著减低的有:随机和空腹血浆葡萄糖(GLU),睾酮(T)。显著增高的有:C肽(Cp)、胰岛素(INS)和胰岛素原(pro‐INS);轻度增高的有:促黄体素(LH)和卵泡刺激...

非亲缘供体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GVHD预防:ATG可助力标准治疗

分享到:

非亲缘供体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GVHD预防:AT…

2020年2月,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发表在《Lancet Haematol》的一项随机、开放性、多中心、3期试验的最终分析,考察了进行非亲缘供体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添加到标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vs仅标准治疗是否存在差异。 背景...

上海孟超肿瘤医院试运行 弘扬吴孟超精神

分享到:

上海孟超肿瘤医院试运行 弘扬吴孟超精神

6日上午,按国际一流标准建设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上海孟超肿瘤医院试运行。目前医院实行全预约制。开院首日,就有不少外地患者前来就诊。 石女士患有宫颈癌,此前在湖南等地医院治疗过,但效果不明显,为此,她特意坐了14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上海孟超肿...

实体肿瘤老年患者:营养因素如何影响化疗毒性?

分享到:

实体肿瘤老年患者:营养因素如何影响化疗毒性?

2020年4月,美国学者发表在《Cancer》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实体肿瘤老年患者营养因素和化疗毒性的相关性。 背景:营养状态可直接影响老年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评估了治疗前体重指数(BMI)、白蛋白水平和治疗前6个月意外减重(UWL)与化疗毒性的相关性。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 不合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死亡风险高

分享到: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 不合理经验性抗生…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降低粒缺相关感染带来的死亡风险。2020年3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合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IEAT)可影响与铜绿假单胞杆菌相关血流感染(BSI)的高危患者的...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 不合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死亡风险高

分享到: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 不合理经验性抗生…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降低粒缺相关感染带来的死亡风险。2020年3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合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IEAT)可影响与铜绿假单胞杆菌相关血流感染(BSI)的高危患者的...

血液肿瘤患儿侵袭性真菌疾病 艾沙康唑安全有效

分享到:

血液肿瘤患儿侵袭性真菌疾病 艾沙康唑安全有效

艾沙康唑(ISA)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其在儿童血液肿瘤中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尚不明确。2020年2月,意大利学者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对此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艾沙康唑在儿童血液肿瘤中是有用和安全的,但需要进一步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肿瘤患者 抗生素别滥用

分享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肿瘤患者 抗生素别滥用

2020年3月,美国学者发表在《Clin Infect Dis》上的一项研究,探究了门诊肿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ISs)患者抗生素治疗的管理,结果显示,约三分之一的门诊肿瘤患者被开具了抗生素治疗URISs。 背景: URISs的门诊抗生素处方是抗菌药物管理的首要目标,但尚未针对癌症...

划重点!肿瘤和非肿瘤儿童患者庆大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分享到:

划重点!肿瘤和非肿瘤儿童患者庆大霉素的药代动力学…

在接受肿瘤治疗的儿童中观察到脂肪百分比明显高于未接受肿瘤治疗的儿童。2020年1月,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一项研究,以正常脂肪质量(NFM)为体重描述指标,评估了肿瘤和非肿瘤儿科患者庆大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及个体化剂量要求。结果显示,相...

血液恶性肿瘤和HCT:艾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 不优于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和HCT:艾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 不…

艾沙康唑(ISA)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新一代药物,目前是一线指南的治疗首选药物,但它预防的作用和地位尚不明确。2020年2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ISA与泊沙康唑、伏立康唑预防的效果。结果显示,ISA预防的效果并不优于泊沙康唑与伏...

邓朝胜教授: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概况

分享到:

邓朝胜教授: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概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自从1865年Trousseau首次描述由于内脏肿瘤引起的上下肢端特发性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开始,恶性肿瘤合并血栓...

晚期实体器官恶性肿瘤:与化疗相比 免疫疗法不良事件风险较低

分享到:

晚期实体器官恶性肿瘤:与化疗相比 免疫疗法不良事…

免疫治疗的出现,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2020年1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又带来了安全性方面的好消息。对于晚期实体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与传统化疗相比,免疫疗法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风险较低相关。 背景:免疫治疗药物是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

肿瘤君感染新冠肺炎风险更高 病情恶化速度更快

分享到:

肿瘤君感染新冠肺炎风险更高 病情恶化速度更快

新冠肺炎疫情下,癌症患者是一类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因化疗或原发病导致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受损,癌症患者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且预后较差,但鲜有人关注这一群体。2020年2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篇文章,针对新冠肺炎癌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

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进行化疗 如何控制血糖?

分享到:

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进行化疗 如何控制血糖?

56岁女性,因“子宫内膜癌术放化疗后11年,末次化疗后10个月余”于2014年10月9日入院,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术后双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化疗后rⅣ期及2型糖尿病。肿瘤化疗合并糖尿病,应注意些什么? 患者,女性,56岁,患者因“子宫内膜癌术放化疗后...

III期结肠癌辅助治疗后:循环肿瘤DNA分析可预测复发风险

分享到:

III期结肠癌辅助治疗后:循环肿瘤DNA分析可预测复发…

部分III期结肠癌患者,标准辅助治疗后复发风险仍然较高。2019年10月,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研究显示,手术后循环肿瘤DNA(ctDNA)分析,或可帮助识别处出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 重要性:III期结肠癌患者,可通过辅助化疗根除微小残留病灶来预防复发。但是,哪些...

头颈疼痛低钠血症 肿瘤转移真糟心

分享到:

头颈疼痛低钠血症 肿瘤转移真糟心

53岁女性,不明原因头部、颈部疼痛,晕厥一次。CSF葡萄糖(GLU)减低、总蛋白(TP)和WBC增高;血浆葡萄糖(GLU)轻度增高;入院后10天,血钠(Na+)减低、癌抗原27.29(CA27.29)增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53岁。症状:主诉不明...

外伤后持续腰痛8个月 竟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作祟

分享到:

外伤后持续腰痛8个月 竟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作祟

71岁女患者,8个月前因外伤腰部开始疼痛不适,且行走受限,自行敷贴膏药能稍稍缓解。3个月前再次扭伤腰部,自行膏药治疗无效,前往县医院拍片显示腰椎压缩性骨折。因此前往上级医院就诊。进一步检查发现,竟是一种恶性肿瘤在作祟。 患者,女,71岁,汉族人。主诉:外...

49岁男子疲劳骨痛 低钠血症背后是恶性肿瘤作怪

分享到:

49岁男子疲劳骨痛 低钠血症背后是恶性肿瘤作怪

49岁男性,不适、疲劳、骨痛。有进展性骨髓瘤史4年。总蛋白(TP)增高,Na+、Cl-和AG减低。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49岁。症状:不适、疲劳、骨痛。近期用吗啡、帕米膦酸二钠和放射治疗。既往史:有进展性骨髓瘤(IgG‐λ型)史...

放疗有望让“冷肿瘤”患者不再跌足长叹:为何我无缘帕博利珠单抗!

分享到:

放疗有望让“冷肿瘤”患者不再跌足长叹:为何我无缘…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是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不过,由于许多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冷肿瘤”,即肿瘤周围没有炎症细胞,让免疫治疗英雄无用武之地。高剂量放疗可增加肿瘤抗原释放,增强...

寻找“肿瘤作案”证据 这位病理医生将工作做到极致

分享到:

寻找“肿瘤作案”证据 这位病理医生将工作做到极致

病理科是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室之一,病理诊断是医院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病理科诊断水平的高低或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但这里又是一个略带神秘的地方。“一摞片子,从头看到尾,从早看到晚,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主任周成军说,&...

34岁男性因咳嗽咯血入院 肺炎?肺结核?肿瘤?

分享到:

34岁男性因咳嗽咯血入院 肺炎?肺结核?肿瘤?

34岁男性,因咳嗽咯血入院。一般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检查显示双肺见散在多发斑片状影,以右肺中叶及左上肺前段明显,病灶内密度不均,见“空气支气管征”,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考虑为肺炎。后行FDG PET/CT,发现另有病因。 病史 男...

阿哌沙班和达肝素在活跃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

分享到:

阿哌沙班和达肝素在活跃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中…

2019年10月,美国学者发表在《J Thromb Haemost》的一项研究,考察了阿哌沙班和达肝素在活跃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VTE)中的应用。 背景:低分子肝素是指南认可的癌症相关VTE治疗方法。虽然阿哌沙班被批准用于急性VTE的治疗,但支持其在癌症患者中使用的数据有...

56岁男性不能行走 低钠血症原来是肿瘤引起

分享到:

56岁男性不能行走 低钠血症原来是肿瘤引起

56岁男性,不能行走,脊柱侧凸。钠(Na+)、清蛋白(A)、阴离子间隙(AG)、清/球蛋白比(A/G)显著减低。患者血清Na+浓度减低是真的低钠血症吗?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56岁。症状:未有主诉。既往史:未提供。体格检查:不能行走,脊柱侧凸。其他检查:骨...

大师陨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胡亚美院士病逝

分享到:

大师陨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胡亚美院士病逝

“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当医生。”10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亚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在生命的尽头,胡亚美院士选择将遗体捐献给首都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一...

CSCO 2019最全盘点来了!看肿瘤领域最强大脑的真知卓见 了解未来新风向

分享到:

CSCO 2019最全盘点来了!看肿瘤领域最强大脑的真知…

攻克癌症,进入“无癌”时代,是人类亘古未变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医疗领域的学者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2019年9月19日,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CSCO2019)召开,国内肿瘤领域的“最强大脑”齐聚厦门,就他们探索到...

从土炕上给患者切肿瘤到智慧医疗 89岁医生坚守初心坚持工作

分享到:

从土炕上给患者切肿瘤到智慧医疗 89岁医生坚守初心…

新中国成立那年是她在医学院读书的第一年,此后,她经历并见证了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她就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终身医学专家张默道。 张默道,1930年5月出生,现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终身医学专家。她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SGLT-2抑制剂不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

分享到:

SGLT-2抑制剂不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潜伏期,长期使用SGLT-2抑制剂治疗时,是否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率,尚且未知。2019年8月,在《Diabetes Obes Metab》杂志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对此做了评估。 目的:该随机试验的Meta...

想向肿瘤生长的“土壤”开炮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享到:

想向肿瘤生长的“土壤”开炮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颗种子能否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既取决于种子的好坏,也取决于土壤的肥沃与否。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也是如此。 肿瘤的发生不仅涉及肿瘤细胞,还涉及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产生和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系统和免疫细胞的演变,来共同发挥作用。 肿瘤...

医生边剖腹产边救肿瘤胎儿 真牛

分享到:

医生边剖腹产边救肿瘤胎儿 真牛

医生创造手术奇迹的时刻总会带给人们感动和欣慰,同时也显示出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医生技术的精湛。最近,浙大儿童医院和浙大妇产科医院的专家们成功开展了首例院间产时多学科手术。边剖腹产边为宝宝做肿瘤手术,真牛! 产检得知宝宝患肿瘤 已经怀孕37周的孕妈小徐...

肿瘤医学大腕点赞的这家医院 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医院的认知

分享到:

肿瘤医学大腕点赞的这家医院 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医院…

“真的让我很惊讶,建得太好了,完全颠覆了我对国内医院的认识。”数位国内顶尖的肿瘤医学大腕如是说。此外,这家医院也成了影视剧“网红”拍摄基地,3年拍了7部电影、6部电视连续剧。作为海南省政府2015年建设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这到底是哪家...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硼替佐米每周一次vs每周两次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硼替佐米每周一次vs每周两次

2019年6月,中国学者发表在《Pharmacotherapy》的试验序贯分析(TSA)的Meta分析,调查了每周一次vs每周两次硼替佐米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旨在比较每周一次vs每周两次硼替佐米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

肿瘤医生谭文勇:临床和科研是肋下双翼 缺一不可

分享到:

肿瘤医生谭文勇:临床和科研是肋下双翼 缺一不可

做一名优秀的医生不易,做一名杰出的科研人员也不易。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谭文勇,既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从事肿瘤诊疗18年,为超过3000名癌症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又是一名硕果累累的科研人员,发表了50余篇肿瘤专业论文。2018年,他被评为广...

心脏移植后:西罗莫司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低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分享到:

心脏移植后:西罗莫司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低于钙调磷酸…

2019年6月,发表在著名期刊《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免疫抑制(IS)治疗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换药为西罗莫司(SRL),是否与心脏移植(HT)后恶性肿瘤风险降低相关。 背景:恶性肿瘤是心脏移植(HT)后晚...

ASCO2019落幕 肿瘤领域频传捷报

分享到:

ASCO2019落幕 肿瘤领域频传捷报

肿瘤界的年度盛典——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如期(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大会上群贤毕至,带来了肿瘤领域的众多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落幕 突破性研究结果仍余音绕梁 如今大会虽已落下帷幕,但余音绕梁不绝,不少研究结果业内的同仁...

血液肿瘤突变负荷是否可辨别抗PD-1/PD-L1有获益的NSCLC患者?

分享到:

血液肿瘤突变负荷是否可辨别抗PD-1/PD-L1有获益的NS…

2019年2月,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使用二代癌症基因测序面板评估血液肿瘤突变负荷,是否可作为辨别抗PD-1/PD-L1有获益的NSCLC患者的一个潜在生物标志物。 重要性: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或肿瘤基因高通量检测(CGP)评估的肿瘤突变负荷(TMB)...

消化道肿瘤: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术后5年生存率吗?

分享到:

消化道肿瘤: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术后5年生存率吗?

2019年4月,发表于《JAMA》上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考察了补充维生素D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 重要性:考虑到观察性研究的阳性结果,开展维生素D补充剂对癌症患者二级预防的随机临床试验是必要的。 目的:考察术后维生素D3补充剂能否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

便血1年余2次都误诊为克罗恩病 却是一种要命的罕见肿瘤

分享到:

便血1年余2次都误诊为克罗恩病 却是一种要命的罕见…

42岁男性,1年多前开始反复排少量鲜红色血便。半年前突然开始排大量红色血便,伴晕厥。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示盲肠、横结肠巨大溃疡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克罗恩病可能性大”。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仍反复腹痛、血便。3月前来大医院进一步诊治,再次诊断...

震惊!实体肿瘤化疗导致tMDS/AML风险激增

分享到:

震惊!实体肿瘤化疗导致tMDS/AML风险激增

2018年12月,美国学者发表在《JAMA On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当今实体肿瘤化疗与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髓性白血病(tMDS/AML)的发生的相关性。 重要性:tMDS/AML较罕见,通常是化疗(包括某些烷基化剂、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铂化合物)的致命并发症。随...

肿瘤科中医用自制水蜜丸治不孕不育 超范围执业罪+制售假药罪?

分享到:

肿瘤科中医用自制水蜜丸治不孕不育 超范围执业罪+制…

近日,微博认证为泌尿外科执业医师的“大V”@成都下水道,在网上手撕@中医张少聪,指责其身为肿瘤科医生,却在网上宣传并售卖其自制的“水蜜丸”治疗不孕不育,言语之下称张少聪为“骗子”。据了解,张少聪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某医院...

站在肿瘤界“奥斯卡”讲台侃侃而谈 没人知道他正在死亡边缘

分享到:

站在肿瘤界“奥斯卡”讲台侃侃而谈 没人知道他正在…

2018年6月,在第53届芝加哥美国临床肿瘤大会上,在这个被称为肿瘤界“奥斯卡”的讲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王磊,着西装、打领带、身材挺拔,在世界近万名肿瘤专家学者的注视下,全程英文侃侃而谈自己的学术成果。台下的同仁可能没人想到,这也是一...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二次实体肿瘤的发生率和结局…

分享到: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二次实体肿瘤的发生率和结局…

2018年11月,发表于《JAMA Oncol》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欧洲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二次实体肿瘤(SSC)发生率和结局。 目的:HSCT后SSC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已有记录。HSCT后,发展为SSC患者的临床结局数据是有限的。 设计、地点和受试者:这项队列研究使用了40...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产ESBL大肠杆菌菌血症 如何用药?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产ESBL大肠杆菌菌血症 如何用药?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造成的感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见。使用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巴唑坦作为产ESBL大肠杆菌菌血症的经验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大部分未知。2019年1月,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一项单中心、回...

转移性肿瘤治疗后发现是良性 虚惊一场医院担责吗?

分享到:

转移性肿瘤治疗后发现是良性 虚惊一场医院担责吗?

为了表现对员工的关怀,很多单位会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去年6月,江苏溧阳市民王先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经过CT检查,医生考虑转移性肿瘤的可能,建议王先生住院治疗。这个结果宛如晴天霹雳,让王先生一家都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治疗后,医院检查的结论是“...

中科院肿瘤医院付凤环:让医生成为健康信息生产的主力军

分享到:

中科院肿瘤医院付凤环:让医生成为健康信息生产的主…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人,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专业的健康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付凤环表示,医生群体是健康传播的主力,医院要与媒体联手,打造健康传播主阵地。 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成为当今人们生活...

直接口服抗凝药会增加脑肿瘤患者颅内出血风险吗?

分享到:

直接口服抗凝药会增加脑肿瘤患者颅内出血风险吗?

2019年1月,发表于《J Thromb Haemost》上的一项研究,考察了脑肿瘤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的颅内出血(ICH)风险。 概要:ICH在脑肿瘤患者中是常见的。研究者比较DOACs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的ICH率。在原发性脑肿瘤中,DOACs与较低的ICH率相关。DOACs似乎对...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初级真菌预防 13种疗法中脱颖而出的是…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初级真菌预防 13种疗法中脱颖而出…

2018年7月,台湾学者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网络Meta分析,比较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初级真菌预防。 背景: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的初级真菌预防,目前一些新的抗真菌药物已经变得可及。研究者旨在综合...

