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2017医生的“酸甜苦辣”:你遇到了哪种?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8年01月09日    点击数:    5星

人生多是起伏跌宕,艳阳高照时不免有风雨悄然而至,但等风雨过后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医生的职业生涯就像人生的缩影,充满了“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新年伊始,在喜迎2018年到来之际,回首过去一年间医生们的遭遇和境况真可谓是五味杂陈。下面让我们看看2017年医生们遭遇了哪些委屈、喜悦、苦恼或过瘾的事情吧!

一、别有一番“酸”味在心头

医生行业虽然被赋予了“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能,但不得不说,在我国当下的医疗环境中,很多医生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无论他们工作得有多努力,仍有一些医生会遭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伤害、医院不公平的对待、社会各界的质疑,甚至被自己的亲人误解。面对种种委屈,他们如何在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坚定初心?

1、患者及家属:

患者及家属应该是医生接触最多的人群了,但也是医生感到委屈的主要来源。因为不管医生多么兢兢业业,患者总能将诊治中的不愉快归结到医生头上,甚至对医生的人身展开攻击。

热点事件1:《纳尼?!患者救活了 家属居然找医院“索赔”》

对于急救医生来说,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患者是他们的职责之所在。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却怎么也没想到,费尽气力地把患者救活,几天后等到的不是感谢而是千元索赔要求。

原来该患者于2017年9月11日因突发昏厥送医抢救,成功抢救回来后入院继续治疗。可就在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的那天,患者父亲找到急救医生要求他赔偿因抢救剪坏的衣裤以及患者兜里不翼而飞的现金,共计1500元。在遭到拒绝后,这名患者家属果断报警。结果就是考虑到确实对患者财务保管不力,所有当时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凑齐了1000元赔给患者算是了结此事。

在急救中,剪开患者衣服实施抢救的做法是惯例,因为生命可贵,远不是一件衣服的价值可比。所以该事件一经报道,很多人谴责患者不知感恩,也有人痛批医院息事宁人的做法是“助纣为虐”。其实,最委屈的还是医生们,当时场面混乱,一心想着抢救患者生命难免顾此失彼。患者及其家属应予以他们更多理解,不要让他们救不活患者挨骂,救活了还挨骂;不赔钱被患者谴责、赔了钱还被民众谴责。

热点事件2:《揭露“护士踹家属”真相 结局大快人心》
2017年12月,山东某省级晚报网络版发布了一则《聊城市医院:医疗技术被质疑,护士猛踹老太太!》的新闻,在媒体纷纷转载,网友一片骂声中,这一事件又迎来了反转。

原来,文中对这名护士“毫无医德”、“殴打家属”的描述严重失实。事情的真相是,护士给患儿扎针时,患儿动了一下导致需要扎第二次。家属因此不满,遂与护士发生争执、推搡。事后,该护士已向家属道歉,但患儿父亲执意要医院开除护士,医院不同意,这名家属就利用自己副主编的职务之便,发了一篇完全失实的报道。多亏了医院的维护和网友们的火眼金睛,这名护士最终才能平冤昭雪。

虽然结局大快人心,患儿父亲也遭到了开除的惩罚,但仍让人不禁替医护人员叫屈。很多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需要极纯熟的训练,医护人员即便兢兢业业,有时也可能发生小状况,患者及家属应给予医护人员更到理解和尊重,而不是非打即骂。

2、医院

比起患者和其他人的误解,真正让医生心寒的还是医院设定的那些不人性化、不合理的规定。

热点事件1:《年度最心寒“激励”措施:患者欠费医生买单》

现实中,病患因各种理由逃诊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医院追讨费用常常徒劳无功。在众多方法中,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医院却偏偏不走寻常路,他们为杜绝此类现象在2017年颁布了一项“激励”措施,真正寒了医生们的心。

