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泌尿>>正文内容
泌尿

不明原因血尿

来源:    时间:2017年05月15日    点击数:    5星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60岁,农民。主因“肉眼血尿7天”于2007年9月来急诊就诊。入院前7天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腰痛,无牙龈出血,无黑便。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腹部B 超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 11×109/L,HGB 108g/L,PLT 212×109/L。诊为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后无效,并出现乏力、头晕。复查血常规示WBC 16×109/L,HGB 58g/L,PLT 232×109/L;凝血分析示PT 62秒,INR 8﹒6,APTT 80秒,FIB 320mg/dl,D‐二聚体200ng/ml。以凝血功能障碍转来笔者医院急诊。

患者长期住在农村,平时体力较好,未曾系统体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传染病病史及接触史。无烟酒嗜好。

入院查体:T 36﹒7℃,P 93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瘀斑,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HR 93次/分,心律齐,心界不大。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神经系统查体无定位体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7×109/L,HGB 48g/L,PLT 262×109/L。凝血分析:PT 82秒,INR 10﹒6,APTT 不凝,FIB 360mg/dl,D‐二聚体200ng/ml。肝肾功能正常。腹部B 超:肾盂扩张,膀胱内可见团状漂浮物,肝、胆、胰、脾及双肾均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凝血障碍原因待查。入院后给予新鲜冰冻血浆400ml 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两瓶治疗,血尿稍有减轻,但实验室检查PT、APTT 改善不明显。

【分析】

出血性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三大类:①血小板异常:包括血小板数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②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如慢性肝病、维生素K 缺乏和血友病、抗凝血灭鼠药)和凝血因子消耗增加(如DIC);③血管因素:包括过敏性紫癜等。

本例表现为尿路出血及皮肤大片瘀斑,出血特点不支持血管因素异常。PLT 计数正常,PT 和APTT 均明显延长,因此出血原因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PLT 计数正常,FIB、D‐二聚体和FDP 均正常,可排除DIC。需考虑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进一步进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Ⅱ因子6%(正常值60%~140%),Ⅴ因子80%(正常值60%~140%),Ⅶ因子8%(正常值60%~140%),Ⅷ因子126%(正常值50%~200%),Ⅸ因子20%(正常值60%~140%),Ⅹ因子34%(正常值60%~140%)。

 因Ⅷ因子活性正常,可以排除血友病。患者既往无肝病史,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腹部B 超未见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表现,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性明显下降,说明外源性凝血途径障碍,高度提示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维生素K 是部分凝血因子(因子Ⅱ、Ⅶ、Ⅸ、Ⅹ)和抗凝蛋白(蛋白C、蛋白S和蛋白Z)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必需的辅助因子。维生素K 缺乏会造成上述凝血因子羧化障碍而无活性,导致出血。常见可能导致维生素K 缺乏的疾病包括慢性肠道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胆道梗阻、慢性肝病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等。但患者病史和查体均不支持上述情况。因此需考虑继发性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应用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华法林),但患者否认近期用药史。排除上述情况后,要考虑是否有抗凝血灭鼠药中毒。

反复询问患者有无鼠药接触史,患者和家属始终予以否认。但接触史阴性并不能除外中毒可能,遂进行毒物检测。毒物检测报告:血液中溴敌隆浓度为76ng/ml,尿中溴敌隆浓度为46ng/ml,浓度升高明显。最终确诊为溴敌隆中毒。

给予该患者静脉滴注维生素K160mg/d,2小时后观察PT、APTT 已明显缩短,3小时后接近正常,血尿明显好转。维生素K140mg/d 应用14天后出院,继续静脉应用维生素K1 20mg/d,治疗14天,未再发生出血,PT、APTT 及各凝血因子活性均恢复正常。

【讨论】

溴敌隆属于香豆素类灭鼠药,该药结构与华法林相似,作用强度约为华法林的100倍,半衰期长达20天以上,为“超级华法林(super warfarins)”之一。有资料认为,溴敌隆经过肝脏代谢,呈双相代谢,快相为2~8小时,慢相为170天,故而应用维生素K 拮抗时疗程要长。

这类药物可抑制维生素K 代谢过程中的环氧化酶还原酶,造成维生素K 的还原受到抑制,导致维生素K 参与的有关凝血因子的谷氨酸γ羧化过程不能进行,从而使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活性降低。

该药潜伏期较长,大多于食后第3~7天才出现症状,并有蓄积现象,作用时间较长。其中毒途径常见于经消化道中毒,可通过服用药物污染的食物、服药鼠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中毒。中毒病史可以很隐匿,造成临床误诊。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部位持续出血,包括鼻衄、血尿、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子宫阴道出血、咯血和颅内出血等。

维生素K 是治疗香豆素类灭鼠药中毒的特效药物。因静脉注射有过敏性休克和致死的报道,一般病例常需静脉输注维生素K110~40mg/d,有报道最大剂量可用至200mg/d。疗程与药物种类及暴露剂量有关,疗程范围为14天至3个月,有报道最长治疗13个月。停药后要注意监测PT,由于PT 延长出现于1~5天,建议停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复查,如果均正常,说明临床治愈,可停药。维生素K1治疗起效时间最快可为1~2小时。

对此类患者,除非合并重要脏器出血,建议尽量不输注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免输血导致传染病。

【小结】

本例患者虽中毒病史不明,但通过临床分析,考虑到该病后进行血药浓度检测而确诊。提醒临床医师遇到出血性(尤其是多部位出血)疾病患者,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减少误诊率。

(席晓芳)
来源:《急诊科疑难病例分析》
作者:朱继红 周倩云
参编:楼滨城 于闯 余剑波 王武超 邹红
页码:60 - 62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