《人间世2》回归 聚焦骨肿瘤孩子的脆弱与坚强

分享到:

《人间世2》回归 聚焦骨肿瘤孩子的脆弱与坚强

2016年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在豆瓣上有25292人评价,评分高达9.6分,83%的人给出五星。时隔两年,《人间世》于新年第一天回归,还是熟悉的“配方”。刚播出第一集,评分已高达9.6分,观众直言看到泪奔。第一集将镜头对准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房的...

金庸迷王燕“斗瘤”:大侠精神对付肿瘤 小女子的温柔抚慰伤痛

分享到:

金庸迷王燕“斗瘤”:大侠精神对付肿瘤 小女子的温…

妇科肿瘤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疾病,可以生长在女性生殖器的任何部位,在众多复杂手术中虽然不是最难的,但对于很多女性患者来说这些肿瘤器官就是她们的生命。在妇科肿瘤领域,有这样一位医生,有着“大侠”的英勇豪情与“小女子”的善良温柔,是患...

营养干预能抗肿瘤?能延长寿命?

分享到:

营养干预能抗肿瘤?能延长寿命?

有研究证明,依靠营养干预的作用,能控制或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达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目的。2018年11月,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的一项5.25年中国林县营养干预试验的25年试验后随访调查了,营养干预对总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影响。 背景:观察到硒、维生...

“追杀”恶性肿瘤第一元凶—肺癌

分享到:

“追杀”恶性肿瘤第一元凶—肺癌

每年11月为“全球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为“国际肺癌日”。这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11月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提高人们对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从而有效地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

王宝成教授:肿瘤发病与诊治现状及规范肿瘤免疫治疗的意义

分享到:

王宝成教授:肿瘤发病与诊治现状及规范肿瘤免疫治疗…

本期导读: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抗癌武器中最亮的一颗星,改变了整个癌症治疗的格局,方兴未艾,前景无限。医纬达特地邀请了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宝成教授,推出了《肺癌免疫治疗与中国的肿瘤免疫治疗进展—王宝成教授专访》系列讲座。第1讲,王宝成教授...

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 新增12种抗肿瘤用药

分享到:

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 新增12种抗肿瘤用药

10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新版药品目录主要是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基本药物增加了165种,从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突出常见病、慢性病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 2018年版目...

清除人体“杂草” 肿瘤免疫治疗的神奇之处

分享到:

清除人体“杂草” 肿瘤免疫治疗的神奇之处

肿瘤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在它面前,人类是无助和渺小的,哪怕是曾经叱咤政坛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2015年8月,91岁的卡特宣布自己确诊为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且已转移至脑部,病情不容乐观。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无力回天之时,12月6日,接受新药并结合手术、放疗...

49岁肿瘤大家去世!论文、名誉、头衔…通通成浮云

分享到:

49岁肿瘤大家去世!论文、名誉、头衔…通通成浮云

8月28日,又一名医生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去世,享年49岁。宋鑫是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物治疗中心的主任,他在今年首个“中国医师节”上荣获“中国医师奖”,曾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在国...

儿童使用TNFi增加恶性肿瘤风险?

分享到:

儿童使用TNFi增加恶性肿瘤风险?

2018年7月,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一项由美国学者进行的研究,考察了与儿童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相关的恶性肿瘤风险。 目的:确定与不使用TNFIi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儿童炎性肠病(pIBD)和儿童疱疹性银屑病(pPsO)相比,TNFI的使用是否与恶...

预测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生存期和胸膜固定术效果的标志物是…

分享到:

预测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生存期和胸膜固定术效果…

2018年6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项由英国、俄国、德国、美国等国学者进行的多队列分析,开发和验证了预测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生存期和胸膜固定术成功与否的应答标志物(PROMISE)。 背景: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的全球患病率一直在增长,但是计划治疗和理解疾...

2018 ASCO精彩回顾 生物标记物PD-L1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现状及展望

分享到:

2018 ASCO精彩回顾 生物标记物PD-L1在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问市以来,给多种组织学类型肿瘤患者带来了临床获益。然而,如何挑选合适的患者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一直是临床专家及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尽管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高表达的患者能从PD-1/PD-L1抑制...

早期乳腺癌:化疗使用和肿瘤科专家治疗建议的近期趋势

分享到:

早期乳腺癌:化疗使用和肿瘤科专家治疗建议的近期趋势

2018年5月,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早期乳腺癌化疗的使用和肿瘤科专家治疗建议的近期趋势。 背景:由于结局会随着时间改善,因此有关乳腺癌过度治疗的担心越来越多。然而,对近年来化疗使用和肿瘤专家治疗建议如何改变知...

恶性肿瘤出现转移就是晚期?不必如此悲观

分享到:

恶性肿瘤出现转移就是晚期?不必如此悲观

曾经,很多患者甚至医务人员认为恶性肿瘤如果出现转移,就到了肿瘤晚期,治疗上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放弃治疗。近年来,医疗水平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因此,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理念应进一步更新。75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多发骨...

神经来源的腹膜后肿瘤 “金标准”治疗中注意哪些问题?

分享到:

神经来源的腹膜后肿瘤 “金标准”治疗中注意哪些问…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并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的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0%~80%。肿瘤可来源于其中的脂肪、结缔组织、神经、淋巴管等,因此肿瘤的病理分类甚多。50岁女性患有腹膜后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后神...

“手术做一半无肿瘤”续:医患达成赔偿协议

分享到:

“手术做一半无肿瘤”续:医患达成赔偿协议

4月23日,我网站题为《手术做一半无肿瘤 白挨一刀还是另有隐情?》的文章报道了“53岁的谢女士体检出‘肿瘤’,但手术做到一半又确认没有肿瘤”的遭遇。在“医调委”介入并“建议医院承担全责”的情况下,医患双方就赔偿金...

手术做一半无肿瘤 白挨一刀还是另有隐情?

分享到:

手术做一半无肿瘤 白挨一刀还是另有隐情?

肿瘤,一个太可怕的字眼,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如果听到自己得了肿瘤瞬间便会倒下。近日,53岁的谢女士体检出“肿瘤”,但手术做到一半又确认没有肿瘤,这种像“坐过山车”式的遭遇究竟是乌龙一场还是另有原因? 据媒体报道,谢女士此前一直在广州工...

疑似膀胱和盆腔肿瘤 其实是虚惊一场?

分享到:

疑似膀胱和盆腔肿瘤 其实是虚惊一场?

一名年轻男性“尿痛伴间断肉眼血尿”,入院诊断为疑似膀胱占位,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炎性假瘤。更罕见的是另一例:59岁男性因双侧腰部疼痛入院,影像学检查见双肾积水,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确诊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皆为疑似膀胱和盆腔...

罕见肿物患者同病不同命 怎样避免误诊为膀胱肿瘤?

分享到:

罕见肿物患者同病不同命 怎样避免误诊为膀胱肿瘤?

病例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0岁。 主诉:间歇性无痛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未予治疗,3~4天后血尿自行消失。2周前再次出现类似血尿,当地县医院B超检查发现膀胱顶部5cm×6cm低回声占位,...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结局:PICCs vs cCVCs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结局:PICCs vs cCVCs

2017年12月,发表在《Am J Hematol》上的一项大型多中心研究,考察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s)vs传统中心静脉置管(cCVCs)的临床结局情况。 背景:PICCs在超声引导下植入外周静脉(优先重要的一个),能提供中期中心静脉通路,且有较...

新年新气象!医生们暖心帮肿瘤患者“圆梦”

分享到:

新年新气象!医生们暖心帮肿瘤患者“圆梦”

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对新的一年默默许下了美好愿望。这些梦想或许不能实现但却会是一直激励着你向前的源源动力。但是有这么一批人,他们的梦或许很小, 或许很容易实现,但因为疾病的困然他们的小小心愿却久久不能实现。但近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

肿瘤医生对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几点建议

分享到:

肿瘤医生对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几点建议

2018年1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由意大利和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分析,考察了肿瘤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肿瘤医生在临床中的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背景:精神药物的使用,即具有抗抑郁(AD)特征的药物,是癌症患者精神疾病综合治疗中不可分割的一...

鉴别肿瘤干细胞 全新传感器火眼金睛

分享到:

鉴别肿瘤干细胞 全新传感器火眼金睛

大多数癌症死亡由复发或转移性肿瘤导致。常规治疗靶向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但无法根除高度耐药的肿瘤干细胞,最终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复发和扩散。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内的自组装和复杂性中心开发了首个显现肿瘤干细胞的荧光传感器。其在肺、中枢神经系统、...

骨盆肿瘤切除后:旷置术、髋关节融合or植入重建?

分享到:

骨盆肿瘤切除后:旷置术、髋关节融合or植入重建?

19岁男性患者,右髋部间断性疼痛2月余,活动后加重。活检病理结合影像,诊断为Ewing肉瘤。全麻下行骨盆Ⅱ区、Ⅲ区切除后,常见的处理方法有3类:第一种是髋关节旷置术,第二种是将股骨上端和髂骨残端进行融合,第三种是各种材料的假体植入或置换。对于年轻、长期生存...

94岁老人患恶性肿瘤 救她的竟是整形外科

分享到:

94岁老人患恶性肿瘤 救她的竟是整形外科

尽管医学技术日趋发达,但仍有一些病症难以治愈。不仅如此,因为受到技术的制约,一些高龄患者无法得到积极的救治只能采取保守治疗,最终等待他们的结局只会是“备受病痛折磨后离开人世”。近日,一名年94岁高龄的婆婆患有恶性皮肤肿瘤,在被多家医院拒绝...

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氟喹诺酮预防有何获益?

分享到:

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氟喹诺酮预防有何…

2018年1月,发表在《J Infect》的一项由意大利、以色列和瑞士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综述考察了氟喹诺酮(FQ)预防用于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的效果。 目的: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ECIL)2005推荐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使用FQ预防。鉴于抗菌药耐药性在全世界范...

血液学恶性肿瘤患者的经典抗菌疗法该何时停止?

分享到:

血液学恶性肿瘤患者的经典抗菌疗法该何时停止?

2017年12月,发表在《Lancet Haematol》上的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4期试验,考察了在血液学恶性肿瘤和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高风险患者中,根据临床方案停止经典抗菌治疗(EAT)且不考虑中性粒细胞恢复,是否能优化治疗的持续时间。 背景:在血液学恶性肿瘤患...

如何保证DPYD变异的肿瘤患者用药更安全?

分享到:

如何保证DPYD变异的肿瘤患者用药更安全?

2017年12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由荷兰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如何用DPYD基因型指导的剂量个体化改善氟嘧啶疗法的患者安全性,并呼吁药物标签更新。 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尤其是5-氟尿嘧啶(5-FU)和卡培他滨,常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乳腺癌、结直...

新型抗肾癌药物:抑制肿瘤生长有奇效!

分享到:

新型抗肾癌药物:抑制肿瘤生长有奇效!

众所周知,转移性肾癌基本上无法被治愈。尽管有十几种治疗方法和几种免疫疗法,但5年以上的生存率仍保持在10%左右。近日《th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型药物——HIF-2a抑制剂的初步研究成果,该药物在治疗转移性肾癌方...

罕见的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

分享到:

罕见的原发低度恶性骨肿瘤

造釉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胫骨和腓骨。好发年龄为20~50岁,男多于女。在临床上表现是什么?影像学特征又是什么?以下误诊误治病例,或许能给您启发——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1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下端疼痛16个月...

肿瘤治疗的心血管并发症:诊断、预防和管理的最佳实践

分享到:

肿瘤治疗的心血管并发症:诊断、预防和管理的最佳实践

2017年11月,美国科学家在《J Am Coll Cardiol》发表综述,介绍了肿瘤治疗的心血管并发症:诊断、预防和管理的最佳实践。 现代肿瘤治疗已经成功治愈了许多肿瘤,并且把绝症变成一种慢性病。由于肿瘤患者经常合并心脏病,因此来自于心脏病专家的建议将改善临床结局。...

骶骨肿瘤:手术方法虽多但问题不少

分享到:

骶骨肿瘤:手术方法虽多但问题不少

骶骨肿瘤的手术方法虽多,但问题不少,如大出血、大小便及性功能问题。如何保证手术安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请看以下病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3岁,主因右臀部及右腿疼痛3个月门诊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臀部及右下肢间断疼痛,行...

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分享到:

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特点是病史较短,病势凶险,肿瘤极具浸润性,常表现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率高。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但预后不佳。以下病例即为肾上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具体如下—— 【病例资...

6个月未查出病因 竟是罕见心脏肿瘤

分享到:

6个月未查出病因 竟是罕见心脏肿瘤

32岁女性患者入院前6个月出现阵发性咳嗽、气喘,曾予以支气管炎药物但未缓解。收治入院后,初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性大。后经心脏彩超和专家会诊,最终确诊为左心房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该病例系心脏原发肿瘤,实属罕见,术前不易确诊,因此患者病情延误,手术时已...

KWAR23抗体——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有力助手

分享到:

KWAR23抗体——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有力助手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显著但有限的成功,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肿瘤对治疗产生抗性。但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实验性抗体,通过靶向与肿瘤生长有关的较大范围内的免疫细胞来克服这个问题。相关报告发表在《PNAS》。 现有的肿瘤免疫疗法仅作用于疾病...

RA患者接受生物免疫调节剂治疗增加恶性肿瘤风险?

分享到:

RA患者接受生物免疫调节剂治疗增加恶性肿瘤风险?

2017年11月,发表在《JAMA Intern Med》的一项由瑞典科学家进行的全国队列研究,考察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托珠单抗、阿巴西普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恶性肿瘤风险的影响。 重要性:考虑到生物免疫调节剂(生物改善疾病的抗风湿药物[bDMARD...

好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

分享到:

好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

14岁男性患者确诊骨肉瘤,保肢手术的应用需考虑哪些问题?人工全股骨假体置换适应证是什么,又有何优缺点?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4岁,主因左大腿肿胀疼痛2个月收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运动后出现左大腿疼痛,活动后加重,近日逐渐肿胀,疼痛减轻。就诊当地医院...

肾上腺肿瘤术后出现肾上腺危象死亡1例

分享到:

肾上腺肿瘤术后出现肾上腺危象死亡1例

68岁男性,因“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B超发现双肾上腺肿物”入院。患者肾上腺肿瘤术后出现肾上腺危象死亡,死亡原因为何?该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8岁。 主诉: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B超发现双肾上腺肿物...

少见的骨恶性肿瘤

分享到:

少见的骨恶性肿瘤

皮质旁骨肉瘤作为一种少见的骨的恶性肿瘤,有哪些特点?其预后与什么相关?骨肿瘤的诊断一定要遵循什么原则?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1岁,因右股骨远端肿瘤术后2年,右窝疼痛肿胀1年半入院。 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疼痛,夜间疼痛明显,口服止痛药可缓解,...

甲基化抑制剂借免疫系统的“拳头”打击肿瘤

分享到:

甲基化抑制剂借免疫系统的“拳头”打击肿瘤

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和对现有药物的巧妙应用,日本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被批准的药物可以利用人体免疫系统的力量来对抗多种肿瘤。 药物5-aza-CdR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可导致白血病的血液疾病。它抑制DNA甲基化,阻止酶对基因组DNA进行化学修饰。这种修饰可以大大改...

EM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多数没用?

分享到:

EM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多数没用?

2017年10月,发表在《BMJ》的一项2009~2013年批准药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抗肿瘤药物对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获益的证据可及性。结果表明,EMA2009~2013年间批准的大部分抗肿瘤药物进入市场时缺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证...

伏立康唑诱发血液肿瘤患者QT延长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分享到:

伏立康唑诱发血液肿瘤患者QT延长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2017年9月,发表在《Eu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由以色列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伏立康唑诱发血液肿瘤患者QT延长的临床特征和风险因素。 目的:伏立康唑的心脏毒性主要在伏立康唑治疗与TdP相关的轶事病例中报道。然而,鉴于出版物固有的积极报道的偏倚以及伏立康...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图谱

分享到: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图谱

40岁女性确诊肾上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前准备和手术具体步骤,详见以下手术图谱—— 一、病例资料 女性,40岁,头晕、手足麻木6个月,CT检查发现左肾上腺直径1.8cm占位病变(图5-2-1),体检血压185/100mmHg,血钾2.3mmol/ml,术前诊断肾上腺原发性醛...

肾癌与肾盂肿瘤 傻傻分不清

分享到:

肾癌与肾盂肿瘤 傻傻分不清

74岁女性,主诉“无痛性肉眼血尿3周”,体格检查均正常,辅助检查中心电图、胸片、B超均未见异常,仅CT显示左肾中极皮质内见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初步诊断为左肾占位,左肾癌?实际情况如何呢?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4岁。 主诉:...

科学家发现阻止儿童肿瘤生长的全新方法

分享到:

科学家发现阻止儿童肿瘤生长的全新方法

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化合物AZD6738能够减缓小鼠模型中一些儿童型肿瘤的生长。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为何化学物质的应用代表了治疗儿童肿瘤生长的一种全新方法。 既往研究表明,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极...

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分享到:

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是肉瘤,其又分为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病史和相关检查 患者,男性,67岁,因右心衰竭入院治疗,行超声检查。 超声图片 如图2‐1‐259。 超声描述 右心室内可见一中等回声实性肿块,表面不平...