原来,该医院在清账时发现,2015年3月~2017年8月31日还有很多患者的欠款未追回,于是医院研究决定病人欠费金额的70%由其主管医生负责,从10月起每月从医生当月绩效中扣除500元,直至扣完为止。这种让医生背锅的追讨方式一经披露便收获唾弃无数。人们纷纷为该院医生抱不平,照医院的算法,有些医生直至退休也换不完患者欠的这笔账。在一名医生给医院的说明中,字字透着心酸与无奈,他写到“我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为了这个事情一而再再而三陈述,比被病人投诉更寒心。”

这家医院因此一度被推向风口浪尖,可能迫于社会压力,在报道发布的次日该院就在官微上宣布解除这一规定。但不禁让人思考,为何患者欠款要让医生还?是否还有很多医院采取类似的方式呢?

热点事件2:《复审不过扣奖金 这个医院也是没谁了!》

一家医院如果能评上三级,那简直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病源,前途和钱途均有保障,对医院自身和医生们都是一件喜事。但山东省滕州市某医院却在2017年3月为进行二甲复审出了个奇葩招数,引起医生们的愤愤不平。

原来,这个奇葩招数就是暂缓发放奖金。医院明确规定:从奖金中扣除院级领导3000元;中层正职领导(包括副职主持科内工作的)2000元,副职1000元;普通员工500元。复审成功后双倍返还作为奖励,复审不成功直接扣除作为惩罚。该医院负责人表示,因二甲复审压力大,他们想通过此举来激励员工。

又是将“激励”做借口,侵害医务人员的利益!本来复审阶段,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就大,审核通不过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事,医院让医生为后果买单的行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3、社会

有时候,医生不仅需要承受来自医患关系和医院制度的压力,甚至还要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一些医院只顾树立典型,却没有真正考虑医生个人可能受到的影响。

热点事件1:《敬业还是不孝?台州医生因一台手术陷舆论漩涡》

一位医生为了不耽误患者治疗,没有时间去看望在隔壁做手术的父亲,本来是为了树立敬业典型,但这名医生却深陷舆论漩涡,甚至被人贴上了“不孝”的标签。

原来,10月19日,台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工的医生葛卫力有6个预约手术,而他患心脏病的父亲突然发病也送往他工作的医院抢救。手术前,父亲想见葛卫力一面,但因无暇分身,最终父亲没有见到葛卫力。有同事将两人分别在两间手术室的照片发到网上,意在树立一个敬业好医生的典型,却没想到迎来的不是赞美而是质疑。“医院难道排不出其他医生做手术吗?”、“不救父亲有悖人伦孝道”很多人这样表示。

面对愈演愈烈的质疑,葛卫力感到很委屈,他只想做个普通的医生,不想做什么榜样,也不想出名。为此,葛卫力甚至婉言谢绝了当地政府推荐他去评选好人榜的提议。明明是一心一意为患者服务,怎么到头来辜负了家人还被社会各界质疑?不得不说,在“不救父亲救患者”的宣传中,很多地方含糊其辞或没有交代清楚,导致人们误认为葛卫力不管父亲,其实舆论应将攻击对象更多放在医院的过度宣传上。

4、家人

如果说,社会、医院,甚至病患的误解都可以不用放在心上的话,那么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对才是攻破医生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的匕首。

热点事件1:《医生的“熊猫眼”不能白打 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2017年5月,湖南的一位“虎妻”因身为医生的丈夫擅自拿走存折里的1万块就在气头上给了老公一拳,将其打成了“熊猫眼”。

原来,这名医生的一个病患因缴不上手术费要放弃治疗,为了解患者燃眉之急,医生才偷取了存折里的钱,这件好人好事被报道了出来。在得知真相后,这名医生不仅获得了妻子的原谅,更收获了万千网友的点赞。事情到这里似乎结局圆满,但有人曝出“熊猫眼”医生根本就是医院炒作,甚至连医生眼睛上的伤都是画的。不管这件事是否真实,现实中确有不少医生为患者垫过钱。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因此和家人产生分歧,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很多医生来说是最委屈的地方

