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医学新闻>> 政策法规>>正文内容
政策法规

医者仁心 患者满意才是硬道理

来源:    时间:2019年07月25日    点击数:    5星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好医生的标准,也是千人千样。

有这么一位医生说“好医生,就是让患者满意的医生”,他就是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龙军。

龙军的好医生标准“患者满意”引异议

在医患关系紧张、医学尚存在很多局限性的现代社会,以患者满意度为医生的评判标准,龙医生的这句话,无疑会引起很多异议。按此标准,常见病患者眼里,好医生的比例一定比较高,而罕见病、疑难杂症或者重症患者那里,好医生一定不多。

但他却不这么认为,“治好病当然是患者的第一诉求,但是如果你能让他们看到,医生自始至终都和他们一起尽心、努力,就算医学与人力都有无能为力之时,但医者的仁心,患者一定能感受到,他们也就会满意。”龙医生如此解释。

明知儿科难 偏选择儿科

上世纪70年代,学医毕业的龙军参加了工作,但彼时的他还没有选定从医方向。在陕北一家基层医院工作的几年,他看到了贫困山区有无数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很是心痛。因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儿科这一方向,一工作就是四十多年。

对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儿科任务重、效益差、风险高,是不招人待见的“代名词”。但龙军选择迎难而上,走上了这条崎岖难走的路。

从业四十年 没能救赎每一位儿童是最大遗憾。

半年前,一位母亲带着五岁的孩子来到了医院。孩子都五岁了,但个子很矮,还不会说话。经过面诊及智力测试等相关检查,龙军判断孩子可能患自闭症,且存在营养不良。在孩子妈妈的配合下,龙军立即安排了治疗和康复训练。

一段时间后,明显看出孩子有进步。正当龙军准备进行下一阶段治疗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到了医院,坚持认为孩子没病,更不承认孩子患有自闭症,强行将孩子带离了医院。“最后没能回来继续治疗。”龙军叹了一声说道。

他还接诊过另一位来自河源的13岁少年。因为一直不会说话,小时候父母已经发现有问题,想要带孩子看病,但遭到家里长辈的反对,愣是将病情耽误到了13岁,此时再做干预,效果已经不明显。

这些案例让龙军无法理解,却又无可奈何。“明明知道孩子情况不太乐观、有问题,却又不能给他们及时治疗,这才是医生最大的痛苦。”龙军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家长能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并及时就诊,否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就很难有成效了。

“最遗憾自己并没有能让每个受伤的孩子都完全康复。”作为一名儿科医生,这不仅仅是龙军的遗憾,也是每一位心系健康的儿科医生的遗憾。

孩子不会表达 我来当他们的“传声筒”

0到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儿童内分泌还是神经系统疾病,早发现,进行早期干预,会事半功倍。但是此年龄段的孩子,不会表达,难以沟通。所以耐心的考验,对儿科医生而言随处随时都在。孩子的症状和感受,通常只能通过家长做转述,而医生的处理和措施,通常也只能通过家长来施加给孩子。

由于很多孩子的病症,不能只靠生理疗法,还有一些是要靠心理开导,因此,龙军对待每个患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患者。

儿童的病痛比很多大人的疾病更难治疗,这不仅仅跟医生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有关,也跟孩子在生病的时候不愿意沟通也不能沟通,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儿科医生就得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当“传声筒”,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

面对疑难杂症 毫不退缩

在儿科专业里,龙军选择的细分专业是儿童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这几乎都是儿科领域攻坚克难的一些专业方向。“作为一位医生,我不会对疑难杂症妥协退缩,而是想尽可能把它解决,这样会让我很有成就感。”龙军说。他只希望更多的家庭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童年,让他们能快乐长大。

什么是好医生?尽心尽责

好医生就是让患者满意的医生,这是一句朴实的话,却也是一句感人至深的话,反映了一位医者的悲悯之心。

古人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龙军无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医!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