这种良性肿瘤虽然诊断困难 但可自愈

分享到:

这种良性肿瘤虽然诊断困难 但可自愈

骨样骨瘤作为一种骨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其特征性表现为何?骨样骨瘤发病率约占良性骨肿瘤的多少?此病虽经数年后有可能骨化自愈,但为何一般发现后均行手术治疗? (1)病例介绍 :患者,11岁,主因腰痛6个月,加重4个月,门诊收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

这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 您认识吗?

分享到:

这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 您认识吗?

2002年WHO对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定义是局部侵袭性、不成熟的血管肿瘤,特点是Kaposi肉瘤样束状梭形细胞生长为主的结构。该病发病率极低且无人种易感倾向。该病最常见发生于哪些部位?病理特点为何?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8岁,主因左大腿远端后侧及窝部疼...

疑似肾囊实性肿瘤 实则……

分享到:

疑似肾囊实性肿瘤 实则……

63岁女性,体检发现右肾实性占位3个月。下一步该进行哪些检查?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3岁。 主诉:体检发现右肾实性占位3个月。 现病史:常规体检B超发现右肾实性占位。无血尿、尿频、腰痛等不适。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体温:36.3...

10秒开处方?人机对垒看肿瘤 电脑胜

分享到:

10秒开处方?人机对垒看肿瘤 电脑胜

自2013年,电脑医生沃森登上医疗舞台,它既是癌症诊断专家,又是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管理的专业人士。从此,计算机辅助诊断翻开新的一页,正式迈入“沃森时代”。近日,这位电脑医生又为自己赢来了一片掌声。 据了解,近日,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进行了一...

年龄对于这一肿瘤的诊断非常重要

分享到:

年龄对于这一肿瘤的诊断非常重要

23岁女性患者,主因腰痛5个月,加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20 余天,门诊收入院。CT 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胸11 椎体骨巨细胞瘤。脊柱肿瘤少见,原发性脊柱肿瘤更少见。年龄对于脊柱肿瘤诊断非常重要,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主因腰痛5...

3D肿瘤全组织活检 检测癌症不再愁!

分享到:

3D肿瘤全组织活检 检测癌症不再愁!

瘤内异质性是诊断和治疗癌症患者时的关键因素。基因测序的进展已经揭示了癌症细胞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背景,但对于实体瘤中瘤内异质性的表型和空间分布所知甚少。 近日,瑞典科学家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文介绍,清除实体瘤的3D光片照明显微镜能在全福...

肿瘤药剂师在药房中服务有哪些作用?

分享到:

肿瘤药剂师在药房中服务有哪些作用?

2017年4月,发表在《J Oncol Pharm Pract》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药剂师在肿瘤药房服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许多肿瘤药剂师参与到口服化疗项目、疗程疗法管理(MTM)和/或协作实践协议(CPAs),但存在感知障碍,应该努力增加这些服务对患者护理影响的前瞻性报道和评估...

在计算机化治疗下 肿瘤药剂师还需确保给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吗?

分享到:

在计算机化治疗下 肿瘤药剂师还需确保给药的安全性…

2017年1月,发表在《J Oncol Pharm Pract》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在计算机化医生医嘱的癌症治疗过程中,肿瘤药剂师是否应该确保癌症化疗给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肿瘤药剂师应该继续确保癌症化疗给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背景: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

左腰背部酸胀感1年余 居然是肿瘤

分享到:

左腰背部酸胀感1年余 居然是肿瘤

老年女性,左腰背部酸胀感1年余,未行特殊处理,无腹痛等不适,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影像学发现胰腺尾部占位,如何进一步明确病变来源及性质? 患者,女,63岁,汉族人。主诉:左腰背部酸胀感1年余。 入院情况: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背...

确诊左心房罕见恶性肿瘤 超声心动图捕获线索

分享到:

确诊左心房罕见恶性肿瘤 超声心动图捕获线索

中年女性,因反复咳嗽2个月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黏液瘤、少量心包积液,行手术切除肿物,结合病理报告最终确诊为左心房内膜肉瘤侵及肺静脉。由此罕见病例引发深入思考:内膜肉瘤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怎样鉴别诊断心脏内异常回声超声心动图? 病例摘要 女性,54岁...

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受限 突破竟靠一种孤儿药

分享到:

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受限 突破竟靠一种孤儿药

为了对抗难以治愈的肿瘤,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抗肿瘤血管生成就是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策略。虽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杀灭肿瘤,但由于耐药性,这种策略的疗效受到限制。近日,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种改善抗血管生成疗效的潜在策略,可...

多发热区一定意味着转移性骨肿瘤?

分享到:

多发热区一定意味着转移性骨肿瘤?

看了以下老年女性的全身骨显像和胸部SPECT/CT融合骨显像,您能作出诊断吗? 【病例14】 1﹒病史和检查目的 患者女,72岁,12年前左乳腺癌术,15年前左甲状腺癌切除术。自诉1年前脊柱摔跤骨折,1个月前摔跤,坐地上,不能走路。胸片显示T12~L1轻度楔形改变,T11椎体...

面部水肿竟有可能是肿瘤的前兆!

分享到:

面部水肿竟有可能是肿瘤的前兆!

男57岁,起初仅面部水肿,其他未显示异常未予特殊处理,之后面部水肿有加重趋势,病情不断加重,最后竟诊断为纵隔肿瘤,伴附近淋巴结转移,已无法手术治疗。其疾病是怎样一步步恶化的呢?为何自初诊至明确诊断经历了3~4个月的时间? 一位男性病人,57岁。因一个半月...

欧洲年轻肿瘤学家职业倦怠情况如何?

分享到:

欧洲年轻肿瘤学家职业倦怠情况如何?

2017年4月,《Ann Oncol》上发表了欧洲肿瘤医学会(ESMO)年轻肿瘤学家委员会倦怠调查的结果。 背景:医疗行业的职业倦怠会对患者治疗质量、职业满意度和个人生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研究者旨在考察年龄≤40岁的欧洲肿瘤学家(YOs)中倦怠的发生率、可能影响职业倦...

曹泽毅教授:HPV感染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

分享到:

曹泽毅教授:HPV感染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

多数HPV 引起良性或非肿瘤性病变。与HPV 有关的妇科肿瘤主要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为数不多的HPV 研究也已涉及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和外阴癌。有报道卵巢癌组织中HPV16、18 的检出率分别为21%~46%和35.7%,且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无关;而正常卵巢...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重度血小板减少 发生VTE要不要抗凝?

分享到: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重度血小板减少 发生VTE要不要抗凝?

2017年11月,发表在《Leuk Lymphoma》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恶性血液肿瘤患者重度血小板减少期间,治疗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抗凝策略。 在重度血小板减少时,使用抗凝治疗VT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清楚。在本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

肿瘤治疗新希望——金纳米颗粒

分享到:

肿瘤治疗新希望——金纳米颗粒

金作为一种贵金属在金融和首饰行业广泛应用,深受公众喜爱。最近,科学家又把注意力转向金纳米颗粒用于医疗的可能性。英国和西班牙一项最新联合研究表明,金纳米颗粒有望提升癌症药物疗效。而我国科学家则提出了一种光控诱导小尺寸金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内选择性聚集...

抗癌机制新发现 能使肿瘤小一半

分享到:

抗癌机制新发现 能使肿瘤小一半

癌症是人类医学史上一大考验,其难以治愈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癌症细胞能“劫持”正常的细胞成分并将其从有用的转化为对人体致命的。因此,癌症可以使重要的、自然的细胞类型对抗人体。近日,发表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

这种肿瘤多见于女性 常因上腹部隐痛或体检发现

分享到:

这种肿瘤多见于女性 常因上腹部隐痛或体检发现

60岁女性,腹部包块2个月余。无恶心、腹胀及疼痛不适。腹部超声示腹膜后混合性包块,与胰尾分界不清。CT动态增强和病理结合,揭开这一多见于女性的肿瘤的“面纱”。 1.临床资料 病例4-1-35,女性,60岁,腹部包块2个月余。无恶心、腹胀及疼痛不适。腹部超...

胡艳萍教授: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肺毒性及处理

分享到:

胡艳萍教授:恶性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肺毒性及处理

靶向药物的肺毒性包括急性和亚急性肺炎、肺泡出血、咯血、胸膜渗出、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等。其中间质性肺炎是靶向药物严重的毒副反应之一,因此一旦发现肺部相关症状,临床医师需要特别警惕。 一、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

肿瘤发光技术令隐藏的癌症细胞无所遁形

分享到:

肿瘤发光技术令隐藏的癌症细胞无所遁形

当联合使用分子成像(IMI)(通过使用对比剂使肿瘤细胞在手术过程中发光)和术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外科医生能够识别和移除肺癌患者更多数量的癌结节。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Abramson癌症中心(ACC)的该项研究首次显示如何有效地联合使用IMI与肿瘤发光剂来结...

3D打印全颈椎+切除肿瘤 世界首例在我国

分享到:

3D打印全颈椎+切除肿瘤 世界首例在我国

3D打印技术的火热程度自不必说,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比如在医疗中,可谓掀起了革命。这不,又有一位患者因3D打印技术获益: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外科(长征脊柱肿瘤中心)肖建如教授研发团队为患有颈椎巨大软骨肉瘤的28岁患者小文实施了首例6节段颈椎切除术,并为她安装...

不含金属的MRI造影剂 长时间肿瘤成像还无害

分享到:

不含金属的MRI造影剂 长时间肿瘤成像还无害

为了增强器官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时的可见性,患者通常在进入扫描仪之前注射一种称为造影剂的化合物。最常用的MRI造影剂是以金属钆为基础的;然而,这些金属化合物可能对幼儿或肾脏疾病患者有害。麻省理工学院和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不含金属的造...

新的评分办法可预测血液肿瘤患者VRE BSI感染风险

分享到:

新的评分办法可预测血液肿瘤患者VRE BSI感染风险

对于血液肿瘤患者,何时使用经验性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抗生素治疗仍是一个临床挑战。2017年6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的一项研究显示,整合VRE定植状态和出现BSI的风险因素是指导血液肿瘤患者合理使用经验性抗VRE微生物疗法的一个有前途的方法。 背景:由...

肿瘤医生马飞的“幸福”

分享到:

肿瘤医生马飞的“幸福”

肿瘤,一个可怕的词语,于患者于医生均是如此。在肿瘤科医生马飞看来,诸多肿瘤病人需要长期治疗、终身治疗。而面对当前为数不多且价格昂贵的靶向药物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抗药性,医生要承担诸多人生不幸的秘密,一面承担,一面竭尽所能告诉患者:人生于世,生是喜乐,...

肝脏手术中的GPS避开血管切肿瘤so easy!

分享到:

肝脏手术中的GPS避开血管切肿瘤so easy!

肝脏是一种特别湿软、滑溜溜的器官,致命的肿瘤和维持生命的血管在患者真正躺在手术床上时与之前CT扫描呈现的位置会有几厘米的偏移。这是肝脏肿瘤切除术中令外科医生头痛的难题。近日,发表在《外科》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展示了一种电脑呈像与触控笔结合起来的系统,其...

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输血策略 限制还是随意?

分享到:

血液肿瘤患者红细胞输血策略 限制还是随意?

血液肿瘤患者接受许多红细胞(RBC)输血,然而缺乏基于证据的指南。2017年7月,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旨在量化限制性和随意性RBC输血策略对血液肿瘤患者临床结局和血液使用的影响。 对PubMed、EMBASE(ExcerptaMedica Database)、Web of ...

现代治疗中DLBCL后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分享到:

现代治疗中DLBCL后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由于利妥昔单抗的加入,以及其他治疗方法的发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后的生存得到改善,但随后的原发恶性肿瘤(SPMs)却成为DLBCL生存者的一个重大挑战。2017年7月,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现代治疗中DLBCL后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研...

血液和肿瘤组织的RAS突变检测方法用于指导mCRC抗EGFR治疗的一致性

分享到:

血液和肿瘤组织的RAS突变检测方法用于指导mCRC抗EGF…

2017年6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前瞻-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了基于血液和肿瘤组织的RAS突变检测方法用于指导转移性结肠直肠癌(mCRC)的抗EGFR治疗的一致性。 背景:循环肿瘤DNA(ctDNA)是肿瘤基因型分析的一种潜在资源。研究者考察了mCRC患者肿瘤组织中RAS 的...

看超声心动图动态 甄别左心房血栓与肿瘤

分享到:

看超声心动图动态 甄别左心房血栓与肿瘤

此病例为老年女性,间断喘憋10余年,加重2天,入院时初步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后在住院期间,患者无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抬起困难,加重至左侧全瘫。究竟是何原因引发患者突然病发?进一步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何启示?患者不经手术能否得到缓解? 欲...

惊喜!肿瘤靶向药物显示出治疗骨肉瘤的潜力

分享到:

惊喜!肿瘤靶向药物显示出治疗骨肉瘤的潜力

最常见的骨肿瘤——骨肉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药物——骨转移靶向拟肽(BMTP-11)具有作为骨肉瘤新的治疗策略的潜力。临床前研究的结果7月11日在线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

血液恶性肿瘤治疗曙光 新药获FDA全票推荐批准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治疗曙光 新药获FDA全票推荐批准

血液恶性肿瘤领域迎来曙光!7月12日,首个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的产品接受审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专家组一致推荐批准。全部10名小组成员在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会议上投赞成票,无人弃权,也无人反对推荐批准。 此药之前叫CTL019。 投票后评论中...

纵隔肿瘤活检手术的麻醉 注意事项真不少

分享到:

纵隔肿瘤活检手术的麻醉 注意事项真不少

患儿,男,13岁,因纵隔肿瘤入院。未做任何治疗就作肿瘤活检术,看似简单,但是对麻醉医师是个很大挑战。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在以下病例中一起学习探讨。 一般情况 患儿,男,13岁,22kg,因纵隔肿瘤入院。慢性肺部炎症史半年,术前炎症控制不佳。 麻醉过程 入院后...

英夫利昔单抗会增加IBD患儿的恶性肿瘤或噬血细胞综合征风险吗?

分享到:

英夫利昔单抗会增加IBD患儿的恶性肿瘤或噬血细胞综…

2017年6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由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英夫利昔单抗(IFX)不增加炎症性肠病(IBD)患儿的恶性肿瘤或噬血细胞综合征(HLH)风险。 背景和目的:免疫抑制疗法治疗IBD儿童患者被认为增加了恶性肿瘤和淋巴增殖性...

血液肿瘤治疗新方法让肿瘤细胞无处藏身

分享到:

血液肿瘤治疗新方法让肿瘤细胞无处藏身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双管齐下的血液肿瘤治疗方法:1)直接攻击肿瘤细胞和/或2)将它们从培育的骨髓环境驱赶到外周血液中,在此肿瘤细胞比较脆弱(例如,对化疗)。该项体内临床前研究发表在美国血液学学会(ASH)杂志《Blood Advances》上。结果表明,该疗法可以...

新型显微镜可实时检查肿瘤切片 避免再次手术

分享到:

新型显微镜可实时检查肿瘤切片 避免再次手术

当乳腺癌女性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术时,医生试图在消除所有癌组织的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健康乳腺组织。但是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帮助手术中确定切除组织的边缘为完全无癌——医生确信他们切除了所有的肿瘤所需的证据。病理医生需要几天的时间使用常规方法来...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伏立康唑超治疗血药浓度是否安全?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伏立康唑超治疗血药浓度是否…

无神经系统毒性症状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超治疗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患者之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几率如何?2017年6月,发表在《Clin Microbiol Infect.》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者考察了伏立康唑(VRC)水平升高但无临床显著中枢神经系统(CNS)毒性的...

颅眶沟通肿瘤 潜在并发症有哪些?

分享到:

颅眶沟通肿瘤 潜在并发症有哪些?

女63岁,右眼外凸3年、视力下降1年,失明。该病例的诊断或许并非难事,但潜在并发症不可轻视。此外,患者因外貌改变大,担心歧视深感自卑心理较重,同时因家境困难焦虑情绪明显。术前护理仍有很多“功课”要做。 患者,女性,63岁,主诉右眼外凸3年、视力...

抗凝治疗过程中与肿瘤相关的胃肠道大出血有哪些特征?

分享到:

抗凝治疗过程中与肿瘤相关的胃肠道大出血有哪些特征?

2017年5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系统评价,比较了肿瘤相关的胃肠道大出血事件(MBGI)与非恶性肿瘤或不明来源的MBGI的特征。 背景和目的:接受抗凝药物的胃肠道(GI)出血患者可能是由隐匿的恶性肿瘤引起的。研究人员考察了接受抗凝治疗的患...

疑难病例影像诊断:腮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分享到:

疑难病例影像诊断:腮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女,1岁,发现左腮腺区肿物4个月余,肿瘤逐渐增大。查体:左腮腺区肿胀,触及一10cm×8cm×4cm肿物,质中,边界清楚,活动度差。 【影像学表现】 图6-7-1:肿块主要位于左侧腮腺浅叶,部分累及深叶,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

“麒麟刀”精准打击肿瘤  不再伤及无辜

分享到:

“麒麟刀”精准打击肿瘤 不再伤及无辜

放疗是癌症三大治疗手段之一,而当前医学上广泛应用的放疗仪器只能大致勾勒出肿瘤的位置,放射治疗时容易误伤其他组织器官,远远达不到当下病患治疗的需要。近日,从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自主研发的“调强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麒麟刀)...

FDA批准全球首个以肿瘤生物标志物为适应症的肿瘤治疗药物

分享到:

FDA批准全球首个以肿瘤生物标志物为适应症的肿瘤治…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针对肿瘤生物标志物为适应症的全球首个癌症治疗药物--- pembrolizumab。 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与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生物标志物相关的成人和儿童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患者。该适应症涵盖...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治疗的方案、生存期和花费情况如何?