垫过钱的医生委屈,没垫过钱的医生也委屈“难道不垫钱就不是好医生了吗?”当然不是,医生因为病人家庭贫苦垫付医药费是一件值得赞颂但不值得推崇的事情,毕竟医生的职责还是治病。对于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需要社会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援助。

二、甜蜜蜜好像春风开在花儿里

1、福利待遇

医生也是凡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福利待遇,什么涨工资、增加休息日等热点与医生息息相关。

热点事件1:《深圳为激励家庭医生签约 起薪30万!》

随着家庭医生政策的出台,我国医生人才缺口将更大,尤其是优秀的全科人才,为了落实相关政策和加快家庭医生的签约工作 ,各地也是举措不断,激励制度层出不穷。

深圳市从2018年起将向全市推广罗湖医院集团的做法(罗湖区招聘30名优秀全科医生,起薪30万元),鼓励各区对优秀全科医生实行“年薪制”,经考核合格,其薪酬待遇可以达到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水平。这对许多打算参与家庭医生计划的医生无疑是比吃了蜜还甜的好消息。

热点事件2:《医院双休:患者就诊不耽误 医生休息更充足》

为了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给予他们更多可支配的时间,一些医院纷纷宣布将每周五天半的工作时间缩短至五天。早在2013年前,福州总医院就悄然实行了双休制。而从2017年8月1日起,福建协和医院也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

也就是说,周末有门诊的、不用值班查房的医护人员可以休息,收费、检验等医技科室人员可以部分休息,行政人员休息。但为了兼顾有周六需求的患者,周六上午仍保留正常门诊,但实行轮班制。这对超强度、高压力的医护人员已经是天大的喜讯,未来“双休制”或将得到普遍推广。

热点事件3:《医生“带薪科研假”何乐而不为?》

除了带薪年假”、“带薪产假”,医生们还迎来了“带薪科研假”。2017年9月,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出台了《关于医务人员科研脱产期间享受在岗待遇的有关规定》,明确提出,拿到市一级科研项目的医生可以享受6个月的带薪科研假,拿到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医生可以享受10个月的带薪科研假。这对曾经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搞科研的医生们真的是个盼星星盼月亮的福利,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医院加入到实行“带薪科研假”的行列中。

2、医患情深

医生最应感到满足和喜悦的一定是受到患者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理解。医患关系中不是只存在纠纷和伤害,还有感动和甜蜜。

热点事件1:《八旬老人写一万字的感谢信见证医患情》

长达17页的A4纸,书写历时20多天……你能想象这份洋洋洒洒的万字感谢信竟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吗?在这封信中记录了老人患病16年来浙江14名医务人员对她的照顾和帮助,她说:“我的腿脚不好,无法一一当面去感谢,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谢意。”见惯了投诉、信访、质疑和纠纷,接下信件的医务处工作人员感到慢慢的温暖和甜蜜。

热点事件2:《医患角色互换:因为了解 所以理解》
如何让患者更能理解医生的难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身处医生的角色之中。2017年12月18日~22日,广东省某医院举行了第三届“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通过这个机会,普通市民换上白大褂,每天至少跟8小时,深入临床科室,零距离感受“医者的一天”。在交流会上,当体验者讲到,他们切实感受到医务人员的艰辛付出和一丝不苟的坚守时,相信在场的医护人员一定是感到欣慰和甜蜜的。

三、满肚苦水无处诉

众所周知,医生是个“吃得苦中苦”的行业,不仅工作时间长、强度高,还有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有时因为一处小的疏忽就可能引发大的医疗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他们只能仔细再仔细、小心再小心,但医生心理苦,又有谁人知?

