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感染>>正文内容
感染

门诊静脉抗生素治疗的安全隐患:静脉导管or药物本身大?

来源:环球医学编写    时间:2019年03月07日    点击数:    5星

门诊静脉抗生素治疗(OPAT)有诸多优点,美中不足的是常有患者报告不良事件。2019年3月,英国学者发表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项研究表明,OPAT中,静脉(iv)导管相关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超过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OPAT的安全隐患:静脉导管or药物本身大?

OPAT是指患者不需住院进行的抗菌药物治疗,优点颇多:可避免入院,有利于患者尽早出院,临床疗效或与住院治疗相当。然而,接受OPAT的患者常报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药物安全重于泰山!量化iv导管使用和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OPAT的安全,极为紧要。可是目前尚缺乏iv导管相关不良事件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相比较的数据。

英国研究:iv导管的安全隐患较大

英国学者在大型OPAT中心,比较了药物和iv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

研究者评估了544次OPAT发作[中位(IQR)年龄:57(39~71)岁,男性60%,13%患糖尿病],中位(IQR)时间为7(2~18)天。临床显著的药物和iv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计算方法为,发作不良事件的OPAT百分比,也计算为不良事件数量/1000iv药物/导管天。

OPAT中哪类不良事件更常见?

OPAT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OPAT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显示,13例(2.4%)OPAT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5% CI,0.9~2.9)/1000药物天数。

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更为频繁,32例(5.9%)OPAT发生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95% CI,4.2~7.9)/1000iv导管天数(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的χ2检验:P<0.001)。

与其他类型的iv导管相比(HR,8.4;95% CI,2.4~51.9;P<0.004),非影像学指导的中线导管与不良事件(23例)最频繁相关,为15.6(95% CI,10.3~23.4)/1000iv导管天,自我给药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相关,为12.0(95% CI,6.0~23.9)/1000iv导管天数(HR,4.15;95% CI,1.7~9.1;P=0.007)。

本研究提示,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相比,iv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更为频繁,尤其当使用非影像学指导的中线导管时。常规评估iv治疗需求和在合适的时候转换为口服抗生素,或可最小化OPAT相关不良事件。

为保障患者安全 应尽量缩短iv导管使用时间

无论临床医生提供何种医疗服务,将对患者的风险降到最低,是职责所在。

在本队列中,与静脉导管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中线导管引起。中线导管较短而且不完全安全,但在门诊中无需影像学指导即可插入,有重大安全隐患。

外周植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虽较复杂,需要在影像学指导下进行,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线导管。

该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既往直接比较药物和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研究,鲜少纳入使用中线导管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

研究者建议,不论哪种抗生素,在转诊到OPAT的途中和OPAT期间,均应常规且有效地管理iv抗生素,尽量缩短iv导管的使用时间,并减小由此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英文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0462237

(选题审校:应颖秋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