分享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治疗的方案、生存期和花费情…

2017年1月,发表在《J Clin Oncol》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2000~2011年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抗肿瘤治疗的治疗方案、生存期和花费。 目的:过去十年中,针对NSCLC的多种药物已经得到批准,但有关它们的使用及相关花费和生存期却知之甚少。 方法...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静脉血栓栓塞 疗效与是不是脑肿瘤患者无关?

分享到: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静脉血栓栓塞 疗效与是不是脑肿瘤…

2017年2月,发表在《Thromb Haemost》的一项由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了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中,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结局。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脑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些患者VTE治疗的文献数据有限。研究人员进行了...

感染性休克肿瘤患者:自由输血策略vs 限制输血策略

分享到:

感染性休克肿瘤患者:自由输血策略vs 限制输血策略

目前,癌症患者输血的观念受到了挑战,有研究显示,输血可能促进癌症复发。2017年5月,发表在《Crit Care Med》的一项研究对感染性休克肿瘤患者自由 vs 限制输血策略的28日死亡率进行了比较。 目的:评估在感染性休克的癌症患者中,限制RBC输血策略同自由策略相比是...

成年癌症幸存者心功能不全预防和监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指南

分享到:

成年癌症幸存者心功能不全预防和监测:美国临床肿瘤…

心功能不全是某些针对癌症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或影响癌症患者的实际生存率。2017年3月,发表在《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发布了成年癌症幸存者心功能不全的预防和监测新指南。 目的:心功能不全是某些针对癌症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可干扰疗效,降低生活质量,或影...

活久见!我国一女子腹中肿瘤重68斤

分享到:

活久见!我国一女子腹中肿瘤重68斤

来自广东清远的阿凤,自幼就是一名孤儿,儿时发烧致小儿麻痹症,留下轻微残疾。成年后结婚,丈夫又患有精神疾病。夫妻俩一直靠残疾补贴和低保生活。可就是这样一个苦命的女子,命运再次给了她沉重一击:身高147厘米的她,腰围却有143厘米,体重170斤,而这一切都源于...

创纪录!中国医生用机器人切肿瘤 切口仅2cm

分享到:

创纪录!中国医生用机器人切肿瘤 切口仅2cm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大名鼎鼎,是目前全球最成功且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如今,代表着我国最高医疗科技水平的达芬奇机器人又在上海创下一项新记录:9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林辉教授成功主刀完成国内首次应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技术开展的泌尿...

炎性肠病患者使用5-氨基水杨酸可预防结直肠肿瘤?

分享到:

炎性肠病患者使用5-氨基水杨酸可预防结直肠肿瘤?

2017年5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发现,炎性肠病(IBD)患者使用5-氨基水杨酸可预防结直肠肿瘤 背景:IBD患者中,5-氨基水杨酸的使用和结直肠肿瘤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目的:旨在通过更新的观察...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存活者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分享到: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存活者的继发性恶…

2017年4月,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一项由德国科学家进行的德国癌症注册数据的汇总分析(1990~2012),考察了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存活者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成年发病的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存活者中,随后的原发恶性肿瘤(SPM...

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诱导恶心和呕吐控制 这些因素要多加小心!

分享到:

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诱导恶心和呕吐控制 这些因素要…

癌症治疗期间,许多患者经历过化疗相关恶心和呕吐(CINV),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后续化疗疗程依从性较差。2016年,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的一项研究评价了急性期(化疗后24小时)和延迟期(化疗后2至4天)止吐治疗处方和CINV控制。并确定影...

吴一龙主委:临床肿瘤学未来发展的四大关键问题

分享到:

吴一龙主委:临床肿瘤学未来发展的四大关键问题

临床肿瘤学的发展,见证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模式的日新月异,为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带来了切实的临床获益。然而,随着对肿瘤进化认知的深入与治疗选择的多样化,崭新的挑战迎面而来。本文以未来临床肿瘤学面临的四大关键问题为中心,对相关核心文献作一综...

肿瘤女医生成功抗癌 分享心路历程

分享到:

肿瘤女医生成功抗癌 分享心路历程

最近,“患癌不患癌纯属看运气”的相关文章刷爆朋友圈,也引发种种争议。很多人觉得,好人就不应该得肿瘤,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也不该得肿瘤,但很多时候却是一言难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的28岁女医生邱妙珍,在当妈妈仅仅一个多月时,肿瘤找上...

反复咳嗽、喘息30余年,竟是这种罕见良性肿瘤惹的祸

分享到:

反复咳嗽、喘息30余年,竟是这种罕见良性肿瘤惹的祸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咳嗽、喘息30余年,再发加重2个月”于2005年5月27日收入院。患者3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喘息,咳少许白色黏痰,无明显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季节变化时或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未予重视。在当地医院...

四类罕见腹膜后肿瘤个案 背后有故事

分享到:

四类罕见腹膜后肿瘤个案 背后有故事

以下列举四类笔者收治的罕见腹膜后肿瘤个案,希望以点代面,经验交流和总结。 (一)罕见的腹膜后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个案 患儿:女,5岁。因阵发性腹痛3个月,加重2天,发现腹部包块1天入院。3个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腹痛,当地对症治疗后缓解,未进一步检查。此后...

雌激素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扮演何种角色?

分享到:

雌激素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扮演何种角色?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作用。2017年3月,发表在《Leuk Lymphoma.》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评价了目前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在正常B细胞功能、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B细胞淋巴瘤中显现作用的相关知识。 数据支持(1)人正常外周血细胞(单核细胞、总...

双肺多发结节,抗感染症状无缓解,排除肿瘤、结核,何病?

分享到:

双肺多发结节,抗感染症状无缓解,排除肿瘤、结核,…

一、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个月余于2008年9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7月底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为午后低热,最高达38℃。于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3天后未再发热,但仍咳嗽咳痰。2008年8月6日因咳嗽咳痰加重、伴气促入住当地...

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后:布比卡因脂质体vs盐酸布比卡因

分享到:

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后:布比卡因脂质体vs盐酸布比…

2016年11月,发表在《Obstet Gyne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妇科恶性肿瘤开腹手术后布比卡因脂质体vs盐酸布比卡因的腹部切开注射相关的阿片使用和疼痛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布比卡因脂质体腹部切口浸润与较少使用阿片和患者自控制性镇痛相关。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开腹...

肿瘤RCT的设计 真正关注临床了吗?

分享到:

肿瘤RCT的设计 真正关注临床了吗?

设计优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可以防止治疗比较中的偏倚,并为临床实践的改变提供有力支持。但是,许多RCTs的设计和报告能给予临床实践的相关性少之又少。2016年12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篇文章调查了肿瘤RCT与临床的关联性。 在这项个人观点中,研究者讨...

MD安德森肿瘤中心院长辞职 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分享到:

MD安德森肿瘤中心院长辞职 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MD安德森肿瘤中心是世界医学界也是如雷贯耳、人人敬仰的肿瘤治疗圣殿。但同样享有盛名的该中心院长Dr. Ronald DePinho的辞职原因令人难以置信,该国际顶级肿瘤医院居然连年出现巨大亏损!他有如此的谢幕,让许多同道为之惋惜也为之沉思。 院长Dr. Ronald DePinho的闪...

咳嗽1年,真菌方面抗原检查、痰培养、肿瘤标志物均阴性,何病?

分享到:

咳嗽1年,真菌方面抗原检查、痰培养、肿瘤标志物均…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62岁,因咳嗽、咳痰1年,症状加重伴胸痛10天,咯血2天,于2009年2月21日入院。患者2008年2月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咳黄痰,量不多,无发热、胸痛、气促等。2009年2月11日咳嗽咳痰加重并出现胸痛,非放射性。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ld...

气管肿瘤术中肿瘤脱落致病人死亡2例

分享到:

气管肿瘤术中肿瘤脱落致病人死亡2例

气管内肿瘤病人因下呼吸道狭窄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其手术往往需行气管重建,该类病人的麻醉风险较大,并取决于肿瘤的性质、阻塞的部位与气管狭窄的程度,以及麻醉方法的选择。 【案例回顾】 例1:女性,34岁,55kg。因严重呼吸困难入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

营养不良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死亡威胁有多大?

分享到:

营养不良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死亡威胁有多大?

营养不良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死亡威胁有多大呢?2017年2月,发表在《Nutrition》的一项研究显示,以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定的营养不良存在较高的1年死亡风险。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年肿瘤患者1年生存期以及营养不良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方法:这是一项在201...

樊嘉教授: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分享到:

樊嘉教授:肝癌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世界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的一半以上在我国[1]。目前手术仍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但即便是根治性切除, 5年内仍有60%~70%患者出现...

肿瘤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每12周给药一次是否可行?

分享到:

肿瘤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每12周给药一次是否可行?

唑来膦酸是一种特异性地作用于骨的二磷酸化合物,它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增加,抑制骨吸收。2017年1月,发表在《JAMA》的研究对患有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或存在至少1个骨累及部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每12周唑来膦酸给药与每4周唑来膦酸给药的优劣性进行了分...

膀胱肿瘤的表现 开腹后发现其并非元凶

分享到:

膀胱肿瘤的表现 开腹后发现其并非元凶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6岁。 主诉:尿频、尿痛、血尿伴腹痛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多在餐后发作,无放射痛。大便次数增多,3~4次/日,大便偶然带血,并出现血尿、尿痛、尿道排出少量气体。发热,寒战,体温最高3...

行走在“天使”与“魔鬼”之间的肿瘤治疗

分享到:

行走在“天使”与“魔鬼”之间的肿瘤治疗

在2月4日“世界癌症日”即将来临之际,肿瘤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2016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I CAN)”。今年的主题则是“科学抗癌,生物免疫联合治疗癌症&rd...

肿瘤生物仿制药是否安全有效?

分享到:

肿瘤生物仿制药是否安全有效?

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多的生物仿制药应用于临床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医生与患者关注的焦点。2016年11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肿瘤生物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仿制药被认为是解决癌症治疗巨大经济负担的有效选择,因而在瞬间被全球大量引进...

肿瘤临床研究中的统计学争议:需要改变肿瘤进展时间的评价吗?

分享到:

肿瘤临床研究中的统计学争议:需要改变肿瘤进展时间…

肿瘤进展时间(TTP)是临床2期试验中常用的一个主要的终点指标。由于实际的最低点和进展期的日期未知,大部分计算得出的TTP都存在过高估计的问题。2016年11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在2个假设的肿瘤动力环境和各种评估表中评价了这种不精确性对TTP估算的影...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泊沙康唑预防或治疗IFD是否安全有效?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泊沙康唑预防或治疗IFD是…

泊沙康唑注射液、缓释片和口服混悬液用于预防侵袭性曲霉属真菌感染,适用于因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的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患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恶性血液病患者因化疗而导致长期的中性粒细胞减少。2016年12月,发表在《J Ant...

已患结直肠癌 哪种药物预防晚期异时肿瘤发生最为安全有效?

分享到:

已患结直肠癌 哪种药物预防晚期异时肿瘤发生最为安…

在先前患有结直肠肿瘤患者中,哪种药物预防晚期异时肿瘤最为安全有效?2016年12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研究对8种方案(低、高剂量阿司匹林、非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钙、维生素D、叶酸,单独或联合使用)进行了比较。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

尴尬!肿瘤药进了医保医院却买不到

分享到:

尴尬!肿瘤药进了医保医院却买不到

根据上海医保官方网站消息:自2017年1月1日起,上海将对部分药品集中采购后试行医保支付。第一批试点药品种类共有24种,其中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占了不少比例。不过近日,不断有患者反映,这些高价肿瘤药虽然纳入了医保,但是正规医院里却根本买不到,患者还是只能继续...

松果体区肿瘤放疗后9个月出现头痛、复视,是肿瘤复发吗?

分享到:

松果体区肿瘤放疗后9个月出现头痛、复视,是肿瘤复…

男性,15岁。 主诉:头痛18个月,双下肢无力5个月,眼睑下垂、复视3个月。 病史:患者于2003年10月无明显诱因下头痛、恶心、呕吐,非喷射状,逐渐加重,6个月后出现视物模糊,无复视,于2004年5月头颅MRI示松果体区肿瘤(图2-2-56),局部放射治疗26次,总量为5000拉...

阿司匹林常规治疗降低低水平TILs肿瘤患者结直肠癌风险?

分享到:

阿司匹林常规治疗降低低水平TILs肿瘤患者结直肠癌风…

大量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既往多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预防用药可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但其预防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2016年7月,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由美国和日本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阿司匹林常规治疗与TILs程度较低...

偶发性肺栓塞肿瘤患者抗凝治疗的风险与获益

分享到:

偶发性肺栓塞肿瘤患者抗凝治疗的风险与获益

肺栓塞具有误诊率高、漏诊率高和死亡率高三大特点,同时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使肺栓塞的发病率增加4倍。2016年11月,发表在《Eur Respir J》的研究调查了具有偶发性肺栓塞的癌症患者中抗凝治疗的风险/获益。 目前的指南建议治疗偶发性肺栓...

老年患者已逐步成为肿瘤临床试验的关注点之一

分享到:

老年患者已逐步成为肿瘤临床试验的关注点之一

医生需要临床研究来帮助权衡老年癌症治疗的获益和危害。2016年9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过去10年中,老年患者已成为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但是,可获得的数据均来自亚组分析,只能算是一种初步的证据。 背景:医生需要评估治疗益处和害处的临床试验,...

脑部肿瘤患者静脉血栓 是否抗凝不用再纠结

分享到:

脑部肿瘤患者静脉血栓 是否抗凝不用再纠结

脑部肿瘤患者常有静脉血栓,但自发性颅内出血(ICH)也较高,是否应进行抗凝治疗,是个艰难的抉择。2016年9月,发表在《J Thromb Haemost》的一项荟萃分析对脑部肿瘤患者的抗凝治疗后的出血风险进行了调查。 背景:脑部肿瘤患者经常会有静脉血栓。由于较高的自发性颅...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疫苗和细胞免疫疗法哪个更有效?

分享到: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疫苗和细胞免疫疗法哪个更有效?

随着肿瘤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肺癌的免疫治疗得到广泛关注,并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2016年9月,发表在《J Clin Oncol.》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调查了肿瘤疫苗和细胞免疫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检...

实体或血液肿瘤的儿科患者:万古霉素的群体药动学及最佳给药方案

分享到:

实体或血液肿瘤的儿科患者:万古霉素的群体药动学及…

万古霉素的适应症很严格,应谨慎使用,否则很可能会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等严重的后果。2016年10月,发表在《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研究制定了万古霉素的最佳给药方案,以达到儿科肿瘤患者的最佳浓度。 背景:在儿科肿瘤患者中,万古霉素的最佳给...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胰腺癌患者的双重预后意义

分享到: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胰腺癌患者的双重预后意义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近期证据显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可调节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提高肿瘤靶向治疗的希望。2016年10月,发表在《Gut》的一项研究表明,TA...

石汉平院士: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

分享到:

石汉平院士: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

营养不良(本文特指营养不足)无论在住院患者还是社区人群都是一个严重问题,老年人、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营养不良的严重后果众所周知,而营养不良的规范治疗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我们认为:营养不良治疗的基本要求应...

阿司匹林用于肿瘤的一级预防靠谱吗?

分享到:

阿司匹林用于肿瘤的一级预防靠谱吗?

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仍然具有争议,北美和欧洲组织的治疗指南相互矛盾。最近,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初始低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如下患者的一级预防:50~59岁的具有≥10%的10年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CVD和结直肠癌成年患者,无出血风险的增加,预期寿命...

改头换面的代价 首位换脸者10年后死于肿瘤

分享到:

改头换面的代价 首位换脸者10年后死于肿瘤

换脸手术可让被毁容的患者活的新生,但是付出的代价可很惨痛。换脸与其他器官移植一样,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避免出现排异反应,各种风险始终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该位世界首例接受面部移植手术的49岁法国女子伊莎贝尔•迪努瓦尔在手术后10年后最终因癌症于...

RA或TNF抑制剂是否会增加宫颈肿瘤的发生/复发?

分享到:

RA或TNF抑制剂是否会增加宫颈肿瘤的发生/复发?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然而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这些治疗是否与逐渐增加的恶性肿瘤相关。2016年7月,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一项研究调查了接受或未接受TNFi的RA女性的宫颈肿瘤风险。 目的:考察...

肿瘤科主任收27万回扣 两次判受贿罪两次上诉

分享到:

肿瘤科主任收27万回扣 两次判受贿罪两次上诉

医生普遍拿回扣,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医生拿回扣定性为受贿罪是否恰当仍有争议。近日,担任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兼任合办放疗科的业务主任杨义明,就对因收受27万元回扣被法院二次判决的受贿罪表示不服,请求改判为无罪。 两次被判为受贿罪 两次不...

增加泊沙康唑糖浆用药频率可改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最佳血清浓度

分享到:

增加泊沙康唑糖浆用药频率可改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

2016年7月,发表于《Int J Antimicrob Agents》的一项在韩国开展的研究考察了增加泊沙康唑糖浆用药频率以实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最佳血清浓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泊沙康唑糖浆用药频率的增加可以有效实现正在进行化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最佳水平。 关于调整泊沙康唑...

低肿瘤负荷惰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vs重新给药策略

分享到:

低肿瘤负荷惰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vs重新给…

2016年6月,发表在《Br J Haematol》的一项3期随机前瞻性研究对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MR)与重新给药策略(RR)用于无症状、低肿瘤负荷惰性淋巴瘤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RR 相比MR显著改善TTTF。 利妥昔单抗扩展计划或重新治疗研究(RESORT;e4402)是一项3期随...

