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476011
环球医学>> 临床用药>> 肿瘤>>正文内容
肿瘤

2/3接受白消安治疗的患者第一次给药后AUC不在目标范围内

来源:    时间:2014年03月14日    点击数:    5星

国外开展白消安浓度监测由来已久。2014年2月发表在《Ther Drug Monit》的一项研究显示,大约2/3的接受白消安治疗的患者在第一次给药后AUC不在目标范围内。

背景:至1998年来,基督城医院已经提供了白消安浓度监测和剂量调整服务。本研究的目的为(1)观察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不在目标范围且接受剂量调整的患者百分比,(2)白消安清除率与体重的相关性,(3)较小的样本量是否可用于预测剂量。

方法:研究者分别在口服给药后的0.5、1、1.5、6小时,两小时静脉注射白消安开始后的1、2、2.5、3、6、8小时提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将AUC与目标范围相比较,对剂量进行调整。研究者应用静脉注射组的清除率和体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修订后的静脉注射剂量时间表。评估应用较小样本点估计AUC的偏倚和不准确性,用来看采样是否可以节约。

结果:研究中总共得到150名患者的数据,但是6名患者因数据不完整被排除。在剩下的144名患者中(256次采样,209次口服,47次静脉注射,62%重复),第一次给药后,38%的静脉注射和35%的口服患者的AUC在目标范围内。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的患者剂量调整的比例分别为47%和34%,在剂量调整后,更多的患者达到了目标AUC。研究发现,清除率和体重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基于此,研究者将初始静脉注射剂量时间表进行了修订。在静脉注射开始后的3个时间点(2.5、4、8小时)或2个时间点(2.5、8小时)取样监测白消安浓度可以准确和精确地评估AUC0~24。

结论:大约2/3的接受白消安治疗的患者在第一次给药后AUC不在目标范围内。37%的患者进行了剂量调整。清除率和体重之间的关系可用来修订初始静脉注射剂量时间表。在静脉注射给药后, 估计AUC的采样可以减少到2个取样时间点。

(选题审校:叶志康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评价此内容
 我要打分

现在注册

联系我们

最新会议

    [err:标签'新首页会议列表标签'查询数据库时出现异常。有关错误的完整说明,请到后台日志管理中查看“异常记录”]