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泌尿>>正文内容
泌尿

泌尿系感染患者服药后发皮疹 竟是“光”惹的祸!

来源:    时间:2018年08月24日    点击数:    5星

喹诺酮类药物可经验用于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但其较易出现光敏反应,应当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一位64岁女性患者,尿频、尿急2天,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患者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但是却在服药后出现四肢皮肤发痒,以及全身性红色斑丘疹,而罪魁祸首就是药物引起的光敏性皮炎。那么,对泌尿系感染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该如何避免此类情况?

基本情况

【病史摘要】

患者,女,64岁,因“尿频、尿急2天”就诊。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未予处理,症状不缓解,门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医嘱“洛美沙星分散片0.2g,每天2次”口服。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当日下午外出归来后即感四肢皮肤发痒,搔抓后出现散在鲜红色斑丘疹,约米粒大小,之后皮疹逐渐蔓延至全身,瘙痒加重,再次就诊。

查体:体温36.7℃,心率7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0/80mmHg。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的米粒大小鲜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

尿常规:尿白细胞(+),镜检白细胞1~2个/HP。

既往:体质较好,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诊断】

①泌尿系感染;②光敏性皮炎。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详见表7‐1。

3天后患者的尿频、尿急症状明显改善,皮疹消退,双手出现蜕皮,7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药学监护—点

患者因泌尿系感染使用洛美沙星,因使用洛美沙星引起光敏性皮炎,经更换抗菌药物及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出院。用药监护的缺失或不到位成为导致患者病程延长的重要原因。对其抗感染治疗应作如下监护:

1﹒按卫生部“38号文”规定,喹诺酮类药物可经验用于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该患者选用洛美沙星口服治疗。该药在使用时应注意:①该药可能引起结晶尿,服用期间应充分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1200~1500ml以上;②该药可能引起光敏反应,应在光照后至少间隔12小时再服用,服药期间及服药后几天内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③当出现皮肤灼热、发红、肿胀、水疱、皮疹、痛痒及皮炎时,应立即停止服药,到医院就诊。

2﹒患者服用洛美沙星后出现光敏性皮炎,换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继续治疗泌尿系感染。头孢克洛系第二代头孢菌素,对泌尿系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等病原菌具有良好作用,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一日总剂量不得超过4g。

总结分析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血尿;其病原菌绝大多数为大肠埃希菌,许多抗菌药物均有良好的疗效,初次就诊时多为经验治疗,首选毒性低、价格便宜的口服制剂,如磺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疗程3天;对于临床症状已超过7天、近期曾有尿路感染病史、年老及妊娠患者,疗程7天。卫生部“38号文”规定,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治疗可用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本例中,患者既往体健,因“尿频、尿急2天”初次就诊,符合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特点,选用洛美沙星口服治疗。该药在使用时应注意“可引起光敏反应,至少在光照后12小时才可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数天内应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患者因服药后短时间内暴露于阳光下出现光敏反应而再次入院。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较易出现光敏反应,原因为其分子中苯环的羰基化学性质不稳定,经强光照射后极易接受光子,经口服吸收或静脉给予后与体内生物化学物质接触引发光动力反应,破坏细胞结构,引起一系列光敏反应。所有的喹诺酮类药物说明书中都有“本品可引起光敏反应,至少在光照后12小时才可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数天内应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或“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的提示,但每年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引发光敏反应的不良事件报告仍不断出现,表明此项提示并未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足够重视。

光敏反应指有的患者使用某些药物后,外出活动时在短暂接触光线后,皮肤出现刺痛感、红肿、发热、瘙痒、小水疱、疱疹等类似于日晒斑或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可引起光敏反应的抗菌药物有:喹诺酮类,如萘啶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托舒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四环素类,如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盐酸美他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磺胺嘧啶;抗真菌药,如灰黄霉素、酮康唑、伊曲康唑;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对这些药物,在用药前应了解患者是否有光敏反应史,对易感人群应提醒外出需特别注意皮肤防护,如使用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或者打遮阳伞等。

 

 

来源:《药学服务案例解析丛书.感染性疾病分册》
作者:王少华 李杨
参编:李宏建 杜光 隋忠国
页码:138-140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