髓系恶性肿瘤综合性基因诊断工具的开发和验证

分享到:

髓系恶性肿瘤综合性基因诊断工具的开发和验证

癌症基因组学的进展已经确定了具有明确预后的众多复发性突变和/或不同癌症的治疗意义。2016年7月,发表在《Blood》的一项研究描述了髓系恶性肿瘤综合性基因诊断工具Karyogene并对此进行验证。结果显示,Karyogene是一种可靠的基因诊断平台,用于髓系恶性肿瘤的转化研...

男60岁,右隐睾肿瘤术后13天

分享到:

男60岁,右隐睾肿瘤术后13天

主诉 右隐睾肿瘤术后13天。 现病史 患者老年男性,60岁。自幼发现右侧阴囊空虚,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隐睾”,未行治疗。1月余前患者出现右下腹疼痛不适,不伴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适。后疼痛加重,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枣样包块,逐渐增大,至某医...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于伊马替尼方案治疗后的继发恶性肿瘤

分享到: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于伊马替尼方案治疗后的继发恶…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髓系增殖性肿瘤,死亡率非常高。2016年6月发表在《Leukemia》的一项由德国和瑞士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于伊马替尼的治疗后的继发恶性肿瘤情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髓系白...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1979年由Lord提出的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它包括许多的基质细胞以及在其中传递微环境与肿瘤细胞相互信息的细胞因子。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是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更是突变细胞对TME的适应过程。 近年来,肿...

儿童肿瘤患者使用右丙亚胺:心脏保护作用和继发性恶性肿瘤

分享到:

儿童肿瘤患者使用右丙亚胺:心脏保护作用和继发性恶…

右丙亚胺可用作蒽环类药物治疗所致的心脏毒性的保护剂,但据英国发布的安全信息,其与儿童第二种恶性肿瘤风险升高相关。2015年11月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的一项由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研究系统性评价了关于儿童中右丙亚胺的证据。 背景:一些随机对照试验(RCTs...

多学科讨论:发现CAR-T细胞治疗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新的免疫逃逸机制

分享到:

多学科讨论:发现CAR-T细胞治疗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新…

【导读】刚过去的5月发生的“魏则西”事件,让普通大众对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肿瘤界,细胞免疫治疗也是研究热点。细胞免疫治疗是否真的有效?影响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因素是什么?2016年5月,发表在《Blood》的一项研究发现了CAR-T细胞治...

接受化疗的非骨髓恶性肿瘤合并贫血患者:isomaltoside vs口服硫酸铁

分享到:

接受化疗的非骨髓恶性肿瘤合并贫血患者:isomaltosi…

2016年4月,发表在《Pharmacotherapy》的一项III期、前瞻性、开放标签、比较性、随机、非劣效性、多中心研究表明,接受化疗的非骨髓恶性肿瘤合并贫血患者中,使用铁剂isomaltoside和口服硫酸铁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红蛋白浓度持续增加相似。铁剂isomaltoside比口服铁剂耐...

利妥昔单抗暴露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活者的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倾向

分享到:

利妥昔单抗暴露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活者的二次原发性…

利妥昔单抗适用于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的治疗。2016年3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由法国、荷兰、德国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利妥昔单抗暴露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活者中,未发现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倾向。 背景:将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

脑肿瘤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预防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

分享到:

脑肿瘤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预防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

左乙拉西坦是癫痫的一种主要治疗药物。2016年3月,发表于《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考察了脑肿瘤患者预防使用左乙拉西坦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预防使用左乙拉西坦的疗效似乎优于苯妥英和丙戊酸。此外,脑肿瘤患者对左乙拉西坦的使用显现出较少的不良反...

儿童期无胸部放疗史的恶性肿瘤或白血病幸存者的乳腺癌风险

分享到:

儿童期无胸部放疗史的恶性肿瘤或白血病幸存者的乳腺…

2016年3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儿童时期未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癌症幸存者的乳腺癌风险。儿童时期罹患恶性肿瘤或白血病且无胸部放射治疗史的女性年轻时乳腺癌风险增加。数据表明,高剂量烷化剂和蒽环类化疗药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目的:儿童时期未...

全面认识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分享到:

全面认识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以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增殖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肿瘤。2016年2月发表在《Cancer》的一项研究对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进行了全面介绍。 背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经历高持续性、高发病率和非常严重的疲乏。当前只有有限的关...

精准肿瘤学:起源、优势和潜力

分享到:

精准肿瘤学:起源、优势和潜力

自第一个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成功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精准肿瘤学热潮。2016年2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篇综述对精准肿瘤学进行详细阐述。 伊马替尼是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好的靶向治疗药物,它的成功也激起了针对肿瘤的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热潮。随着这一研发...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静注免疫球蛋白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分享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静注免疫球蛋白会增加血栓栓塞…

2016年1月,发表于《Blood》的一项研究考察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安全,尤其是对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影响。 继发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LL)或多发性骨髓瘤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能降低感染风险。因报道显示,使...

人类血浆的代谢表型可区分肿瘤类型?

分享到:

人类血浆的代谢表型可区分肿瘤类型?

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癌细胞的代谢不同于正常细胞。然而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是否不同的癌症类型具有特定的代谢特征。2016年1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估是否可以根据血浆的代谢表型区别肺癌和乳腺癌。结果表明,血浆的代谢表型能够区别肺癌和乳...

良恶性唾液腺肿瘤鉴别:高时间分辨率DCE-MRI的诊断标准和准确度

分享到:

良恶性唾液腺肿瘤鉴别:高时间分辨率DCE-MRI的诊断…

尽管几项研究已经报告了DCE-MRI在区分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有效性,但应用的特异性诊断标准广泛不同。该研究旨在确定使用动态序列联合高时间分辨率动态增强MRI(DCE-MRI)预测唾液腺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标准以及该技术的准确度。相关报告发表在2015年《Br J Radiol.》。...

儿童期肿瘤存活者接受放疗和蒽环类后具有高剂量依赖心脏疾病风险

分享到:

儿童期肿瘤存活者接受放疗和蒽环类后具有高剂量依赖…

儿童期接受肿瘤治疗的患者,心脏损害是其主要的副作用之一。2016年1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放疗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儿童期肿瘤存活者存在高剂量依赖心脏疾病发生风险。 背景:心脏疾病(CD)是儿童期肿瘤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但至今对儿童...

胶质母细胞瘤的维持治疗:肿瘤治疗电场+替莫唑胺vs替莫唑胺

分享到:

胶质母细胞瘤的维持治疗:肿瘤治疗电场+替莫唑胺vs…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2015年12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由瑞士、法国、以色列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肿瘤治疗电场联合替莫唑胺可以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重要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具破坏性的原发恶...

长效PPI的肿瘤风险高于短效PPI?

分享到:

长效PPI的肿瘤风险高于短效PPI?

有研究发现,PPI可刺激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长效PPI是否比短效PPI肿瘤风险更高呢?2016年1月,发表在《Alimen 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的一项上市后监测研究发现,目前没有证据支持长效PPI泮托拉唑与短效PPI相比会导致更高的胃癌、胃肠道肿瘤和其...

肿瘤科医生过度医疗被判入狱45年

分享到:

肿瘤科医生过度医疗被判入狱45年

众所周知,我国过度医疗严重。但过度医疗并不是我国所特有,而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只是各国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其中,使用不该用的药物和过量开药就是过度医疗的表现之一。美国的密歇根州肿瘤医生法塔就因对550位患者进行过度化疗,以骗取巨额医疗保险费,最终被判入狱...

新兴领域心脏-肿瘤学进展

分享到:

新兴领域心脏-肿瘤学进展

2015年12月,发表于《Circulation》的一项综述介绍了接下来即将在该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心脏-肿瘤学的主题。 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在多个水平上均有交叉。在心血管药物系列的Circulation’s Contemporary Reviews栏目中,本迷你系列将强调心脏-肿瘤新兴学科的重要...

成人肿瘤患者非肿瘤药物数目多导致潜在DDI风险高

分享到:

成人肿瘤患者非肿瘤药物数目多导致潜在DDI风险高

肿瘤患者有较高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风险。2015年12月,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的一项研究显示,较多数目的非抗肿瘤药物为与DDI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 背景:肿瘤患者有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DDI),这可能...

肿瘤患者索拉非尼治疗相关死亡风险有多高?

分享到:

肿瘤患者索拉非尼治疗相关死亡风险有多高?

目前关于索拉非尼发生致死性不良事件的数据较少。2015年12月,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索拉非尼出现致死性不良事件(FAE)风险显著较高,但低于多靶点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背景:索拉非尼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ACNU与钆双胺共同给药的实时磁共振成像用于脑肿瘤监测安全可行

分享到:

ACNU与钆双胺共同给药的实时磁共振成像用于脑肿瘤监…

增强对流输注(CED)已被开发作为一种治疗脑肿瘤的有效药物输送策略。理想中通过CED的药物灌注组织分布的直接显像将确保治疗药物向脑肿瘤成功输送,同时使正常脑组织的暴露最小化。既往在啮齿动物颅内移植瘤模型中的研究显示,通过CED输送盐酸尼莫司汀(ACNU)具有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更新化疗止吐指南

分享到: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更新化疗止吐指南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对化疗止吐指南的关键推荐意见进行了更新。2015年11月,发表在《J Clin Oncol》上的一项研究对推荐意见基于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目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对其止吐指南的关键推荐意见进行了更新。本次更新阐述了口服奈妥吡坦(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

天然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

分享到:

天然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

抗肿瘤药物是当前国内外创新药物的研发热点。2015年10月发表在《Drugs》的一篇综述考察了抗肿瘤天然药物开发的最新进展。 经过多年的进化选择压力,有机体已经进展了强有力的毒素,巧合的是,该毒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这些天然产物对目前癌症化疗中使用的多药...

消化道肿瘤患者:DPD指导的5-FU剂量调整能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分享到:

消化道肿瘤患者:DPD指导的5-FU剂量调整能降低严重…

在消化道肿瘤中5-氟尿嘧啶(5-FU)是大部分方案的支柱。给予标准剂量的5-FU可导致15-30%的严重不良反应,氟嘧啶类药物的致死性不良反应经常被报道。2015年9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表明,简易的基于DPD的5-FU适度剂量调整能极大地降低治疗相关...

肿瘤和抗肿瘤药物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关系

分享到:

肿瘤和抗肿瘤药物与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关系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是某些恶性肿瘤直接引发的一种并发症,但由抗肿瘤治疗引发的TMA更为常见。了解抗肿瘤药物所致TMA的潜在原因,帮助做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生很重要。2015年11月,发表在《Am J Kidney Dis》的一篇文献对此进行综述。 血栓性微血管病(TM...

成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替考拉宁常规剂量会有暴露不足的风险

分享到:

成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替考拉宁常规剂量会有暴露…

2015年10月,发表于《Int J Antimicrob Agents》的一项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评估替考拉宁治疗成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谷浓度相关的临床有效性和肾毒性。结果显示,成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替考拉宁的常规剂量会有暴露不足的风险。 目的:2010年,我们医院对血液恶性...

护士在肿瘤病房讲英语“避讳” 这招奏效吗?

分享到:

护士在肿瘤病房讲英语“避讳” 这招奏效吗?

人体是身心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身体不适会从情绪中体现出来,反之,不良情绪也会造成身体。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长期的治疗,对肿瘤患者和家属都会造成心理负担。因此,肿瘤病房的医护人员还需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对患者的心理调节上。近日,辽阳市中...

儿童CNS肿瘤患者中贝伐珠单抗的药动学和不同给药策略

分享到:

儿童CNS肿瘤患者中贝伐珠单抗的药动学和不同给药策略

贝伐珠单抗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起到抗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2015年9月,发表于《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儿童肿瘤患者中贝伐珠单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不同的贝伐珠单抗给药策略。 目的...

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肺结核筛查试验的频繁转换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肺结核筛查试…

2015年10月,发表在《Ann Rheum Dis.》的一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基线筛选阴性的风湿病患者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期间基线结核病筛查(TB)转换的比率。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一的基线TB筛选阴性患者在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过程中至少一次筛选转换。 目的:探讨基线筛选...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能否接受高剂量头孢吡肟?

分享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能否接受高剂量…

头孢吡肟临床主要用于各种严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等。2015年9月发表在《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一项澳大利亚研究表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能够接受高剂量头孢吡肟治疗。 虽然指南推荐发热性中性粒...

曲妥珠单抗治疗可使肿瘤≤2cm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获得生存获益

分享到:

曲妥珠单抗治疗可使肿瘤≤2cm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2015年8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曲妥珠单抗vs非曲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并且肿瘤≤2cm的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随机试验中的HER2-阳性且肿瘤≤2cm的女性,从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中能够获得实质性的DFS和OS获...

口服抗肿瘤药物:我们怎样考虑依从性问题?

分享到:

口服抗肿瘤药物:我们怎样考虑依从性问题?

口服药物治疗,包括基于激素的治疗或靶向治疗,最近在癌症治疗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成年患者对口服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问题值得研究。2015年8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篇文章对口服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进行了综述。 目的:口服药物治疗,包括基...

Cell:阿司匹林为肿瘤免疫治疗添动力

分享到:

Cell:阿司匹林为肿瘤免疫治疗添动力

根据一项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的最新研究,在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通过研究证明皮肤癌,乳腺癌和大肠癌细胞经常会产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这种分子能够减弱免疫系统对病...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是是非非

分享到:

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是是非非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通过检测人体循环血液和各种代谢产物中的生物标志物,用此判断他们的病情和机体状态,特别是通过监测具有患者疾病特征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开展的健康体检,其中就会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对普通大众来...

医生版《滚蛋吧!肿瘤君》振奋人心

分享到:

医生版《滚蛋吧!肿瘤君》振奋人心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正在热映,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医生们也制作了一组医生版抗击“肿瘤君”的主题图片,他们希望借此给患者鼓劲儿,向肿瘤“怪兽”发起挑战。这个创意从何而来呢? 《滚蛋吧!肿瘤君》自上映以来,口碑不断...

靶向经验性抗生素疗法是否适用于存在非肿瘤并发症的IBI患儿?

分享到:

靶向经验性抗生素疗法是否适用于存在非肿瘤并发症的…

2015年9月,发表于《J Infect.》的一篇文章考察了靶向经验性抗生素疗法用于非肿瘤并发症和社区获得性细菌入侵感染患儿的恰当性。 目的:为了描述社区获得性细菌入侵感染(IBI)患儿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和结果,并评估非肿瘤并发症儿童的全国推荐经验性抗生素疗...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泊沙康唑缓释片的血药浓度高于混悬剂

分享到: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泊沙康唑缓释片的血药浓度高于混…

2015年8月,发表于《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的一篇文章比较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泊沙康唑混悬剂和缓释片预防侵袭性真菌疾病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缓释片的血药浓度优于混悬剂。 泊沙康唑(PCZ),可用于高风险患者侵袭性真菌疾病的预防,市场上用作口服...

依维莫司对复发性T细胞淋巴瘤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分享到:

依维莫司对复发性T细胞淋巴瘤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2015年7月,发表于《Blood》的一篇文章考察了复发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mTORC1抑制剂依维莫司的体外及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依维莫司对于T细胞淋巴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并在患者身上产生抗肿瘤效应。 关键点:mTOR通路在TCL细胞中具有结构活性,并负责TCL扩...

《滚蛋吧!肿瘤君》:笑对人生的难

分享到:

《滚蛋吧!肿瘤君》:笑对人生的难

近日,根据漫画家熊顿同名漫画和她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正在热映,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人们在电影院里陪着身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乐天派漫画家熊顿又哭又笑,吴彦祖扮演的主治医生也帅出天际。电影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这种恶性肿瘤并没有过多说明,这究...

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专家对临终关怀的不同态度

分享到:

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专家对临终关怀的不同态度

生命末期的肿瘤患者是应该进行积极治疗还是姑息治疗?2015年7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专家对临终关怀的不同态度。结果表明,血液肿瘤专家和实体肿瘤专家在临终关怀态度及信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背景:血液肿瘤患者在生命终期通...

健康志愿者服用研究药物非肿瘤阶段的不良事件的频率和严重性

分享到:

健康志愿者服用研究药物非肿瘤阶段的不良事件的频率…

健康人服用研究药物非肿瘤阶段的不良事件的频率和严重性尚不清楚。2015年6月,发表在《BMJ》一项研究对健康志愿者水平数据进行相关荟萃分析非肿瘤阶段的不良事件的频率和严重性。结论是85%的受试者有轻度不良反应。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健康志愿者服用研究药物非肿瘤...

免疫调节剂联合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享到:

免疫调节剂联合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性…

治疗克罗恩病(CD)通常使用免疫调节剂,但当加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抗-TNF)治疗时,继续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CD的获益尚不明确。2015年7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研究表明,加用抗-TNF治疗后继续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不能改善结局,但与机会性感...

垂体瘤成为神经系统肿瘤第二大“杀手”

分享到:

垂体瘤成为神经系统肿瘤第二大“杀手”

日前(7月11日),由天津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学组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天津市神经肿瘤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旨在联合整个天津市多学科的临床专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讨神经肿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

二甲双胍可改善因膀胱癌接受RC的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学结局

分享到:

二甲双胍可改善因膀胱癌接受RC的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学…

二甲双胍,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线口服药物,同时具有抗癌活性。2015年6月,发表在《Urol Oncol》的一项加拿大研究旨在评估在因膀胱癌(BC)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使用和肿瘤结局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改善因BC接受RC的糖尿病...

