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宿迁医改调查”折射出中国医改根本问题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5年10月21日    点击数:    5星

宿迁实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因为“个性官员”仇和的落马而偃旗息鼓。如今回顾当年的宿迁调查,其中的很多争议依旧值得细细品味。“宿迁医改调查”或许能折射出中国医改的根本问题所在。

宿迁的医改有两个重点,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看,改革的核心是政府退出医疗服务市场,由“办医院”转向“管医院”,同时负责公共卫生;从医疗供给的角度看,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社会投资机制、鼓励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机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在2006年曾带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医疗卫生改革课题组两次赴江苏省宿迁市,对宿迁市区、沭阳县以及乡村的医疗卫生状况进行调研。

这场调查采取了一些暗访的措施,得出来的结论是负面的,宿迁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但是,宿迁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不但没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加剧了看病贵和看病难。当时调查报告的结论是:宿迁的医改,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的转制,改变了政府直接办医的局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快速扩大了医疗资源,并形成了医疗市场的竞争格局,促使医疗机构引入企业经营机制,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改善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扩大了医疗服务项目,降低了挂号费、药品单价和检查项目单价。但是医改的最重要的目标:公共卫生发展和“看病贵”问题没有解决。

事实上,不仅仅这次宿迁调查,几乎很多不同层面的调查都显示,老百姓对医院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很多措施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从官方的统计上看,重要的统计指标,如人均单次门诊费用,人均单次住医院费用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因此,很多市场派的学者认为,市场化带来的变化很明显:医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竞争压力促使医院引进医疗专家和先进的设备,扩大医疗服务范围。

但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之后,改制后的医院不再获得国家的财政补助,完全自负盈亏。同时,在这次著名的宿迁的调研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调查结论认为,医院有严重的逐利冲动,而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没有下降。这与官方公布的患者医疗费用下降的结果明显相悖,很显然,在宿迁大多数医院都对医务人员仍然采取根据科室业绩来付酬的激励政策。

据课题组采访所得,医院会采用各种方式获得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资格;会付给村医和基层的医生回扣以望其推荐病人,并且回扣有攀升的趋势。

其中最著名的段子,也是李玲教授在很多公开场合讲过的东西,那就是“近十名卫生经济学者和学生冒充患者去(宿迁)各医院就诊”时,去一些医院就诊看头疼或腿疼,几乎所有医院都要求做CT;去一些医院看胃病,大多数医生都说要做胃镜。

事实上,无论是全国,还是宿迁,公立医院都存在诱导医疗的行为,并不是改革前就完全不存在,而改革后并没有解决这个难题。这是为何呢?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医改并没有解决好中国医生的收入问题。

众所周知,以药养医的体制和公立医院主要靠创收维持运营的现状决定了过度医疗的广泛存在。为了自己的收入和医院的创收,医生实际上被鼓励多开检查单、多开药、多手术,“大处方”、“大检查”越来越多。

取消医生的上述收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并严格执法,抑或再发动一场“运动”就一定能见效。可接下来怎么面对医生收入急剧降低的事实?怎么“养”医生呢?同时医院又如何运营下去?

有些人会认为,医生道德高尚,不应该想赚钱的事情。然而医生也是普通人,也需要买房、养家、养孩子、养父母。在没有分房福利或其它补偿保障的情况下,没有合理的收入能行吗?而且,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如果没有相应的高收入支撑,会有谁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干呢?还能吸引精英人才吗?

“医改难题”主要是医生收入问题。医生队伍是医疗服务的主体,决定着医改成败。建立符合医药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将有利于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使医生看病时不用再为利益考虑那些五花八门的办法;使医生不再过度医疗……提高医生待遇,高薪养医不仅将激励中国数百万医生参与医改的巨大热情,最终将提高国家医疗改革的整体效率。老百姓也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