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消化>>正文内容
消化

辩证认识PPI

来源:    时间:2009年09月10日    点击数:    5星

    9月9日消息 - PPI问世消化领域的重要进展 

    自从全球首个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于1987年在瑞典上市后,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PPI也相继问市,我们于是进入了PPI时代。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对PPI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毋庸置疑,PPI的应用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PPI较组胺2受体(H2RA)抑酸作用更强大、持久。PPI的应用使许多消化性溃疡患者免受手术之苦。同样,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率及对反流症状的缓解率也显著高于H2RA。此外,PPI治疗胃泌素瘤所致的难治性及多发性溃疡、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和应激性溃疡等的疗效也较好。 

    PPI不良事件逐渐凸显 

    但随着PPI的长期、大量应用,许多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也逐渐凸显出来。 

    2009年3月,《美国胃肠病学》(Am J Gastroenterol)针对PP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展出了一辑增刊,刊登8篇综述。这些文章提示,应用PPI所致的医源性低胃酸症会增加患者对肠道细菌的易感性;可增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会减少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食物中铁的吸收;会影响钙的吸收而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但2010年3月《美国胃肠病学》(Am J Gastroenterol)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服用PPI与骨质疏松并不相关,且对骨密度不产生影响。 

    2009年《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健康受试者接受8周埃索美拉唑治疗,在停药后4周内,其酸相关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接受PPI治疗者血胃泌素水平升高。 

    今年5月份的《内科学文献》(Arch Intern Med)发表5篇关于PPI应用的研究论文(见图)。这些研究显示,院内艰难梭菌感染(CDI)风险与PPI剂量呈正相关;CDI患者在抗感染治疗期间服用PPI,艰难梭菌再感染风险显著升高;绝经后妇女服用PPI,其脊柱、前臂及腕部骨折风险轻度增加。 

    研究还显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经内镜下治疗后的患者,与非大剂量PPI相比,大剂量PPI并不能降低再出血率、手术率或死亡率;对于预防院内上消化道出血,在应用了标准化PPI使用指南后,住院患者和出院患者PPI的处方量都有所减少。 

    虽然目前PPI与氯吡格雷联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尚无最终定论,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还是发出警惕两药联用风险的警告。 

    PPI是把双刃剑 

    PPI诸多不良事件的报道无疑在消化界掀起轩然大波。PPI究竟治病还是致病?国内外诸多专家都认为,PPI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应用,用好能治病,用不好则致病。因此,提倡应严格掌握好PPI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大剂量应用。 

    目前国内尚无较大规模、设计良好的PPI相关不良反应研究,究其原因,可能与种族差异、PPI使用剂量与时间及对PPI不良反应的警惕性不高等相关。要证实这些推测,尚须国内同行开展多中心长期临床研究。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