肥胖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II/III期结肠癌患者肿瘤复发相关

分享到:

肥胖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II/III期结肠癌患者肿瘤复发…

肥胖是结直肠癌(CRC)发生的高危因素,也与CRC复发和生存相关。那么,肥胖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能预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呢?2015年1月,发表在《Pharmacogenet Genomics》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潜在影响结肠癌的复发。 目的:肥胖...

早期肿瘤缩小和治疗响应深度可准确预测mCRC患者长期结局

分享到:

早期肿瘤缩小和治疗响应深度可准确预测mCRC患者长期…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一半左右。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姑息治疗的最主要手段。2015年6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意大利研究表明,早期肿瘤缩小和治疗响应深度可准确预测接受一线化疗+ bev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结局。 背景:转移性结直肠...

应用钆双胺的T2加权和动态对比增强MRI成像或许能预测肿瘤生长模式

分享到:

应用钆双胺的T2加权和动态对比增强MRI成像或许能预…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及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早在70年代初,Folkman首次提出,肿瘤的生长浸润依赖于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异生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也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在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通过MRI评估血管动力学很困难。 在本文中...

肿瘤姑息治疗应何时开始?

分享到:

肿瘤姑息治疗应何时开始?

在2015年5月的《J Clin Oncol》杂志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目的在于对比早期开始或延迟姑息治疗开始的时间对患者生命质量(QOL)、症状、情绪、一年生存率和资源使用的影响。其结果为相比于延迟3个月启动姑息治疗的患者,早期启动姑息治疗组的患者的一...

药师主导的用药评估探究老年肿瘤患者多重用药的普遍性和关联性

分享到:

药师主导的用药评估探究老年肿瘤患者多重用药的普遍…

在2015年5月的《J Clin Oncol》杂志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目的在于回顾性检查非住院成人癌症患者的药物使用以确定多重用药(PP)的发生率和潜在的不合理用药(PIM)及相关因素。其结果为药师主导的综合性药物评估证实了多重用药、过度多重用药和潜在不...

抗肿瘤治疗处方中的未拦截剂量错误率高吗?

分享到:

抗肿瘤治疗处方中的未拦截剂量错误率高吗?

2015年5月,发表于《Ann Oncol》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前瞻性对照队列研究。该研究考察了抗肿瘤治疗处方中的未拦截剂量错误。结果显示,未拦截剂量错误在处方中的发生率<2%。平行组CPOE系统没有显著降低剂量错误的总风险,尽管其降低了计算错误的风险,但是引起了其...

非随机试验在肿瘤药物评价中的作用

分享到:

非随机试验在肿瘤药物评价中的作用

随机试验是一个概率论的基本概念。2015年5月发表在《Clin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美国研究,探究了何时以及何种单臂试验可以为肿瘤药物的全面获批提供支持。 虽然随机试验能够提供最可靠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但是仍有不可能进行随机试验或者是伦理不允许...

心理专家支招:如何帮助肿瘤病人?

分享到:

心理专家支招:如何帮助肿瘤病人?

肿瘤——一个可怕的字眼。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实生活中,一旦身边有朋友或亲人患肿瘤,我们作为他们的至亲想安慰或帮助他们,却常常不知从何处着手,心里难受却无法表达。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地帮助肿瘤患者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心理专家的建议...

组织胞浆菌病使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治疗复杂化

分享到:

组织胞浆菌病使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治疗复杂化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真菌病。常由呼吸道传染,先侵犯肺再经皮肤及其他单核巨噬系统如肝、脾,也可侵犯肾、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人类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多见于40 岁以上的成人。2015年4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组织胞浆菌...

肿瘤大小≥4 cm的NSCLC I期老年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如何?

分享到:

肿瘤大小≥4 cm的NSCLC I期老年患者:辅助化疗的效…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在老年人中,辅助化疗对于肿瘤大小≥4 cm的NSCLC I期患者的作用尚未被很好的确定。2015年4月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美国研究比较了仅行切除术、以铂为基础的辅助性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的术后放疗,患者的总生存...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强化联合传统治疗非劣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分享到: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强化联合传统治疗非劣于肿瘤坏…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不同靶点的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2015年3月,发表在《BMJ》上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联合强化合成疾病修饰药物替代策略治疗非劣效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但成本大幅度降低。 目的:确定低成本的合成疾...

柳叶刀肿瘤:顺铂+吉西他滨或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一线化疗方案

分享到:

柳叶刀肿瘤:顺铂+吉西他滨或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的CBCSG006研究结果提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P)可能成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替代甚至是优选的一线化疗方案(Lancet Oncol2015,16:436)。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内地乳腺癌领域学者发表的杂志影响因...

HDS和PEB化疗用于晚期和预后不良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比较

分享到:

HDS和PEB化疗用于晚期和预后不良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

生殖细胞肿瘤是发生于生殖腺或生殖腺外的肿瘤,由原始生殖细胞或多能胚细胞转型而形成,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原始生殖腺正常或异位移行的部位。2015年1月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的一项意大利研究,比较了晚期和预后不良生殖细胞肿瘤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背景:在2...

重症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首次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分享到:

重症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首次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代…

2015年1月,发表于《Int J Antimicrob Agents》的一篇文章研究了重症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注射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情况。 本研究的首要目的为确定重症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注射氨基糖苷类药物(AG)的分布容积(Vd)(L/kg)。次要目的为确定当以L/kg正规...

预后不良的生殖细胞肿瘤依据标记物下降开展的个体化化疗

分享到:

预后不良的生殖细胞肿瘤依据标记物下降开展的个体化…

在2014年12月的《LANCET ONCOLOGY》杂志上,一篇文章介绍了预后不良的生殖细胞肿瘤的患者只有大约一半能够治愈。并介绍了一项肿瘤标记物的变化与肿瘤预后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评估依据早期肿瘤标志物下降而进行的强化治疗是否会改善生殖细胞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其结...

维生素D预防结直肠肿瘤或存在性别和肿瘤位置差异

分享到:

维生素D预防结直肠肿瘤或存在性别和肿瘤位置差异

维生素D对结肠腺瘤的疗效可能因性别、肿瘤位置和组织学类型病变的不同而不同。2014年12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对女性近端结肠大肠腺瘤具有潜在预防作用。 背景:维生素D对结肠腺瘤的疗效可能因性别、肿瘤位置和组织学病变类型...

美国肿瘤医师对于癌症患者使用草药和补充药物方面的态度如何?

分享到:

美国肿瘤医师对于癌症患者使用草药和补充药物方面的…

补充和替代医学,包括癌症治疗期间使用草药和补充药物(HS)是癌症治疗的一种方式。2014年12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针对美国肿瘤医师对癌症患者使用HS方面的知识、态度和实践模式进行了全国性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肿瘤医师会主动与患者讨论H...

克唑替尼对晚期ROS1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分享到:

克唑替尼对晚期ROS1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癌症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2014年11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由美、韩、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发现,克唑替尼在晚期ROS1重排的NSCLC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背景:...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可预测其对化疗的响应

分享到: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可预测其对化疗的响应

2014年11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研究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数量的变化对化疗响应的预测价值。研究证实:接受一线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CTCs具有预后意义。 目的: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增加(CTCs;五个以上CTC...

肿瘤科主任5年收回扣73万 获刑10年半

分享到:

肿瘤科主任5年收回扣73万 获刑10年半

47岁的房山区良乡医院肿瘤科主任闫秀云,利用职务便利,加大处方药“岩舒”的使用量,收受医药代表给予的回扣款73万余元。一审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月,闫秀云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二中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闫秀云...

转移性结直肠癌肿瘤患者的KRAS突变检测

分享到:

转移性结直肠癌肿瘤患者的KRAS突变检测

2014年10月,发表于《Health Technol Assess》的一篇文章评价比较了各种用于区分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患者KRAS突变检测的性能和成本效果。结果显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哪一种KRAS突变检测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或更具成本效果。 背景:肠癌是英国第3大最常见的癌症...

心脏病学家和肿瘤学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分享到:

心脏病学家和肿瘤学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项来自真实世界的小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在63例化疗相关左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癌症患者中,不到2/3接受了指南推荐的心衰药物治疗,仅一半接受了心脏科会诊,接受会诊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00%对52%)和β受体阻滞剂的处方较多(94%...

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方案或二次治疗用于低肿瘤负荷的滤泡性淋巴瘤

分享到:

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方案或二次治疗用于低肿瘤负荷的…

2014年10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通过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了持续使用利妥昔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再治疗相比,用于低肿瘤负担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和优势。结果显示,在疾病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二次治疗方法使用的利妥昔单抗更少,且与维持疗法获得的疗效...

EuSEM: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分享到:

EuSEM: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尽管存在肺部并发症高风险,但对恶性肿瘤患者伴发ARDS的情况关注很少。在今年8月《重症医学杂志》收录的一篇文章中,ElieAzoulay等利用1990-2011年14个ICU患者群组病例,进行院内死亡风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以研究满足柏林定义的ARDS癌症患者预后情况。 该研究共纳入...

3D触觉反馈触摸屏让医生“触摸”肿瘤

分享到:

3D触觉反馈触摸屏让医生“触摸”肿瘤

对于肿瘤科的医生来说,诊断肿瘤并非难事,但是要想了解肿瘤在体内的具体位置和形状,还有一定的困难。在不做有创探查手术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影像设备间接了解。但是影像设备不仅对人体有辐射,而且有时候会不准确。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有可能被有效解决。有消息称,...

恶魔!一肿瘤医生使成千患者无辜枉死!

分享到:

恶魔!一肿瘤医生使成千患者无辜枉死!

医生的职责是什么?治病救人!可在美国,有这样一位肿瘤科医生法里得•法塔,他欺骗患者,给予没有癌症的患者注射完全不必要的化疗药物,或者让明明病情恶化了的癌症患者相信治疗有效,以便继续化疗。他因此从医疗救助系统Medicare获得高额收入,共诈取3500万美...

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肿瘤VTE患者与常规治疗一样有效安全

分享到:

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肿瘤VTE患者与常规治疗一样有效…

目前已证明直接口服抗凝血剂(DOA)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复发,至少和常规抗凝治疗一样安全。但在癌症相关性VTE患者中是否如此尚不确定。2014年9月,发表在《Chest》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DOA用于癌症患者预防VTE似乎与常规治疗一样安全有...

日本发现促使肿瘤产生新血管的基因

分享到:

日本发现促使肿瘤产生新血管的基因

肿瘤为了获得营养,会不断产生新血管,作为补充营养的通道。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能促使肿瘤产生新血管的基因。这一成果将有助今后开发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研究人员曾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与肿瘤新生血管有关,且已开发出数种阻碍这种基因发挥...

结肠癌老年患者的化疗方法已引起老年肿瘤领域的普遍关注

分享到:

结肠癌老年患者的化疗方法已引起老年肿瘤领域的普遍…

在2014年7月的《J Clin Oncol.》杂志,一篇文章讨论了结肠癌老年患者中化疗方法的改善。 人群研究证实老年人中大多数癌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结直肠癌在老年人群中具有高发病率,诊断时中位年龄是69岁,死亡时中位年龄是74岁。绝大多数结肠癌(CC)患者将在疾病进程中...

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个体化医学

分享到:

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个体化医学

2014年7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对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个体化用药进行了研究。 减毒增效是任何疾病治疗的一个普遍目标,但是由于许多化疗毒性的严重性和癌症复发或疾病进展的风险,减毒增效在肿瘤治疗中更加重要。由于年龄相关的代谢变化和合用药物的相互...

肿瘤门诊中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分享到:

肿瘤门诊中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014年6月,发表在《Eur J Hosp Pharm》的一项试图研究明确肿瘤门诊中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最多的三类不良反应是胃肠道(32.30%)、神经系统(23.91%)和乏力(16.12%)。男性比女性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多,且不良反应的数量和患者的年龄有相关性。...

生活方式影响肿瘤的生物标志物

分享到:

生活方式影响肿瘤的生物标志物

虽然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疾病,但生物标志物的“跌宕起伏”可能不会依赖特定疾病的存在。例如,在血流中的蛋白质水平会随着个体基因,临床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特定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被认为与生活方式等有关。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兰瑞肽治疗转移性胰腺内神经内分泌肿瘤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分享到:

兰瑞肽治疗转移性胰腺内神经内分泌肿瘤能显著延长无…

目前对生长激素抑制素类似物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抗肿瘤效果的数据有限。2014年7月,发表在《N Engl J Med》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或2期转移性胰腺内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兰瑞肽治疗与无进展生存期的显著延长相关。 背景:生长激素抑制素类似物经常用于治疗神经内...

生活方式影响肿瘤的生物标志物

分享到:

生活方式影响肿瘤的生物标志物

虽然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疾病,但生物标志物的“跌宕起伏”可能不会依赖特定疾病的存在。例如,在血流中的蛋白质水平会随着个体基因,临床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特定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被认为与生活方式等有关。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使用与炎性肠病患者癌症风险增加无关?

分享到: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使用与炎性肠病患者癌症风险…

2014年6月,在线发表在《JAMA》的一项基于丹麦全国注册的队列研究表明,当中位随访时间为3.7年时,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炎症性肠病与癌症的发生并无明显相关性。但是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能排除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药物剂量的累积性增加可引起癌症发生率增...

与来那度胺治疗相关的肿瘤溶解综合症

分享到:

与来那度胺治疗相关的肿瘤溶解综合症

2014年5月,在《Pharmacotherapy.》杂志上,一篇名为《与来那度胺治疗相关的肿瘤溶解综合症》的文章描述了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并发肿瘤溶解综合症(TLS)的情况,并列举了一个病理报告。其结论为,如果在某些特定的患者人群中(包括那些肾脏功能紊乱或病...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用于FhrNPs血液肿瘤患者的疗效优于单药疗法

分享到: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用于FhrNPs血液肿瘤…

2014年5月,发表于《J Clin Oncol》的一篇文章评估了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用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高危血液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的疗效优于单药疗法,且治疗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 目的:经验性抗生素单药...

“术中唤醒”切除脑肿瘤 成功保护语言功能

分享到:

“术中唤醒”切除脑肿瘤 成功保护语言功能

麻醉师通过静脉给药,全身麻醉,让患者昏然睡去,然后进行开颅,让脑组织暴露出来,随着麻醉师逐渐减少麻醉药的剂量,患者出现唤醒前的征兆。接着,患者被医生唤醒,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跟患者说话……近日,这场令人震撼的“术中唤醒”脑部肿...

吉西他滨、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可联合用于复发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

分享到:

吉西他滨、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可联合用于复发转移性生…

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GCT)复发患者一线化疗后,其标准治疗是基于顺铂和异环磷酰胺的三药联合方案。2014年5月,发表于《Ann Oncol》的一篇文章评估了联合使用吉西他滨、顺铂和异环磷酰胺(GIP)对GCT患者的活性。结果显示,复发睾丸GCT患者使用四个疗程的GIP方案能达...

特需医疗这颗“肿瘤”到底该不该摘除?

分享到:

特需医疗这颗“肿瘤”到底该不该摘除?

如何实现医疗服务的均等化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也是医改的重点。最近北京推广在公立医院取消特需服务,此举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公立医院更多的是要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可以完全不提供特需服务。取消特需服务是下一步医改过程中公立医院改革关注的...

肿瘤医生们的无奈几人知、几人懂?

分享到:

肿瘤医生们的无奈几人知、几人懂?

“癌症”,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虽然医学行业发现癌症已经有3000多年了,但至今仍在寻求“治愈之方”。癌症患者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医生,但肿瘤科的医生们很多时候也很无奈:不得不传达消息时候的无奈;医疗手段有限的无奈;想救治更多病人却没...

阿达木单抗单药疗法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

分享到:

阿达木单抗单药疗法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

在2014年4月的《Gastroenterology.》杂种,一篇文章描述了一项关于阿达木单抗联合疗法同单药疗法相比能增加克罗恩病的恶性肿瘤风险的评估,其结果为在克罗恩病患者中,阿达木单抗单药疗法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免疫调节疗法和阿达木单抗联合给药与非黑...

新ASCO指南:肿瘤患者的肥胖管理

分享到:

新ASCO指南:肿瘤患者的肥胖管理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在新的针对医务人员的有关肥胖和肿瘤的新指南中介绍:肥胖是导致肿瘤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在肿瘤确诊后护理难度增大的一个因素。ASCO指出,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成人、17%的儿童和青少年归为肥胖。肥...

利妥昔单抗可作为肿瘤负担较低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标准治疗

分享到:

利妥昔单抗可作为肿瘤负担较低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

2014年4月,发表于《Lancet Oncol》的一篇文章对利妥昔单抗在晚期、无症状的非大滤泡性淋巴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不进行治疗的观察相比,利妥昔单抗可作为肿瘤负担较低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标准治疗。 背景:晚期、肿瘤负担较轻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通...

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能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小肠损伤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能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非甾…

2014年3月,发表于《Gut》的一篇文章评估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肠病变的预防性作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能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引起的小肠损伤。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非...

抗肿瘤坏死因子-α疗法对炎性肠病患者无恶性肿瘤风险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α疗法对炎性肠病患者无恶性肿瘤风险

2014年3月,《Aliment Pharmacol Ther.》杂志上一篇名为《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炎性肠病引起恶性肿瘤》的文章简述了相关实验,所得结果为抗肿瘤坏死因子-α疗法与炎性肠病患者中恶性肿瘤风险的增加无关。 背景:抗肿瘤坏死因子-&alph...

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网络荟萃分析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网络荟萃分析

在2014年3月的《Aliment Pharmacol Ther》杂志中,有一篇名为《系统评价和网络荟萃分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的文章比较了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其结果为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和戈利木单抗诱均能有效地诱...

