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住院医师培训才是解决医学人才瓶颈的根本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09年09月13日    点击数:    5星

最近,北京协和医院一位医生到美国学习,居然在一家很小的诊所里,见到了全球知名的妇科专家。这位医生发现,美国医院是不分等级的。无论走到哪里,医生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没有显着差异。

但是在中国,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协和医院是国家水平,县级医院是县级水平,乡镇医院是乡镇水平。中国医生和美国医生起点大致相同,但成熟期平均晚10年,这不仅浪费了医学人才,也减少了社会收益,为什么会有如此差距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医生培养体系。

100多年前,美国开始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并沿袭至今。在美国,一名医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为期4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再考取医师执照,才能成为一名正式医生。住院医师培训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执业的医师。毕业生考取医师执照后,可以选择到医院工作,也可以选择个人开诊所,还可以进入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继续深造。通过这样的培养体系,美国源源不断地制造“标准化医生”,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医院和诊所,病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高质量的医生。

而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医生队伍鱼龙混杂。医学生毕业后,没有进行过严格的临床实践,就直接进入各级医院。医院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医生的水平。同一院校的毕业生,一个分到“国家队”,一个分到“地方队”。10年之后,两个人的水平就会有天壤之别。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生离开临床,就像水手离开大海。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国家。由于缺乏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硕士博士不会看病”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便是分配到“国家队”的毕业生,在当住院医生期间,其主要工作也是写病历、开化验单等,基本没有独立诊疗的机会。有的虽然评上了高级职称,但临床经验匮乏,只会纸上谈兵。

因为在大医院,专家是核心资源,老百姓看病,一半听名气,一半靠运气。病人奔着专家去,医护围着专家转。住院医师是个“小角色”,很难有独立诊疗的机会。还有一些患者,为了避免被误诊误治,很多人宁愿到大医院通宵排队,也不愿意去小医院,从而导致“全国人民上协和”的现象。

这些都在表明,我国医生的培养模式与医学规律严重脱节,极大地影响了医疗质量,损害了病人利益。建立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走出人才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今后,“一出校门就当医生”的历史将被改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成为一项刚性制度。当一批又一批的“标准化医生”成长起来后,老百姓看病就不会“撞大运”了。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