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生为患者一天两次落泪 平凡质朴又饱含深情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7年02月09日    点击数:    5星

2月6日,对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陈小兵来说是难忘的一天,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他这一天为一个患者哭了两次。直到深夜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文。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白天患者家属给医护人员鞠躬,他当场落泪,晚上认真阅读收到的两封感谢信,读着读着,泪水又禁不住打湿了眼帘……当晚陈小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把感谢信和事情经过发到朋友圈。

这条描述医患关系的微信引发很多人点赞及评论:这样的画面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如果医患之间都可以做到这样相互尊重和理解,真正明白对方的苦楚与难处,那医患纠纷也就不复存在了。

2月8日,陈小兵为我们讲述了这份感人的医患情。2月6日,他刚上班,一个患者家属的儿子在他办公室门口,他知道,这是一个在不久前去世的患者的儿子董先生。

董先生手里拿着两封感谢信。并提出了个让陈小兵意想不到的要求:想给病区全体医护人员鞠上一躬。

陈小兵当时拒绝了董先生的请求,在他眼里医生给患者治病,关心患者是本职工作,虽然医学有局限性,但是自己每次都会全力以赴,而家属的心意已经通过感谢信表达了,不需要再用这种方式表达了,由于还有患者在等待咨询病情,便匆匆打过招呼离开了。

两小时后,当陈小兵再回办公室,他惊讶地发现董先生依然等在门口,坚持要给病区全体医护人员鞠上一躬。

陈小兵说,在董先生给医务人员鞠躬的一刹那,在场的人都感动哭了,在董先生身上,他们看到了那种久违的对医护人员的发自心底的尊重,这一躬让他们觉得自己之前的所有付出与承受的所有压力都没有白费。遗憾的是没有人用手机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据了解,董先生的母亲去年来河南省肿瘤医院就医时已是癌症晚期,并且是混合癌症,痛不欲生,陈小兵和他的团队尽力为其治疗,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今年1月中旬,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陈小兵建议家属将其办出院转回家,家属也非常配合,希望在家陪亲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出院第二天,患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鞠躬,看似寻常,浓缩了医患之间的真情。“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包含了久违的理解和尊重。白天已经流过一次眼泪的陈小兵,晚上又哭了。

陈小兵坦言,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是很少流泪的,但那天流了两次泪,白天是董先生给医护人员鞠躬,晚上是回到家中,让值班护士把感谢信拍成照片,发到手机上,想认真读一读,当读到给护士长的信中“护士长,请允许我叫您一声闺女。”这句话时,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说起董先生母亲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陈小兵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

陈小兵说,董先生一家真的是把医护人员,当成了亲人。从董先生的母亲来到医院接受治疗,医护人员每次在查完房,或者给患者接受治疗时,董先生将近70岁的老父亲都要对医护人员“作揖”,他对待医护人员尊敬关爱有加,对待病友们也是关心备至。“老伴去世,对老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大年初一老人专门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并且要走了护士长胡婷婷的电话。”

“我想代表我们的团队对这位董叔叔说,谢谢您,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谢谢您对医学有限的理解,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您却给予我们如此的厚爱,我们愧不敢当……”陈小兵饱含深情地说。

2月8日,在电话采访中,董先生告诉我们,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好,没想到去年一次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是恶性肿瘤,病情不容乐观,并且也不可能治愈,但不想看到母亲在最后的生命里活的那么痛苦。既然选择了住院治疗,就一定要相信医护人员,科学治疗。

“母亲在医院治疗期间,医生每天来查房的时候,总是带着微笑询问病情,让人很温暖。母亲长期卧床,骶骨患了褥疮,有一次护士给母亲换敷贴,没带手套,也没带口罩,细心入微,生怕母亲疼痛,当时老父亲看到这个情景,百感交集,感动的哭了,感慨就是自己的亲人也未必能做这些啊。”董先生说。

据了解,感谢信是董先生父亲过年时用手写的,董先生用电脑敲打出来送到医院,坚持给医护人员鞠躬就是想表达内心的感谢,感谢他们陪母亲走过了人生最痛苦的岁月,感谢他们的用真情温暖了我们。

陈小兵说,这么多年来遇到的医患之间感人事例不少,可是像董先生一家这样,真正把医务人员当做家人的,他还是头一次碰见。作为医护人员,若要讲医患之间温情的故事,讲几天都讲不完。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患者,都应心怀慈悲,一视同仁,善待每一位患者。作为患者,要相信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少一分猜疑。

确实,在肿瘤医院里听到最多的词汇是感动、谢谢、信任、温暖。

“你负责治病,我负责信任。”医患之间本来就应该是水乳交融、并肩作战的“战友”,但一起起恶性伤医事件,让医患关系成为冷冰冰的话题。

医患之间如此平凡而又深情的关系,确实让闻者动容,听着落泪,希望每个患者都能明白医学的局限性,不要将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责任一股脑的推到医生身上,没有医生不希望患者康复的,他们也都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应该感恩医生,而不是心怀怨恨甚至对医生采取暴力,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患矛盾将越来越少,每个出院的人脸上都能看见笑容。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