阿达木单抗联合治疗克罗恩病与单药治疗相比增加肿瘤风险

分享到:

阿达木单抗联合治疗克罗恩病与单药治疗相比增加肿瘤…

2014年4月,在线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在CD患者中,阿达木单抗单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免疫调节剂和阿达木单抗联合治疗与NMSC和其他癌症的风险增加相关联。 背景和目的:鲜有研究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克罗恩...

2013年美国FDA和EMA抗肿瘤新药审批情况回顾

分享到:

2013年美国FDA和EMA抗肿瘤新药审批情况回顾

2013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均批准了十余种抗肿瘤新药。两个机构尤其是美国FDA在药品审批路径方面有很多可借鉴的工作模式。以下,笔者对2013年美国FDA和EMA抗肿瘤新药的审批情况做一回顾总结。 2013 年FDA 抗肿瘤新药审批情况 2013年美国F...

新《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分享到:

新《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令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对继续治疗望而却步。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日前在京发布的2014年版《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对此提出预防为主的治疗原则,推荐把“三联方案”——阿瑞匹坦、5-HT3受体拮...

新《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分享到:

新《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令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对继续治疗望而却步。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日前在京发布的2014年版《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对此提出预防为主的治疗原则,推荐把“三联方案”——阿瑞匹坦、5-HT3受体拮...

基线EGFR T790M突变的肿瘤患者对厄洛替尼的响应较差

分享到:

基线EGFR T790M突变的肿瘤患者对厄洛替尼的响应较差

在使用EGFR TKI类药物初治的患者中,已有基线EGFR T790M突变的报道,但突变频率以及与EGFR TKIs反应的关联仍不清楚。2014年2月发表在《Ann Oncol》上的一项研究对基线EGFR T790M突变的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线EGFR T790M突变的患者从TKI治疗中获益有限。 背景...

肿瘤医院医生自杀身亡 因医闹曾患抑郁症

分享到:

肿瘤医院医生自杀身亡 因医闹曾患抑郁症

3月24日中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名男性泌尿科副主任医师张医生从医院3号楼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警方已排除他杀可能。据悉,张医生患有抑郁症,之前曾在专科医院治疗。那么,张医生为何会患上抑郁症呢? 病人及工作人员描述事发经过 3月24日傍晚,围绕在肿...

克罗恩病患者年龄、病程和吸烟与恶性肿瘤风险增加单独相关

分享到:

克罗恩病患者年龄、病程和吸烟与恶性肿瘤风险增加单…

2014年2月,发表于《Am J Gastroenterol》的一篇文章评估了克罗恩病中药物治疗和恶性肿瘤的风险。结果发现,年龄、病程和吸烟与恶性肿瘤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目的:由于克罗恩病(CD)患者中恶性肿瘤和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未明确,我们评估了二者之...

DNA纳米结构或可实现肿瘤靶向给药

分享到:

DNA纳米结构或可实现肿瘤靶向给药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金纳米粒子组装方法,可作为运输工具直接将癌症治疗药物或识别标记传送入肿瘤中。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IBBME)博士研究生周佑廷在接受科技日...

肿瘤患者相关急症的诊断与处理

分享到:

肿瘤患者相关急症的诊断与处理

肿瘤急症是指肿瘤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的浸润、压迫、转移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常见肿瘤本身引起的急症有肿瘤压迫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颈部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呼吸...

携带IGF1R_rs2016347 G等位基因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肿瘤恶化风险显著增加

分享到:

携带IGF1R_rs2016347 G等位基因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

2014年,2月发表于《Pharmacogenomics J》的一篇文章研究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的基因多态性可预测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治疗的临床结局。结果显示,携带IGF1R_rs2016347 G等位基因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肿瘤恶化风险显著增加。 ...

新式纳米纤维能捕获癌细胞将肿瘤变成慢性病

分享到:

新式纳米纤维能捕获癌细胞将肿瘤变成慢性病

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研发出新的治疗脑肿瘤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纳米新密将脑肿瘤从大脑中拉出。纳米纤维就像鱼竿将肿瘤细胞从大脑中吊出。 该技术是根据肿瘤细胞在大脑中传播的方式,用纳米技术制成纳米纤维模仿大脑内的神经和血管。肿瘤细胞会将其当作神经和血管借其...

贝伐珠单抗在治疗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方面显现活性

分享到:

贝伐珠单抗在治疗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方面显现活性

卵巢性索间质瘤复发后缺乏更好的治疗措施。2014年2月,发表于《Cancer》的一篇文章研究了贝伐珠单抗在该瘤种中的活性,并确定其治疗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毒性反应特征。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在治疗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方面显现活性且毒性可以接受。 背景:妇...

肝脓肿患者消化道肿瘤的风险

分享到:

肝脓肿患者消化道肿瘤的风险

化脓性肝脓肿(PLA)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该病的发病与胆胰管上行性感染、胃肠道病变经门脉传播的血源性感染等有关。有几项研究发现PLA患者罹患胆管癌和胰腺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但未能得出确切的患病率。另外,结直肠癌、结肠管状乳头状...

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或可诊断疾病早期

分享到:

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或可诊断疾病早期

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上,该校申宝忠教授领衔完成的课题《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此项成果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纳米医学技术,破译了肿瘤细胞内...

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肺癌管理

分享到:

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肺癌管理

近日,在由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和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举办的“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治新进展论坛”上,关于ProGRP血清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中...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用于肺癌鉴别诊断

分享到: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用于肺癌鉴别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2月7日发布最新《世界癌症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癌症发病数出现惊人增长,而肺癌等4种恶性肿瘤在中国增加最多。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协会(NACB)、欧洲肿瘤标志物组织(EGTM)建议通过检测CEA(癌胚抗原)、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等肿瘤标志物提高肿...

NSAID的使用与脑肿瘤风险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联

分享到:

NSAID的使用与脑肿瘤风险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联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评估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脑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2013年12月,在线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NSAIDs(阿司匹林和非阿司匹林的NSAIDs)的使用与脑肿瘤风险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联,但是...

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的免疫原性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的免疫原性

2013年11月,在线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研究对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综述。表明患者和处方者可以采取多个步骤来减少产生抗TNF抗药物抗体的风险。 背景:抗药物抗体(ADAs)生物疗法可能会导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对抗肿瘤坏死因...

复旦肿瘤医院超低位保肛肠癌根治术

分享到:

复旦肿瘤医院超低位保肛肠癌根治术

医师带3D眼镜手术目击 肿瘤医院行一例超低位保肛肠癌根治术 有效降低盆底神经损伤30% 医师带着3D眼镜为患者做直肠癌根治术?这样一个听起来颇似科幻想象的手术方式,如今却变成了现实。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的专家团队在3D腹腔镜的引导下为一位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或可诊断疾病早期

分享到:

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或可诊断疾病早期

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在近日公布的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上,该校申宝忠教授领衔完成的课题《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此项成果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纳米医学技术,破译了肿瘤细胞内...

法国一医生未检出患者脑内肿瘤遭监禁及罚款

分享到:

法国一医生未检出患者脑内肿瘤遭监禁及罚款

1月23日,据瑞士法语媒体报道,法国一医生因未检出患者脑内肿瘤而遭监禁及罚款,法庭判处其5个月监禁(缓期执行)和8000欧元(约合人民币6.59万元)的罚款。对此,您怎么看? 根据来自相关司法部门的消息,1月22日,根据法国北部埃尔普河畔阿韦讷市1间轻罪法庭判决,...

女医生建肿瘤专科诊所 自由执业追求梦想

分享到:

女医生建肿瘤专科诊所 自由执业追求梦想

公立医院是很多人眼中的“金饭碗”。但是有这样一位女医生,在公立医院工作十余年后选择离开,和朋友一起创办肿瘤专科诊所。或许有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下面,让我们走近蒋金妍,听听她的故事。 离开公立医院 开办肿瘤诊所 38岁的蒋金妍是四川安岳县人,...

头颈部肿瘤或与STAT3活化相关

分享到:

头颈部肿瘤或与STAT3活化相关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教授、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头颈部项目主管Jennifer Grandis博士12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癌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

头颈部肿瘤或与STAT3活化相关

分享到:

头颈部肿瘤或与STAT3活化相关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教授、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头颈部项目主管Jennifer Grandis博士12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癌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

头颈部肿瘤或与STAT3活化相关

分享到:

头颈部肿瘤或与STAT3活化相关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教授、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头颈部项目主管Jennifer Grandis博士12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癌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

我国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见曙光

分享到:

我国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见曙光

记者日前自北京世纪坛医院了解到,世纪坛医院建立了国内唯一以肿瘤治疗性研究为主的重点实验室,力求三年内完成国内第一支肿瘤治疗性疫苗的临床前试验,最终获得新药证书,虽然距离产品上市时间还比较漫长,但表明我国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已见曙光。 肿瘤治疗性疫苗通...

个性化脑肿瘤疫苗显示出希望

分享到:

个性化脑肿瘤疫苗显示出希望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致命性的脑肿瘤。据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占全部脑肿瘤的5%,最常发生于45~70岁。据发表在《Neuro-Oncology》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标准治疗相比,一种实验疫...

2013临床肿瘤学进展

分享到:

2013临床肿瘤学进展

12月10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 Oncol)上在线发布了《ASCO年度报告:2013临床肿瘤学进展》。 今年ASCO评选的临床肿瘤学进展共包括76项研究,本文摘选了其中重大进展与读者分享。 癌症预防与筛查 • NLST研究证实,与胸部X线相...

重新激活小胶质细胞或可治疗脑肿瘤

分享到:

重新激活小胶质细胞或可治疗脑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是脑肿瘤中最致命一种。尽管已经存在治疗方法,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5个月,少于1/20的患者能超过5年。霍奇基斯脑研究中心(Hotchkiss Brain Institute,HBI)和南阿尔伯塔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检查胶质母细胞瘤的样本时发现,其中包含...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分离出循环肿瘤细胞

分享到: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分离出循环肿瘤细胞

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细胞可能离开实体瘤,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这些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CTC)的鉴定可能为癌症转移过程提供关键线索。同时,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有助于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如浸润性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 然而...

新技术——30分钟诊断脑肿瘤

分享到:

新技术——30分钟诊断脑肿瘤

脑肿瘤被认为是大脑或中央脊柱癌性最强的肿瘤。可在任何年龄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脑肿瘤是肿瘤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现行的诊断技术包含一系列的扫描,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如果经过这些扫描后怀疑有肿瘤,...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分离出循环肿瘤细胞

分享到: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分离出循环肿瘤细胞

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细胞可能离开实体瘤,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这些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ur cells,CTC)的鉴定可能为癌症转移过程提供关键线索。同时,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有助于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如浸润性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 然而...

肝肿瘤术后复发或与组织缺氧有关

分享到:

肝肿瘤术后复发或与组织缺氧有关

本研究评价了组织缺氧与骨髓来源细胞对肝脏手术后微转移侵袭结局的作用;研究表明,手术所致的肝脏组织缺氧可导致肿瘤细胞快速向具有高克隆及高转移形成能力的肿瘤干细胞未成熟形态去分化;缺氧活化的前药替拉扎明可对肿瘤干细胞进行有效杀伤。 肝脏手术后,会形成一个...

清华教授发现全新肿瘤标志物

分享到:

清华教授发现全新肿瘤标志物

记者1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罗永章教授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Hsp90α(热休克蛋白90α)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患者只需取一滴血液,通过试剂盒检测,即可用于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为指导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辅助依据。 自主研发的Hsp90&a...

化疗不影响血液病肿瘤患者潜伏结核感染治疗的安全性

分享到:

化疗不影响血液病肿瘤患者潜伏结核感染治疗的安全性

具有潜伏结核感染(LTBI)且经历化疗的血液病肿瘤患者,存在发展成急性结核(TB)的高风险。识别和治疗这些患者能预防潜伏结核感染进展至活动性结核。10月发表在《Infect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血液病肿瘤患者潜伏结核感染治疗的安全性不受同时抗肿瘤化疗影响。 具...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常发生肝毒性

分享到: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常发生肝毒性

8月发表在《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肝毒性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更好的了解这种现象。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为通过一项大的最新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研究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肝毒性的发病率和风险。方...

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可在妊娠第二期末期通过胎盘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可在妊娠第二期末期通过胎盘

9月,发表于Am J Gastroenterol的一篇文章综述了孕期与哺乳期炎性肠病妇女使用抗TNF药物的安全性。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可在妊娠第二期末期通过胎盘。目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是炎性肠病(IBD)患者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但是关于其在孕期和哺乳期的安全性数据...

胚胎发育与肿瘤的关联

分享到:

胚胎发育与肿瘤的关联

MicroRNAs(miRNAs)是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许多研究阐述了miRNAs在肿瘤发生与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对于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联研究非常有限。近期,武汉大学郭明雄副...

新技术快速检测脑肿瘤

分享到:

新技术快速检测脑肿瘤

一种检测细胞中蛋白质和脂质量的新技术可帮助外科医生发现肉眼无法看到的脑肿瘤组织。目前,脑手术牵涉到许多的猜测。因为很难区分脑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神经外科医生常常在手术时依赖像组织颜色和质地等可见的线索。在许多手术中,本来可以被安全去除的肿瘤组织却意...

胰岛素是否增加肿瘤风险?

分享到:

胰岛素是否增加肿瘤风险?

自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的官方刊物《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刊登了“甘精胰岛素与肿瘤风险” 的研究结果以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界对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使用获益与风险的空前关注。后续相关的研究相继发表。这些能否确证...

尼妥珠单抗对上皮来源肿瘤疗效显著

分享到:

尼妥珠单抗对上皮来源肿瘤疗效显著

尼妥珠单抗是一种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以评价尼妥珠单抗的不同适应症。尼妥珠单抗在不同国家被批准用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神经胶质瘤和鼻咽癌患者。 该文献回顾的重点在于讨论尼妥珠单抗的独特功...

自闭症可能与肿瘤基因相关

分享到:

自闭症可能与肿瘤基因相关

从表面上来看,自闭症和肿瘤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疾病。然而,研究这两种疾病的科学家们却意外地得出了同一个惊人的发现:某些自闭症患者携带有突变型的癌症或肿瘤基因,很可能正是这些基因突变导致了他们的脑部功能紊乱。 PTEN基因的突变可引发乳腺、结肠、甲状腺以...

贝伐单抗显著延长脑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分享到:

贝伐单抗显著延长脑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2010年死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的生存期要显著长于2008年死于该疾病的患者,这是来自《Cancer》的一项基于人口学研究的新发现。该研究表明,在FDA批准贝伐单抗用于脑肿瘤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较该药被批准前要长。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它能够迅速生长,并...

儿童脑肿瘤进展的生物标记

分享到:

儿童脑肿瘤进展的生物标记

研究要点: TERT启动子甲基化能作为恶性病变的生物标记和预后判断标记在儿童恶性脑肿瘤中,当肿瘤从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时,UTSS甲基化增加在TERT启动子UTSS区域的高度甲基化与肿瘤中TERT的表达相关 在儿科神经系统肿瘤领域中,确定多种对恶性疾病有提示意义的生物标...

“介入”让晚期肿瘤绝处逢生

分享到:

“介入”让晚期肿瘤绝处逢生

人体消化道梗阻通过介入手段都能排堵保畅;经由放射性粒子植入能零距离医治癌症病灶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借助穿刺针射频消融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介入医学,超越内外科,在病体内游刃有余,无所不及,良好的疗效令医生和患者惊喜连连...

肿瘤患者中潜在药物相关问题的特征(Int J Clin Pharm. 2013 Jun;35(3):401-7. doi: 10.1007/s11096-012-9747-7.)

分享到:

肿瘤患者中潜在药物相关问题的特征(Int J Clin Pha…

题目:肿瘤患者中潜在药物相关问题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drug-related problems among oncology patients) 背景:由于抗癌药物的治疗(联合治疗),肿瘤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风险较高,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他们器官衰竭或代谢转变的风险也较高。 ...

脑肿瘤抑制因子调控突触发育获突破

分享到:

脑肿瘤抑制因子调控突触发育获突破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与其靶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结构。突触生长过程的精确调控对于神经环路的形成和可塑性至关重要,突触发育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智力低下、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变性病等。因此,寻找和鉴定突触发育和功能调控基因一直是神...

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或可设1mm无肿瘤切缘

分享到:

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术或可设1mm无肿瘤切缘

患者无病生存率结局 目前相关共识认为,阳性切缘组织结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切除术后病情复发的预测因素。然而,目前在手术中需要的无肿瘤切缘深度方面仍存在争议。对此,英国St James大学医院的Zaed Z.R. Hamady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针对进行根治性切除...

细菌与肿瘤相生还是相克?

分享到:

细菌与肿瘤相生还是相克?

细菌为一种原核生物,其形态大小肉眼不可见。但是米饭的馊味以及浴室墙壁上的滑腻感不时地又在昭显着它们的存在。其与人类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与癌症有关的幽门螺杆菌。肿瘤由一群与人体细胞同文同种的真核细胞所组成,凭借基因突变所赋予的强...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减少辐射的新型肿瘤PET显像剂

分享到: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减少辐射的新型肿瘤PET显像剂

近期,中国学者发表在《美国核医学杂志》的一项临床研究成果被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选为热门文章。据该文章报道,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合作,进行了肺癌患者使用一种新型显像剂接受PET检查的临床试验。 与国外RGD类PET显像剂相比,新型...