1、过劳死

近年来,频频有医生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报道出现,而且多是中年医生骨干。排除他们对自己身体情况的忽视,其猝死背后的原因更多的还是与他们高强度的工作有关。

热点事件1:《何时不再有英年早逝的“工作狂”医生?》

2017年8月,短短两天之内,两位年轻的医生相继在工作岗位上猝死,一位38岁,为上海新华医院的甲状腺核医学科吴震宇医生,另一位年仅26岁,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刚入职1个月的年轻医生。永远没有尽头的加班、无法摆脱的晋升压力以及洪水猛兽一般的医闹都是将医生们推向死亡深渊的凶手。

除了这两位医生,还有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医生卢景宁、宁波市妇儿医院中西医科医生汪健红、山西晋中榆次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赵变香……他们的猝死令人悲痛之余不得不深思怎样才能减少医生的压力,不让悲剧一而再地上演。

2、暴力伤医

最怕的莫过于患者医闹了,防不胜防不说,一些患者或家属还将医疗事故算在医生头上,采用偏激手段伤害医生甚至医生的家人。

热点事件1:《毛骨悚然!疯狂患者 开水泼医生》

2017年9月10日,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株洲市某医院。据悉,一名50岁的脊柱外科住院患者因不满李医生询问病史对其大大出手,被人拉开后竟冲进医生办公室,将开水泼向李医生。虽然李医生及时躲开,还是致使其头胸腹部二度烫伤约5%。明明只有医生受到了伤害,警方深入调查后却将这起伤医案件定性为互殴。也就是说除了泼开水的患者,李医生也将受到惩罚。很多人为医生叫屈,面对患者的暴力伤害,医生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热点事件2:《300元引发血案:杀害医生幼子凶手终判死缓》

2017年4月,湖南省高院对湖南省益阳市农民贺正平故意杀人的案件作出终审判决:贺正平犯罪情节恶劣,犯罪手段残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鉴于贺正平犯罪未遂,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至此,这起因300元住院费未报销而故意杀害医务人员10岁儿子的案件终于宣告结束。尽管孩子已脱离生命危险,法律也伸张了正义,但相信这名医务人员心里的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面对层出不穷的医患纠纷,医生有时甚至保护不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四、“辣手”抵制不良风气

相比于默默承受,积极想办法改变医护人员的不良执业环境,对不合理的现象、规定说不才更值得提倡。

热点事件1:《意料外情理中!美护士怒怼警察竟获巨额赔偿》

如果警察带着一位昏迷的伤者到医院让护士抽血以检验其是否酒驾,国内的护士是否会二话不说去抽血检验,国人对此也习以为常。但美国一名护士却拒绝了警察的要求,为此,她还被扣上手铐在警车内关了20分钟。不过事情的结局竟是市长公开道歉、几名当事警察均被停职,该护士还获赔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9万3300元)!

尽管这件事儿发生在国外,但也说明尊重并保护患者隐私是所有医护人员应坚持的。为了保护患者,要勇敢说不。

热点事件2:《给力!省委书记痛斥医闹 为医生“撑腰”》

在2017年5月11日召开的山东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司法机关要严厉依法打击医闹和暴力伤医行为,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医患纠纷。针对时有发生的医闹事件,省委书记果断为医生队伍“撑腰”,他表示医务工作者是健康的守护神,全社会都要关心他们、重视他们、爱护他们,严厉打击医闹和暴力伤医,形成尊医重医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委书的一席话引起了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强烈共鸣,若要医生安心工作,离不开政府部门和法律的“撑腰”。

短短一年里,医护人员遭受了太多委屈和质疑,甚至遭到身心的双重打击。然而,医患相处中不仅有纠纷和对立,还有感动和甜蜜、满足与喜悦。对于医护人员经受的委屈和无奈,有关部门也会“辣手”整治非法伤医事件。未来,患者应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理解和体谅,医院应更多考虑医护人员的个人发展,社会应为医护人员构建一个包容、友好、和谐的工作环境。2018年对医护人员来说又将是充满“酸甜苦辣”的一年,面对种种状况,医护人员唯有总结教训、重整心情;扬帆起航、追逐梦想;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