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病例解读>> 内分泌>>正文内容
内分泌

双下肢无力而跌倒 病因是……

来源:    时间:2017年03月02日    点击数:    5星

主诉 头晕、乏力7年,加重5天。

现病史 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肢体活动障碍及言语不利,就诊当地医院,测血压180/100mmHg,给予“卡托普利1次25mg,1日3次;硝苯地平片1次10mg,1日3次;酒石酸美托洛尔1次25mg,1日3次”口服,血压控制欠佳,最高可达230/120mmHg,一般波动于150~160/85~100mmHg。5日前头晕、乏力加重,双下肢无力而跌倒,伴头部憋胀感,无意识模糊,无大、小便失禁及舌咬伤,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钾1.9mmol/L,给予补钾治疗,查双肾上腺CT示:左侧肾上腺肿物,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尚可,入院前3天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无肢体麻木、手足抽搐,无食欲缺乏、恶心,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乙型病毒性肝炎7年,无冠心病、糖尿病史,无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但对铁制品过敏。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原籍,久居当地,未到过疫区及牧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家族史 家族中无遗传性及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女性,38岁,身高155c m,体重60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生命体征 T 36﹒5℃,P 80次/分,R 20次/分,BP 210/120mmHg。

皮肤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瘀点、瘀斑、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五官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 颈两侧对称,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 两侧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语颤均等,无增强或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音。双肺叩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Ⅴ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脏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A2>P2,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叩鼓音,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

四肢 脊柱无畸形,各椎体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双足皮温低,双足背动脉搏动弱。

神经系统 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及膝腱反射正常存在,双侧Babinski征、Kernig征、Hoff mann征均未引出。

辅助检查

1﹒肾上腺CT左肾上腺区低密度病变,考虑肾上腺腺瘤。

2﹒心电图 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

入院诊断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上呼吸道感染。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低盐饮食,初始医嘱如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2﹒5 mg bid po

盐酸贝那普利片 10mg qd po

盐酸溴己新片 16mg tid po

氯化钾缓释片 1﹒0g tid po

喜炎平注射液0.3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ivgtt qd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3.0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ivgtt bid

10%氯化钾注射液15ml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 ivgtt qd

入院后根据患者高血压伴有低血钾,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抵抗(3种降压药物联合仍不能控制血压者)而确定为可疑原醛症患者,所以第1步在纠正高血压和低血钾的同时,进行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测定,结果显示:ARR 400(>20),血醛固酮水平40.36ng/dl(>15ng/dl),进一步做确诊试验,即在高钠饮食的情况下(尿钠438.51mmol/24h,>200mmol/24h),测定血醛固酮水平,35ng/dl,所以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进行了影像学检查,肾上腺CT示左肾上腺区低密度病变,考虑肾上腺腺瘤。至此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APA)。患者因多年高血压,伴有低血钾症状频繁发生,有多饮、多尿,夜尿增多,6~7次/晚,说明已有肾小管受损,回吸收和浓缩功能减退,尿钠、钾增高,(尿钾在低血钾情况下仍正常,说明排钾增多)。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考虑为长期高血压造成的心肌损伤。在明确诊断为醛固酮瘤后,积极进行术前准备,给予螺内酯、氯化钾缓释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盐酸贝那普利保钾、补钾、降压治疗。患者诉有咳嗽、咳痰,咽部充血,给予喜炎平、阿洛西林钠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查血钙示:1.86mmol/L,给予葡萄糖酸钙补钙治疗。经内科药物治疗后,血压由210/120mmHg降至160/110mmHg,血钾为3.93mmol/L,血钙为2.37mmol/L。同时请泌尿外科会诊,建议手术治疗。转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肿物约2.5c m×2c m×2c m,切面呈黄色,外有假包膜,术后病理结果为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瘤。术后患者未予以特殊补钾,血钾上升至3.82mmol/L,血压波动在130/80mmHg左右。

出院诊断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左肾上腺醛固酮分泌瘤(APA)。

2﹒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特点与诊断要点

1﹒病史 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为中重度高血压,血压最高达230/120 mmHg,平时多数时间血压在150~160/85~100mmHg,高血压发生年龄较早(31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血压控制不好,同时伴有肌无力、多饮、多尿。

2﹒低血钾症 院外血钾1.9mmol/L,并伴有低血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乏力、跌倒、多尿、夜尿增多)。住院后复查血钾仍低于正常。

3﹒血醛固酮水平升高(40.36ng/dl,>15ng/dl),肾素活性下降[0.10ng/(dl •h)],ARR明显升高(=400,远高于20)。

4﹒高钠饮食后血尿醛固酮未被抑制。

5﹒肾上腺CT左肾上腺区低密度病变,考虑肾上腺腺瘤。

6﹒手术病理 肾上腺醛固酮瘤。

7﹒心电图 胸前导联出现U波,左室肥厚。

8﹒24小时尿电解质示尿钠、尿钾、尿氯排出增多。钾73.555mmol/24h,钠438.51mmol/24h,氯413.13mmol/24h;血清电解质示低钾、低钙、CO2结合力高(K+2﹒7mmol/L,Ca2+1﹒86mmol/L,CO233﹒41mmol/L)。

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为手术做准备,也用于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控制血压。该患者明确诊断了醛固酮瘤,所以首选手术治疗,但在术前需要药物治疗,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1﹒螺内酯

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首选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血钾降低。螺内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与醛固酮竞争性地结合肾小管细胞细胞质或核内的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醛固酮的作用,从而起到保钾排钠和降压作用。所以该例患者在低钠饮食的情况下,术前选择了螺内酯1次40 mg,1日3次,降压保钾进行术前准备。另外,依普利酮是一种新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副作用比螺内酯少,也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对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不能耐受的患者还可以选择阿米洛利10~20 mg/d,分2~3次口服,可以阻断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钠通道,促钠保钾。多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

2﹒降压药物

钙通道拮抗剂、ACEI和ARB类药物均可用于原醛症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一般认为它们可降血压,但无明显拮抗高醛固酮的作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为钙离子拮抗剂,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慢通道)进入细胞,该药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因醛固酮的合成需要钙的参与,故此药可以减少醛固酮的产生,使血钾和血压恢复正常。盐酸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阻力降低,醛固酮分泌减少产生降压作用。所以,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降低血醛固酮水平,改善血钾水平,同时可以改善心肌重塑。

3﹒补钙治疗

患者血钙水平低,入院后给予了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以尽快提高血钙水平,为手术做准备。

4﹒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因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所以术前应用了喜炎平抗病毒治疗、阿洛西林钠抗感染治疗。

5﹒化痰治疗

患者有咳嗽、咳痰,所以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症治疗,给予盐酸溴己新止咳化痰。盐酸溴己新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促使黏液分泌细胞的溶酶体释出,使痰中黏的糖纤维分化裂解;还可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之分泌黏滞性较低的小分子糖蛋白,从而使痰液的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此外,盐酸溴己新还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

来源:《内分泌系统疾病》
作者:王 绵,张力辉,殷立新
参编:孙淑娟 张志清
页码:177-181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热点文章

  • 还没有任何项目!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