我国研究人员成功研制新型肿瘤PET显像剂

分享到:

我国研究人员成功研制新型肿瘤PET显像剂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子影像和纳米医学实验室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肿瘤PET显像剂,并获得我国国家发明专利。日前,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合作开展的一组肺癌患者使用该新型显像剂接受PET检查的临床研究成...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甲状腺癌:CRT+BEV未改善GBM的OS

分享到: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甲状腺癌:CRT+BEV未改善GBM的OS

摘要号 1 胶质母细胞瘤一线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并未改善患者总生存 目前,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治疗为放疗联 合替莫唑胺治疗。该项随机双盲安慰剂 对照研究(RTOG0825)纳入637例初诊GBM患者,随机接受标准化放疗CRT)联合贝伐珠单抗(BEV,320例)或安慰剂治...

血液系统肿瘤:PI3Kδ抑制剂治疗CLL显疗效

分享到:

血液系统肿瘤:PI3Kδ抑制剂治疗CLL显疗效

摘要号7005 PI3Kδ抑制剂治疗CLL显疗效 美国Ⅱ期研究纳入6 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 SLL)初治患者,予以新型口服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抑制剂 idelalisib(GS-1101)联合利妥昔单抗 治疗。中位治疗16个月后,在50例评...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18个月和36个月ADT疗效相当

分享到: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18个月和36个月ADT疗…

摘要号 LBA4510 高危前列腺癌 :18 个月和36 个月ADT 疗效相当 随机 Ⅲ 期PCS IV研究纳入310 例淋巴结阴性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随机接受盆腔放疗联 合36个月(1 组)或18个月(2 组)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中位随访78个月后结果显示,1组和2 组死亡率(P=0.829)、...

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和血液肿瘤患者伏立康唑血浆浓度不足的潜在因素(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 Jul;57(7):3262-7.)

分享到:

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和血液肿瘤患者伏立康唑血浆浓度…

题目: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和血液肿瘤患者伏立康唑血浆浓度不足的潜在因素(Potential Factors for Inadequate Voriconazole Plasma Concentra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and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伏立康唑血浆浓度(VPCs)个体差...

抗菌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是造成特发性药源性肝损伤的最常见静脉注射药物(J Clin Gastroenterol. 2013 Jul;47(6):553-8)

分享到:

抗菌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是造成特发性药源性肝损伤的最…

题目:静脉注射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药物引起肝损的网络经验(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Medications: Th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Network Experience)背景和目的:静脉注射药物可能会造成特发性药源性肝损伤(DILI),但...

新型手术刀引发肿瘤外科革命

分享到:

新型手术刀引发肿瘤外科革命

手术刀一直以来都是受人类控制和操作的,如果,有一款“聪明的”手术刀能发现肿瘤组织,那将是怎样的状况?近日,来自英国伦敦的科学家就发明了这样一款可以准确区分肿瘤和健康组织的手术刀,这个“魔杖”将引领肿瘤外科革命。患者所需的手术更...

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分享到:

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

2012年9月,法国科学家塞拉利尼在 《食品与化学毒理学》发表文章称,使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试验鼠出现高致癌率,试验老鼠身上乒乓球大小的肿瘤很快传遍世界,也登上了中国各大媒体网站的显著位置。 7月13日,塞拉利尼刚现身研讨会就引起媒体的关注。针...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更新乳腺癌化学预防指南

分享到: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更新乳腺癌化学预防指南

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化学预防乳腺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更新了临床实践相关指南的建议。新指南强烈建议浸润性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妇女使用药物预防干预措施。 新的2013年指南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指南指出,应该讨论使用选择性...

转基因大豆与肿瘤高度相关

分享到:

转基因大豆与肿瘤高度相关

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我国大豆业“奄奄一息”。15年来,转基因大豆在安全性争议声中,进口数量不断攀升。日前,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又掀起了一场无解的争论。 黑龙江大豆协传会:转基因与肿瘤高度相关 央视...

北京发布2012年度健康白皮书 恶性肿瘤连续六年成首位死因

分享到:

北京发布2012年度健康白皮书 恶性肿瘤连续六年成首…

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位居北京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前三位,共占全部死亡的73.3%。其中,恶性肿瘤已连续六年“独占鳌头”。6月18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2012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健康白皮书)。2012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069.3...

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一项非预防血小板输注策略(N Engl J Med. 2013 May 9)

分享到:

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一项非预防血小板输注策略(N En…

题目: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一项非预防血小板输注策略(A no-prophylaxis platelet-transfusion strategy for hematologic cancers) 背景: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血小板输注预防出血的有效性尚不清楚。本试验评估了不给予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策略是否与提供预防性(血...

药物组合助巨噬细胞“吃掉”肿瘤

分享到:

药物组合助巨噬细胞“吃掉”肿瘤

为了避免被免疫系统破坏,癌细胞耍了一些小手段。当它们分裂形成肿瘤时,会避免让巨噬细胞察觉到,巨噬细胞是从事消灭死亡细胞和危险入侵者的免疫细胞。现在,许多癌症患者都在利用抗体药物进行治疗,这些抗体药物的部分作用是标识肿瘤细胞以便让巨噬细胞消灭它们。...

老年人肿瘤2013年第13届会议(哥本哈根  2013年10月24日—2013年10月26日)

分享到:

老年人肿瘤2013年第13届会议(哥本哈根 2013年10月…

大会简介 2013年第13届老年人肿瘤会议将于10月24-26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此次会议讨论的话题有: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骨骼健康,乳腺癌,经济学,伦理学,老年评估,消化道癌症,白血病,淋巴瘤,肺癌,老年肿瘤组织,疼痛学,前列腺癌等等。 会展名称 ...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利物浦 2013年10月19日—2013年10月22日)

分享到:

妇科肿瘤2013年第18届大会(利物浦 2013年10月19日…

大会简介 2013年第18届妇科肿瘤大会将于10月19-22日在英国利物浦举办。ESGO 欧洲领先的非盈利性的妇科肿瘤社会,大会目的是努力提高妇科癌症护理提供培训标准,提供教育机会和突破在预防,治疗和研究妇科肿瘤学。 会展名称 2013年第18届妇科肿瘤大会...

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年度科学 2013年第40届会议(阿德莱德 2013年11月12日—2013年11月14日)

分享到:

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年度科学 2013年第40届会议(…

大会简介 2013年第40届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年度科学会议,将于2013年11月12-14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会议中心举行。 会展名称 2013年第40届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年度科学会议(COSA'S) 会议日期 2013年11月12日—2013年11月14日 所在...

综合肿瘤协会国际2013年第10届会议(温哥华 2013年10月20日—2013年10月22日)

分享到:

综合肿瘤协会国际2013年第10届会议(温哥华 2013年1…

大会简介 2013年第10届结合肿瘤协会国际会议将于10月20-2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这次会议将包括重要演讲者、全体和并发会议和研讨会。将突出显示最新的研究证据和方法,并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肿瘤学结合起来。 会展名称 2013年第10届综合肿瘤协会国际...

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与克罗恩病患者腹部手术术后感染相关(Am J Gastroenterol. 2013 Apr 1)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与克罗恩病患者腹部手术术后感染…

题目: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与克罗恩病患者腹部手术术后感染的相关性(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n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目的:抗肿瘤坏死因子(anti-TNF)疗法对克罗恩病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并...

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会2013年第55届年会(亚特兰大 2013年9月22日—2013年9月25日)

分享到:

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会2013年第55届年会(亚特兰大 2…

大会简介 2013年第55届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会年会将于9月22-2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是世界上最大的辐射肿瘤活动。 会展名称 2013年第55届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会年会(ASTRO) 会议日期 2013年9月22日—2013年9月25日 所在地址 ...

生殖泌尿肿瘤前瞻性研究

分享到:

生殖泌尿肿瘤前瞻性研究

2013年5月31日-6月4日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将在芝加哥召开。全球肿瘤医师齐聚一堂,讨论交流一年来肿瘤科的热点、难点和最新进展。届时,丁香园将派出强大阵容奔赴芝加哥,为您带来前线的即时声音。在年会正式召开之前, 肿瘤频道 将会陆续释出将在年会上宣读的...

中国探索用超声“烧死”肿瘤

分享到:

中国探索用超声“烧死”肿瘤

无创、副作用小、更安全,被称作“绿色治疗” 中国探索用超声“烧死”肿瘤 年内可进入临床试验,未来五年可逐步取代部分手术 未来五年,超声技术治疗肿瘤有望取代部分手术,实现无创治疗;而由于中国科研人员在这个领域的早期开拓,国产超声治疗...

2013年澳大利亚医学肿瘤年度科学会议(墨尔本  2013年8月1日—2013年8月2日)

分享到:

2013年澳大利亚医学肿瘤年度科学会议(墨尔本 2013…

大会简介 2013年澳大利亚医学肿瘤年度科学会议,将于2013年8月1-2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 会展名称 2013年澳大利亚医学肿瘤年度科学会议(MOGA) 会议日期 2013年8月1日—2013年8月2日 所在地址 澳大利亚 墨尔本 会展场...

研究:肿瘤可悄然消退

分享到:

研究:肿瘤可悄然消退

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约有10%的肿瘤患者体内肿瘤会自然消退,且一旦消退,便极少复发。美国癌症协会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人体内有一套严密的肿瘤防御系统,激活这一系统,人体自主抗肿瘤程序就会启动,肿瘤就会变软变小、甚至消失。 据山西科学技术出版...

2013年第4届欧洲介入性肿瘤会议(布达佩斯 2013年6月19日—2013年6月22日)

分享到:

2013年第4届欧洲介入性肿瘤会议(布达佩斯 2013年6…

大会简介 2013年第4届欧洲介入性肿瘤会议将于6月19-22日在匈牙利举办。ECIO大会将允许介入放射科医生参加大会的全部会议,并让他们的同事,包括肝病肿瘤科,肠胃科外科和放射肿瘤科的医生都能参与到此次大会中来。 会展名称 2013年第4届欧洲介入性...

中医药抗肿瘤门诊大病医疗期限延至五年

分享到:

中医药抗肿瘤门诊大病医疗期限延至五年

近日,上海市医保部门为进一步完善恶性肿瘤门诊大病医疗的医保管理政策,对参保人员进行中医药抗肿瘤治疗的门诊大病医疗期限由原来最多两年延长为五年。 据悉,200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之初,为减轻参保人员中恶性肿瘤患者的门诊医疗费负担,上海将恶性肿...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有新术式

分享到: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有新术式

近日,哈医大四院普外科采用了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新术式,成功完成了一例单孔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 据哈医大四院普外科主任许军教授介绍,胰腺处于腹膜后,十二指肠紧紧围绕在胰头周围,而十二指肠乳头正位于胰头部,位置深,周围又有许多重要的器...

6岁盲女成功切除眼眶肿瘤

分享到:

6岁盲女成功切除眼眶肿瘤

昨日,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成功进行右眼眶肿瘤手术的6岁小患者冷学俊顺利出院了。一周前,这位来自河南的小患者,因家贫无法手术,病情愈发危急。这也是本报与市青基会、BOSS臻品杂志设立“特困青少年眼疾救助基金”资助的又一名患儿。 今年6岁的冷学俊是河...

运动后易“损伤”警惕骨肿瘤

分享到:

运动后易“损伤”警惕骨肿瘤

“如果不是因为一次爬山意外扭伤了脚,踝关节疼痛来我们医院就诊,可能短时间也不会被查出竟然患有骨肿瘤。”省新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姜滔副主任医师说,不久前,他们接诊了这样一位50多岁的赵先生。 姜滔副主任医师说,骨肿瘤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

“早早期”肿瘤诊断新方法

分享到:

“早早期”肿瘤诊断新方法

据科技日报报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申宝忠教授“肿瘤标志物靶向分子成像在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中的应用”项目,近日被授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申宝忠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肿瘤标志物的“系统性可视化”理论,开创...

中药确有抗肿瘤作用

分享到:

中药确有抗肿瘤作用

笔者从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医学肿瘤防治新成果报告会”上了解到,经台湾医学机构研究证明:中药确有抗肿瘤作用,而不单单只是起辅助治疗作用。 日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CI)给内地发明、台湾医疗工作者验证的中药口服液授予药典字号(C88275...

肿瘤药物短缺对癌症治疗影响的全国性调查( 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13 Apr 1)

分享到:

肿瘤药物短缺对癌症治疗影响的全国性调查( Am J Hea…

标题:肿瘤药物短缺对癌症治疗影响的全国性调查(National survey on the effect of oncology drug shortages on cancer care) 目的:提供全美国的一项关于肿瘤药物短缺的调查的结果,以及药物短缺对临床实践、患者安全、临床试验和医疗保健费用的影响。 方法:一项...

硫嘌呤或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治疗不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Am J Gastroenterol. 2013 Mar;108(3):433-40.)

分享到:

硫嘌呤或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治疗不会增加孕期并发…

题目:硫嘌呤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用于炎性肠病患者的孕期安全性(Safety of Thiopurines and Anti-TNF-α Drugs During Pregnancy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目的:硫嘌呤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孕期的安全性...

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息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可以通过胎盘转移(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 Mar;11(3):286-92.)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英夫利息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可以通过胎…

题目:炎性肠病的孕妇中抗肿瘤坏死因子的胎盘转移(Placental Transfer of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gents in Pregnant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背景和目的:许多患有炎性肠病的妇女在孕期需要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治疗。目前仍...

抗肿瘤坏死因子初始治疗和带状疱疹风险之间的关系(JAMA. 2013 Mar 6)

分享到:

抗肿瘤坏死因子初始治疗和带状疱疹风险之间的关系(…

题目:抗肿瘤坏死因子初始治疗和带状疱疹风险之间的关系(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itiation of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 and the risk of herpes zoster.) 重要性:带状疱疹再活动不成比例地影响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目前还不清楚抗肿瘤坏死因子(anti...

静止期炎性肠病的孕妇停止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较安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 Mar;11(3):318-21.)

分享到:

静止期炎性肠病的孕妇停止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较安全…

题目:孕期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停药对炎性肠病和新生儿暴露的影响(Effects of Discontinuing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Cours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Neonatal Exposure) 背景和目的:我们评估了停止服用抗肿...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

分享到: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

近日,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的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肿瘤防治诊疗技术新进展研讨班于广州市召开。会议特邀瑞典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大学终身教授Sven Sko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二科成功实施一高难度腹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

分享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二科成功实施一高难度腹盆腔巨…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二科成功实施一例高难度腹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该患者为41岁女性,因“腹胀及小便失禁半月余”入院,入院诊断为腹盆腔巨大肿瘤。查体可见整个腹部膨隆,腹盆腔可触及一巨大肿物,上至肋弓,下至...

八成肿瘤与环境有关

分享到:

八成肿瘤与环境有关

专家解读:远离癌症 内外均需低碳 本网讯 记者刘道安15日从天津市肿瘤医院获悉,以“保护环境、远离癌症”为主题的“全国第十九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暨2013年天津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于今天在该院启动。宣传周期间,每天上午由天津市及天津市肿瘤医院...

八成肿瘤与环境有关

分享到:

八成肿瘤与环境有关

专家解读:远离癌症 内外均需低碳 本网讯 记者刘道安15日从天津市肿瘤医院获悉,以“保护环境、远离癌症”为主题的“全国第十九届肿瘤防治宣传周暨2013年天津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于今天在该院启动。宣传周期间,每天上午由天津市及天津市肿瘤医院...

中医防治肿瘤:带瘤也能长期生存

分享到:

中医防治肿瘤:带瘤也能长期生存

◆带瘤生存并不是放弃治疗,而是通过规范和适度治疗,使人体和肿瘤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让肿瘤细胞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或休眠 肿瘤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发病过程。正气盛衰决定癌瘤的生长速度,正盛则抗邪有力,癌瘤进展较慢。中晚期肿瘤患者在治...

国外眼中的中国肿瘤治疗

分享到:

国外眼中的中国肿瘤治疗

在2013年3月26日在线出版的Journal of Oncology Practice上,上海百瑞肿瘤中心(ProMed Cancer center)副首席医务官David H. Garfield博士等人刊文介绍了国外同行眼中的中国肿瘤治疗现状。丁香园肿瘤频道撷取部分摘译如下: 关于医患关系 中国大陆人对医患关系的态度...

中国科学家攻克PET数字化难题 可更早发现肿瘤

分享到:

中国科学家攻克PET数字化难题 可更早发现肿瘤

全数字PET成像关键技术5日通过中国工程院士俞梦孙带领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科学家在PET数字化领域的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 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是继超声、CT和核磁...

SSO:转移性前哨淋巴结阳性者肿瘤复发风险高

分享到:

SSO:转移性前哨淋巴结阳性者肿瘤复发风险高

在近日召开的第66届外科肿瘤学术年会上,来自美国佛罗里达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转移性前哨淋巴结(in Transit SLN)阳性率为14%,与已公布的较大淋巴结区域SLN阳性率一致。因此,对于术前识别的SLN,应予以清除。另外,转移性SLN阳性患者复发风险...

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脑胶质瘤治疗辟新径

分享到:

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脑胶质瘤治疗辟新径

76岁的姜女士患脑胶质瘤已无条件手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抗血管生成靶向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肿瘤明显缩小,瘤周水肿消退,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据该科主任张志文介绍,这是他们采用该技术治疗的第27例患者。 该患者2012年9月突然感...

纳米技术治疗肿瘤进展

分享到:

纳米技术治疗肿瘤进展

当今,纳米技术领域一个备受欢迎的目标是:用微粒作为容器来定向输送药物,尤其是送往肿瘤。但是,免疫系统中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哨兵”很块就会发现外来的入侵物,并将其吞没。现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方法:赋予微粒一个分子“通...

蜂蜜可抑制肿瘤扩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